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晴雯,这样的扇子你舍得撕吗?中国扇文化

(2016-08-11 09:15:17)
标签:

晴雯这样的扇子你舍得

扇子作千金一笑(节选)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206871.jpg


宝玉笑道:“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


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


宝玉听了,便笑着递与他。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嗤嗤又听几声。


宝玉在旁笑着说:“响的好,再撕响些!”


正说着,只见麝月走过来,笑道:“少作些孽罢。”


宝玉赶上来,一把将他手里的扇子也夺了递与晴雯。


晴雯接了,也撕了几半子,二人都大笑。



中国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自商周以来,扇有两种功用:一是作为天子贵胄出行的仪仗;二是装置在贵族出行乘坐的车上,形如伞盖,既可遮阳避雨,又能生风散热。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206896.jpg

唐·阎立本《步辇图》


南北朝的庾肩吾在《团扇铭》中有诗云:“武王玄览,造扇于前。班生赡博,白绮仍传”,到了周武王时期,人们就已经制作扇子来消暑延凉。


起初古人以植物或羽毛制作羽扇,到了东汉时期,扇子改用丝、绢、绫罗之类织品制作,以便在扇面点缀绣画。演变到后来,扇子的形制多种多样,用料上乘讲究,除了扇风的实际功用,俨然已成为艺术品,具有审美价值。


一把小小的扇子,折射出浓厚的化不开的文化底蕴。


古诗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深闺中的女子,摇着轻罗小扇,在月下捕捉萤火虫,借扇子传达情谊。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216498.jpg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215457.jpg



有“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运筹帷幄之士持扇潇洒一挥,煮酒论史,指点江山,尽显风流。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224963.jpg


有“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

文人雅士在扇子上挥毫作画,笔墨纸砚间寄情抒怀。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229906.jpg



扇子的种类繁多,但真正被垂青的,是折扇和团扇二种。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221419.jpg

折扇


折扇,也叫“聚头扇”、“撒扇”、“聚骨扇”。其扇骨有用牛角、玳瑁、象牙、翡翠、湘妃竹、檀香木等珍贵材料制成。扇面或由名人挥毫题诗作画,或有精美刺绣。携带方便,出入怀袖。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228429.jpg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238260.jpg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237936.jpg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241299.jpg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241337.jpg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241298.jpg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254205.jpg



团扇


团扇,也叫“纨扇”、“宫扇”、“合欢扇”。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匾圆之形;亦有木、竹、骨等材之柄;还有扇坠、流苏、玉器之饰。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251088.jpg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251447.jpg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265909.jpg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263500.jpg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269414.jpg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271169.jpg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273099.jpg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276789.jpg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281438.jpg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285709.jpg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284469.jpg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291734.jpg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307655.jpg


遥想当年,月下光影斑驳,如花似玉的女子凭栏而倚,细绢团扇,摇曳去暑,芊芊玉手,含羞半遮。额间青丝随风而舞,姣好面容若隐若现,该是一种怎样的动人旖旎?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301733.jpg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317361.jpg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314278.jpg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317319.jpg



无论是折扇还是团扇,经过能工巧匠的一番雕琢无不构造精制,美妙绝伦,具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


这些灵巧的作品蕴含着的宇宙山川的钟灵毓秀之气,彰显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然成为我们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316787.jpg

http://img.91ddcc.com/14503299321912.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