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罢87年《红楼梦》里的那些美人,才知经典为何不可超越

(2017-02-02 19:53:53)
标签:

看罢87年《红楼梦》里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9/12d75c27cbc1411888b535a1a47f80af_th.jpg

“不可逾越的经典”,

“中国电视剧史上的绝妙篇章”,

这些美誉对于87版《红楼梦》来说,

无一不是实至名归。

耗时3年,前后投资680万,

走遍全国10省41个地区219个景点,

无论从幕后团队、角色挑选,

还是造型、服饰、音乐、影响力,

都称得上是一座高峰。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130d5e761fd5482f9389750df6c5c93f_th.jpeg

1983年,剧组成立时才3个人,

导演王扶林历经一年时间,

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演员153名,

全部都是草根演员。

此后,剧组在北京圆明园举办了两期培训班,

研究原著、分析角色、学习琴棋书画,

提升每个演员的艺术修养。

当时给这些演员培训的人,

不少都是国宝级的红学大师。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4b5811e333d0467990c320d260b6b621_th.jpeg

  学习古琴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ef341357f05d41568f4d5a5d3b09ac94_th.jpeg

  导演说戏

这里面有历史学家、民俗专家、

红学家、戏曲理论家,建筑学家,文学大咖。

其中有写下《红楼梦探源》的吴世昌

也有写下《日出》《雷雨》的曹禺

有一代书画大家启功老人,

更有编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沈从文

至于周汝昌、吴祖光则是标配。

简直就是中国电视剧史上最强顾问团。

为了拍好这部剧,

央视专门成立了专家委员会进行探讨,

前29集基本忠实于曹雪芹原著,

后7集不用高鹗续作,而是根据前八十回的伏笔,

结合多年红学研究成果,重新构建结局。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3f38ecda78504907ba83f8a358ac724c_th.jpeg

  红学家给演员们开会

时光荏苒,世事沉浮,

1987至今,转眼过去30个年头。

曲终人散的红楼,戏里戏外的人生。

当初那些参演红楼的人,

跳出曹公笔下的无常,

也各自有了各自的归宿,

有的素淡如茶,有的惘然凄凄。

当我们回看当时那些美人,

真是叫人感慨良多:

《红楼梦》中伤心碧,

曾是惊鸿照影来。

  陈晓旭&林黛玉

《红楼梦》里给人留下,

印象最深的,非陈晓旭莫属。

如果说87《红楼》是永远的红楼梦,

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

便是永远的林黛玉了吧。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af9fb977a1ae485e927fa4f8cc222155_th.jpeg

陈晓旭其实算不得,

标准意义上的绝世美人。

当初剧组恐怕是想,

让颜值最高的人来扮演林黛玉,

所以张蕾才是第一人选。

但张蕾于风情上更显成熟,

最后便让她扮演了秦可卿。

陈晓旭本就是个文艺女青年,

写诗不说,还总自顾伤怀,

一封自荐信给剧组,顺利拿下了角色。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d6421d06b76f41048f96c5487eb4d923_th.jpeg

陈晓旭身上的那种单薄、

眉黛间的那份哀愁,

拿她自荐时的话来说:

  “我天生就是来演林黛玉的。”

如今我们随便挑出几张剧照来,

站在镜头前的她都如画一般。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b7539271bb25493a9ca12deab18d286e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025c3f5e53b549f3a939e9bc39050b52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d35f52ae084741e0b0e8083ec3137336_th.jpeg

不过在演完林黛玉后,

陈晓旭便再没超越自己,

无法塑造比这更好的角色了,

甚至无论演什么都像黛玉。

后来饰演《家春秋》中的梅表姐,

还是脱不了黛玉的影子。

最终,陈晓旭选择了下海经商,

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不过后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

2007年2月23日,

陈晓旭在兴隆寺剃度出家,落发为尼,

不久后便去世,年仅41岁。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a85edc17a9a743ab8be440af65021df6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a60337db9ee84071b3a7293f4b78cad7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19886a6f1e1b46de8be25020edb7a592_th.jpeg

  张蕾&秦可卿

张蕾的眉目之间,

虽然也有一点柔弱与哀愁,

但整体五官较之陈晓旭,

还是显得要饱满一些。

愁虽愁已,但还不够怨。

和今日大行其道的网红脸比较起来,

张蕾的鹅蛋脸别有一番古典美。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54c4da440ce9421abd444fcc42b8ea5a_th.jpeg

但不知是否是化妆的缘故,

剧中的秦可卿真是人妻韵味。

其实褪下妆容来看,

张蕾也并没有那么成熟,

尤其是下面在剧组的存照,

看上去倒像个十来岁的高中生。

哎哎,或许是如今的高中生,

都变得越来越成熟了也说不定。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a903e3bef83c40f18ddcd8bc0dbb493d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485a020c9a014a729485b889fb3e7724_th.jpeg

