黛玉不喜欢李商隐,宝玉婚后出家,宝钗曾绣的肚兜,读懂才明白

标签:
黛玉不喜欢李商隐宝玉 |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0436006561/1000
但是,宝玉和宝钗大婚,竟然还不是“剧终”。峰回路转之后,宝玉外出赶考就再也不肯回家,抛却宝钗这个如花美眷,宁愿去做和尚。这个结局,确实让所有读者大跌眼镜、却又拍案叫绝。
那么,宝钗为何结局这么凄凉呢?
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读过,早在很久以前,作者就曾隐隐透露过宝钗婚姻的去向。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9924686241/1000
首先,在《红楼梦》里,大观园姐妹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诗词。因诗词而起社,基本可以作为大观园姐妹们最大的开心。而黛玉作为诗词冠军,竟然多次明说不喜欢李商隐的诗。
第40回: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
李商隐是什么人?唐代著名的大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也就是说,李商隐在唐诗中的地位,大有李白之风。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9913326407/1000
这么一个大诗人,为何就进不了黛玉的法眼呢?究其原因,并非黛玉不喜欢李商隐,主要还是作者借此埋下伏笔:黛玉所不喜欢的,日后必然也难得善终。
在《红楼梦》后40回里,黛玉泪尽而亡。在王夫人的安排下,宝钗和宝玉成婚。本以为,金玉良缘以黛玉的完败而实现。
殊不知,宝玉最后还是出家做和尚去了。宝钗尽管成了宝二奶奶,却只能独守空闱。这个结局,某种程度上说,其凄凉程度、甚至比黛玉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082346336/1000
还记得,当年宝钗中午时分去怡红院探访宝玉,宝玉正在午睡,袭人在旁边绣肚兜。见到宝钗来了,袭人是这么做的:
一面又瞧他手里的针线。原来是个白绫红里的兜肚,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宝钗道:“嗳哟,好鲜亮活计……好姑娘,你略坐一坐,我出去走走就来。”说着,便走了。宝钗只顾看着活计,便不留心一蹲身,刚刚的也坐在袭人方才坐的所在;因又见那活计实在可爱,由不得拿起针来,替他代刺……
可见,宝钗绣的肚兜,图案是鸳鸯戏莲。我们常说鸳鸯戏水,鸳鸯戏莲倒是第一回见到,这分明也是作者藏有深意之处。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082346337/1000
刚好,黛玉不喜欢的李商隐,有一首《代应》: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谁与王昌报消息,尽知三十六鸳鸯。写了一个女孩子嫁人后,但还是思念原来情郎。
为何嫁人后还要思念情郎?答案也不言而喻,必然是婚姻不谐,夫妻分开了的缘故。
再结合黛玉对李商隐诗的评判:“唯喜欢一句“留取残荷听雨声”。可见,这个肚兜上的“鸳鸯戏莲”图案,分明就是借黛玉之口,对宝钗结局的一个定性!
因此,从黛玉不喜欢李商隐的诗,到宝钗在宝玉床头绣肚兜,绣的还是鸳鸯戏莲图。表面看上去似乎风牛马不相及,其实,却正是作者“灰蛇千里”的伏笔。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9926108674/1000
如果读懂了这些,自然也就明白,即使黛玉没有了,宝钗如愿以偿成了宝二奶奶,她的婚姻,注定不会是美满姻缘。她和宝玉的婚姻,还是不能长久的。宝玉最后出家做和尚,也就为整条线索划了一个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