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指南》与《纲要》让我们的学前教育有理有据

(2014-01-28 05:40:12)
标签:

教育

    随着早期教育热的不断升温,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希望孩子能从幼儿园学到更多的东西,特别是一些大班的家长提出了超出了学前阶段的教学要求,如:学习拼音、识字等小学的教学内容。作为幼教专业人的我们深知这是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虽然在进行着耐心的说服,但同时也苦于社会大背景下分数为先的状况,学前班不断涌现的压力,这些现象让我们的说服显得苍白无力。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出台,如春风拂面,使我们信心倍增,它让我们的学前教育有理有据。

北师大教育学部冯晓霞教授就“入学准备状况与学校适应”等问题进行了讲解,深入分析了国际国内大量的研究结果,使我们看到了入学准备与入学适应之间关系密切,找到了如何帮助家长走出教育误区的理论依据。国内外的众多研究揭示了入学准备中哪些因素与入学适应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对我们从专业的角度解答入学准备的重点问题提供了借鉴。

    研究表明学前儿童神经功能的稳定性和强度与入学适应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注意、平衡、协调是幼儿入学准备状态中的三个重要方面。注意缺陷、活动过度或活动过程过低往往容易发生各种学校适应问题。而运动技能是反映这些功能的重要指标。学前期的社会性品质,如独立性、坚持性、责任感、自我调节、合作等与未来的学业关系密切。言语发展水平对未来学校成功有明显影响。语言不流畅会影响思维能力,口语表达水平不足的幼儿难以重述和转述相对复杂的观点。言语方面的问题会增加儿童获得知识的困难。我国一些研究得出结论:儿童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的差异小于更复杂更高级的数学能力方面。而且,入小学后的前两年,基本技能方面的差距逐渐减小,而在更复杂的数学能力方面的差距却进一步增大。

从这些结论中不难分析出要做好入学准备就要从幼儿入园起慢慢地,从身体和运动、情绪与社会性、学习品质(主动性、责任感、坚持性等)、言语、认知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入手,给予幼儿全面的关注与引领。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使得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中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更好地为入学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单纯的过早学习小学的知识,只会让幼儿在入小学初感到学习是一件不需要花费力气的事,养成上课精神涣散的坏习惯,造成终身的学习困难。

在此基础上,冯教授悉心阐释了《指南》产生的背景、意义和作用。使我们进一步理解了改善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根本途径在于普及学前教育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我国为了保证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享有基本质量保证的早期学习和发展机会,教育部借鉴国际经验,研制了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此来提升有关儿童发展的公共常识,帮助家长建立和教师了解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成长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

《指南》具体指出哪些方面的学习和发展是重要的,各方面学习与发展的关键点是什么?3-6岁各年龄末期儿童可以知道什么、能够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水平;成人应该如何沿着正确的方向去支持儿童的学习,科学地帮助儿童达到教育的期望。同时冯教授详尽分析了《指南》与《纲要》的关系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二者都是指导性文件。但是《指南》的使用对象更加广泛,包括家长和所有的幼教工作者;而《纲要》则是一个比较宏观的课程文件,内容完整,涉及幼儿园课程的方方面面。二者的联系之处在于它们具有共同的目标指向和相同的理念;同时功能互补,《纲要》是国家指导幼儿教育的宏观性纲领,对目标的表述比较概括,没有体现处发展的脉络,而《指南》恰恰弥补这些不足,成为深入贯彻《纲要》于实践的桥梁。《纲要》是《指南》正确实施的重要保证,由于《指南》具体、明确的特点,在实施中容易被误解误用。因此,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纲要》精神,才能正确地实施《指南》。《纲要》与《指南》不可分割的联系决定了实践中我们必须要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吃透《纲要》精神,熟悉《指南》内容,在《纲要》精神的指引下,正确理解和合理利用《指南》去了解幼儿、支持、引导幼儿快乐学习,健康发展。

《指南》与《纲要》使我们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和实施的依据。特别是在面对家长的超前学习要求时,能够帮助他们分析得失,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指南》与《纲要》让我们的学前教育更加有理有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