  娇杏、秦可卿、史湘云

演完红楼梦后,

张蕾去了美国留学定居,

并没有进入娱乐圈。

其实当时进剧组的不少人,

都只是临时召来的,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

梦一结束,便各自上路了。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52257371343f47dfa2640e0b5fd93e59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2046fa4373724feb96c2ef8d4ef3ca13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ba4a816bd6954ade8eaff79320c19c19_th.jpeg

  张莉&薛宝钗

拿今天的目光来看,

张莉的美也只是平常吧,

大没有称得上惊艳的程度。

当初试镜时,薛宝钗本来,

是让演元春的成梅来演,

张莉试镜演的是紫鹃。

结果张莉扮上宝钗之后,

那份聪敏、美艳让导演推翻了所有人。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d525ae3fe4aa487fa8710f51ea215bd3_th.jpeg

如今再回看剧中的张莉,

五官之间,真有一种通晓世故的圆润。

虽然总体来说,和度公子,

心目中的宝钗还有些距离,

但至少做到了赏心悦目。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aea6f9135d394410a667b737918058a7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8f9197d4cabd4403a570842c7c09ecf6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6c154550e24a491c85d187e3ac6ecb41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42c2cf0eae4841708c053988c398f481_th.jpeg

  成梅&元春

成梅的面庞颇为大气,

也难怪一开始想让她演宝钗。

但因为年龄的缘故,

后来她演了元春,虽然戏份不多,

场面却是极大,且是重头戏。

为了这场戏,

成梅准备了足足一年时间。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22eca1dba21541c98e582f08ec506b36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7ae9a0033ca64857962a8336ca8a57c6_th.jpeg

看那时的女演员们,

一千张面孔有一千个个性,

哪怕不是风流韵极的脸,

也能找到合适的角色。

且盯着角色看上那么几秒,

你会觉得演员的脸和角色之间,

神与形都是贴合的。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da054cf779fa402f90a2f94c49c0937e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7af24c3b39ef4dcc9f3286b697cae1b8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82010dc166e24726bbed55ed1e327fcf_th.jpeg

后来成梅还出演宋庆龄,

身材消瘦,大气沉稳,

经过岁月的淬炼,

与元春已是判若两人。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b8e14e1cd5b24f89b5630ed7c2b3af70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241a300a47144a55adc1d46840f348dc_th.jpeg

  金莉莉&迎春

当初扮演迎春的人有两个,

其中一个名叫金莉莉,

因为考上了中戏便离开剧组。

在那个年代,她这样的长相,

反倒是最具时尚感的。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97585748ae0348958cdb9790c4ab0f2c_th.jpeg

考上中戏之后,

金莉莉和巩俐等人成了同学,

并与伍宇娟、陈炜、史可、巩俐,

并称中戏五朵金花。

虽然在《红楼梦》中,

只是匆匆一瞥而过,

但美得也是巧笑倩兮。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2f9c59d7e7f548598c646837a80f7ae0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0c16c059fcde404ea2a64e2e4971cabd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3936e923de0246a49ffea35c2958cdb6_th.jpeg

  东方闻樱&探春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三姑娘探春精明能干,

颇有些男子气概。

东方闻樱的眉目间,

有的正是这份持重和坚毅。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c0d06afa7862461eb8c69565685262f9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fbcf4e370c8f4d23a5804bc7c7d781bc_th.jpeg

探春远嫁这场戏中,

一身装扮配合东方闻樱的演技,

把人生的百味杂陈,悲欣交集,

给演得入骨三分。

后来东方闻樱继续演艺道路,

但一直都没有大红大紫,

最后成了一个能干的制片人。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20e867a28e0c4bf8814029b1ceef7182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95ed74173be54027a1fd30b38f647592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b01ed85ecd4e4388a3759145e210465c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2681b14f52e240f0855ad39571f396ff_th.jpeg

红楼剧组20年再聚首时,

东方闻樱也已美人迟暮。

最是人间留不住,

朱颜辞镜花辞树。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d3d3fe005286402e8958dfde566343d0_th.jpeg

  胡泽红&惜春

不得不说红楼剧组,

当年也是颜控啊。

当初能演正册的女孩子,

首先都得长得漂亮才行。

所以胡泽红一开始就被,

定为黛玉或者宝钗的候选人。

胡泽红的五官颇为精致,

即便是放在现在来看,

也能秒掉不知多少网红。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14cf2ccfa555487db5d26ad22b55c1b3_th.jpeg

在红楼剧组里,

胡泽红是特别活泼的那一个,

实在和黛玉、宝钗的个性相去甚远,

甚至一开始想演丫鬟紫鹃。

看到下面这张微笑的剧照,

度公子觉得她身上那股机灵劲儿,

竟和黄蓉有几分类似。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6c306f02f8bb43319e590633f9365b0d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8562f41dac2c4de08d1a3ee340b9873b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bb52beea3a604c67af89dc7f3c397bf8_th.jpeg

  张明明&尤二姐

看罢“原应叹息”,

再来看看两位尤物。

张明明这样精致的面孔,

恐怕会令不少男人一见倾心。

也难怪要让她来演,

让无数男人垂涎三尺的尤二姐。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fce4ae5935a943f5835ea5d3784f0f8a_th.jpeg

上面这一击侧颜杀,

真的算是极尽妍艳了。

整个眼眸里的妩媚,

藏都藏不住。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3fc63acd26f54a69950d45e307f539ce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898db431d2db402aa963c3d5daddd289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770088c0940c4e3ca84e8db7c51ee376_th.jpeg

红楼结束之后,

张明明也选择了出国,

创办自己的公司,当了女强人,

和剧中的命运大相径庭。

当时剧组解散后,不少人,

都选择出国留学或经商。

也难怪,毕竟彼时的中国,

完全还没有什么娱乐圈的概念,

改革浪潮的冲击,

人们更愿意下海。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2cb7bfee16954a16999059c3d96668ea_th.jpeg

  周月&尤三姐

刚进剧组时,

周月本来是要演王熙凤的,

后来又被安排演李纨。

最后经过一系列角色变动,

尤三姐这个泼辣角色,

落在了周月的头上。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ca94912c2660402993e4bd294e5e8a9a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e8069d5d8297425faa381f63f722862a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9b10c92c63b149bbb99f1cc1003676a2_th.jpeg

这张姐妹合照,

才是真的顾盼生姿。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dedfb7963c9945b98972f26443952f6a_th.jpeg

周月的美不是小家碧玉的,

而是特别热辣的女人味,

很容易叫人想到陈冲,

想到张爱玲笔下的红玫瑰。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dbbf9b43b903430fb9c58bca565c2a38_th.jpeg

  沈琳&平儿

从这个角度看去,

平儿的扮演者沈琳,

竟有几分神似歌手何洁。

在训练班时,

她原本是试镜妙玉的,

最后却演了俏平儿。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52488175d5424e29b4db6da556a4c7f3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2daedcaabe0748e39df63ff9b5e998c4_th.jpeg

作为王熙凤房里的丫鬟,

平儿的聪敏、机智和得体,

被张琳演得活灵活现。

这也得益于剧组的打磨,

即便是一个丫鬟,

每一场戏都不能敷衍,

每一个细节都精雕细琢。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478c19711937471b8876420fd134a319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d7812c419d8e46c09665a1bd454774ed_th.jpeg

  姬玉&妙玉

姬玉进剧组时才17岁,

原本是北京皮鞋厂的临时工。

参演红楼改变了她的人生。

在剧组时,她和陈晓旭关系最好。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9851d527fb9d455fb0adb7a5b0dd56f1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66def72fff0047cc91cd991a72c3034a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aaffd7a0fde94918b6c1064043ad43b8_th.jpeg

在拍戏的过程中,

她和陈晓旭成了好闺蜜。

后来陈晓旭出家,

姬玉也是常伴左右。

陈晓旭离开人世后,

她一直过着素茶淡饭的生活。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61676e106df049f197d2c3b23d551afd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db4997c9ef4c42cb8ee5e1c7addff9bb_th.jpeg

  装点红楼梦

《红楼梦》虽然幻构架空了朝代,

但毕竟是实打实的世情小说。

再是无朝代可依,如幻梦一场,

但内核都是人间的烟火气,

写实的味道是极重的,

而且这些实在,都是人生的底子。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2a0edd36b4a44b0d9452db8b97cf8ec8_th.jpeg

所以反应在电视剧上,

自然不是戏曲化和舞台化的。

怎么说呢,就像街市的声音,

是非常贴近生活滋味的,

无论对白、服装还是造型,

都应该如此。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e6585b1cca554e128f08424f2d2de1e0_th.jpeg

87版《红楼梦》之所以难以超越,

就在于这些精雕细琢之处。

当时的服装设计师史延芹女士,

给每一个人物都设计了,

与性格、心性相吻合的服装。

例如林黛玉,多为白色、淡绿、淡蓝,

大多都是清冷的色调,

配上梅兰竹这样的图案。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0ed2659e2e17404ab9cbb1b37ecd428c_th.jpeg

薛宝钗给人的感觉是贵族小姐,

头上有金钗,脖子上有金锁,

但她又有点外冷内热,

虽然大富大贵,但品味极高,

所以不能用太过艳俗的颜色,

一般都是淡黄、暖色、蜜色,

显得温文尔雅、富有内涵。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25cbc22e7e584a6ba05cda3d344c0e38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59a0ccaa3a024669a4e1656b3fb88e12_th.jpeg

除去服装,发型也极为重要。

当时剧组的发型师杨树云,

给陈晓旭做一个头型,

至少要花三个小时。

和林黛玉见第一面时,

宝玉的头发要在头上转一圈短发,

再总得盘成一根大辫子,

杨树云研究了一个上午才盘出来。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25f600ec02dd41178262152ff65fe52d_th.jpeg

和宝玉梳着一样辫子的芳官

王熙凤的眉眼很特别,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这样的眉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呢?

杨树云化了几个,但是总觉得不够味。

最后他忽然想到,沈从文跟他说过一幅画:

《雍正十二妃》里面的第七妃,

“此人很像王熙凤,

你看她的眉毛上挑,面相精明厉害。”

电影《乌鸦与麻雀》里,

侯太太的一双弧度很大的眉形也给了他灵感。

就这样,杨树云才化出伶牙俐齿的王熙凤。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79b7364bc7ce496e9ac95047ac814762_th.jpeg

杨树云不单是化妆师,

也是敦煌文化专家,

对古典文化有着深厚的功底。

为了给《红楼梦》的设计适合角色的妆容,

借鉴、考据了大量史料,

从古书和画里面找灵感。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0eda5794e2824c9f990d4a5143039dbc_th.jpeg

《红楼梦》开机头几天,

导演觉得女孩们形态服装都不错,

但是最不像的就是眼神。

现代的女孩眼神多大胆、外露、张扬,

没有过去女孩的含蓄、害羞和内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杨树云为演员们在耳朵上方编两个小辫子,

拉向脑后固定住,这样眉眼就被吊起来了,

因为头发扯着,演员只有低头含首,

抬眼看人了,感觉就出来了。

为了演出这种感觉,演员们也吃尽了苦头,

这样吊的时间长了头皮会发炎红肿,

甚至皮下出血。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f74369c256604c4ba5c6e65c7086b173_th.jpeg

为了让这部戏精益求精,

当时的一切道具都十分考究,

手绢、团扇都是上百种,

衣服多达两千多种,

仅秦可卿出殡时的服装就多达七百种,

绝大部分还只出场一次。

更不用说披风、遮眉勒、帽子、昭君套、宝石等,

那些我们看得见的看不见的,

全都是剧组主创反复推敲试炼的心血。

这也是经典何以成为经典的原因。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5b09a178c0414a739e06ba169c695da2_th.jpeg

而最后,《红楼梦》引爆荧屏,

导演王扶林也不过只拿了400元奖金。

可他觉得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因为最初拍摄《红楼梦》,

正是因为听说高校里的大学生,

居然都不再读这本书了。

王扶林之所以耗时5年精心打磨,

是想让国人的注意力再一次,

汇集到这本经典名著上来。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d1c5e3c0562d4f6ca60c85b2bb089598_th.jpeg

  王扶林给宝玉、黛玉说戏

在今天,当我们打开电视,

似乎已经变得看无可看。

大量粗制滥造的剧情,

各种抄来抄去的桥段,

真正用心的剧集屈指可数。

在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

文化似乎变得越来越尴尬,

变成了一具空有其表的皮囊,

内心充斥着垃圾、急功近利和圈钱主义,

电视剧如此,电影圈如此,

真正娱乐的意义已然消失在节目本身,

反倒是节目周边的八卦话题,

成了一切消费主义的源头。

一切都在浮躁地膨胀和飞升,

可从天上掉落的全都是灰尘。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51905ee9d2c14301b27770441fd44b39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ad4581d8f4284935b0a3d9779179d1fe_th.jpeg

我们复制着别人的真人秀节目,

花重金购买无数综艺选秀的版权,

再用一集上千万的预算去催生高收视率,

用明星扎堆的方式创造票房神话,

然而这一切都是泡沫。

当我们高喊着文化输出的口号时,

我们却未给自己的观众以起码的尊重。

不知这一切泡沫破灭时,

我们还能留下什么。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0/520966fe091c42849e039547db1dd600_th.jpeg

张爱玲说,人生有三恨,

一恨海棠无香,

二恨鲥鱼多刺,

三恨红楼梦未完。

而《霸王别姬》的编剧芦苇曾说:

“我以为《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的起点,

没想到成了中国电影的绝唱。”

由此可见,在一个文化产品,

频频粗制滥造、打破人们底线的国度,

87版《红楼梦》这样的梦,

其实早就已经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