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二 幼儿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2013-11-22 16:08:37)
标签:
何种课题是一种语言能力立体 |
1.初步理解和掌握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层次、主要环节。
2.通过观摩(周五进行)讨论幼儿园教师示范的同类型的语言课,掌握编写教案的基本思路和上课的基本环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时数:4课时
课后作业:
1.课外选择一个文学作品,可以是诗歌、故事、散文等类型,课外在小组中展示,上课抽查。
2.选择一个文学作品,小组合作编写和实施文学教育活动方案。
教学过程:
第一周:
一、简介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
1、这类活动是从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教学入手,围绕这个作品展开一系列相关的活动,帮助儿童理解文学作品所展开的丰富而有趣的生活,体会语言艺术的美,为儿童提供全面的语言学习机会。
2、文学教育是学前教育机构语言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以幼儿园文学作品为基本教育内容而进行的文学教育活动,也是学前机构语言教育活动一种不可缺少的类型。
3、它包括:寓言、童话、儿童故事、儿歌、儿童诗、谜语诗、绕口令、儿童散文、儿童小说、儿童科学文艺等多种体裁。
二、对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的基本认识
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是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来学习语言的一种活动类型。其目的在于向学前展示成熟的语言学习与积累文学语言扩展儿童的词汇量,培养儿童倾听的有关技能,鼓励儿童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并培养儿童的艺术想像力。文学作品对幼儿园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已远远超过我们已有的认识。在此,我们从语言教育的角度来认识与探讨文学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
(一)儿童文学作品内容的选择
幼儿园文学作品是教育目标的载体,又是活动的依据。作品选得好,教育目标的实施就有了保证。选择作品内容既要考虑到作品的教育功能,又要考虑到幼儿园的欣赏趣味和欣赏能力。可用于幼儿园教育功能,又要考虑到幼儿园的欣赏趣味和欣赏能力。可用于幼儿园文学教育的作品题材主要有生活故事、童话、寓言、民间传说、儿歌、儿童诗、抒情散文以及童话剧等。
所选的内容应具有以下特点:
1、作品中的形象鲜明生动
幼儿园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形象要活灵活现,不论是人物还是小动物,都要抓住其外部特征,写出其神态和动作。如《小白兔》前两句主要写了小白兔的神态和外部特征,后两句重点描述了小白兔的动态和习性。这些生动形象的描写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也深受儿童的喜爱,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2、作品结构简单,情节单纯而有趣
由于儿童对事物相互关系的理解往往比较简单,且停留于表面。很多文学作品多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如:《狼和小羊》一只羊在河边喝水,一只狼走过来说:“这河里的水是我的,你为什么喝我的水?”这样一下子就把儿童吸引到故事的情节中去了。
首先,应为儿童选择多种题材的作品,让沉淀在文学作品中大量的间接经验与儿童发生相互作用。如含有哲学启蒙知识的《小马过河》,主要说明要亲自实践调查研究,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又如《谁的本领大》,主要说明每个人的优势都是相对的,各有各的长处。有时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或传统的文学作品,还有代表人类智慧和勇气、诚实等美德的文学作品。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曹冲称象》。
其次,从审美教育角度考虑,应选择各种体裁作品。儿童诗及儿歌,情感洋溢、想象丰富、语言含蓄而凝练,并集中体现了文学语言的形式美的特征。故事,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有拟人、夸张、象征的表现手法所创造的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有人物活动特定时空环境,有重复变化、多样统一、均衡、完满的整体结构。它的思想情感和故事情节能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散文能使儿童在感受意境美、情感美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美、社会美的敏感性。
再次,适当选择名人名著。这一类作品一般都是美的形式和真、善、美的内容高度统一的典范,经过多少年代、多少国度的传播,仍然光彩照人。欣赏一篇儿童所能感受、理解的名著,其作用不是一般的故事、儿歌所能比拟的。丹麦安徒生《买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法国贝洛《小红帽》;我国方惠珍、盛璐德《小蝌蚪找妈妈》;德国格林《白雪公主》;俄国普希金《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
(二)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
其主要目的不在于通过文学作品进行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而是更侧重于儿童审美能力和文学理解能力、想象力方面的培养。因此,文学教育活动是一个包含理解美、欣赏美、表现美以及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想象的系列多层次活动,仅仅通过一次活动就完成一个文学作品的学习,那只能说是没有从实质上理解文学作品的特点,将文学作品教育与普通的语言教育、知识和道德教育混为一谈。例如:大班散文诗《秋天》系列活动,活动一,欣赏感知秋天的美丽景象及文学语言特色;活动二,折纸、粘贴、绘画等形式表现秋天的美丽景象;活动三,改编或仿编《秋天》,加深儿童对作品的理解。
2、整合相关学科的学习内容
幼儿园文学作品教育活动是从文学作品教学出发,由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有限,因此在开展文学教育活动时,经常要整合与其相关的其他学科内容形成系列的活动,使得儿童有更多的机会认识某一文学作品中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促进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小熊开商店》开了一个鞋店,却总是关门,原来小熊的鞋店中总是缺乏顾客需要的鞋。大象穿大鞋,老鼠穿小鞋,小兔子穿四只鞋,蜘蛛穿八只鞋,而蜈蚣穿十六只鞋。在活动前要利用图片、幻灯等形式穿插进行科学教育,才能保证儿童全面、细致的理解作品内容。
3、提供多种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的途径
儿童发展是他们自己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并且需要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作用。儿童语言发展也同样如此,因此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应用活动的形式来组织,使儿童在动手、动口、动脑、动眼、动耳等多种感官参与到活动中,从而对文学作品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与感受。
4、扩大儿童自主活动的范围
在儿童文学作品教育活动中,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比较自由地进行讨论、操作表演等,在亲自操作实践、探索和想像创造中,达到对文学作品和文学语言准确、深刻的理解和感知。
(三)文学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P170
1.向幼儿展示成熟的语言
倾听各种语言句式
倾听形象化的语言
倾听不同风格特色的语言
2.扩展幼儿的词汇量,培养他们自觉获取语言材料的能力
在上下文中理解和学习新词
通过专门介绍概念的书籍来学习归类的词汇
在语言文学活动中掌握和运用新词
3.培养幼儿善于倾听的技能
培养有意识倾听的能力
培养辨析性倾听的能力
培养欣赏性倾听的能力
4.提高幼儿灵活而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文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层次
1、学习文学作品内容
这是文学教育活动首要的环节。教师要根据作品的难易程度、本班儿童的实际水平以及活动环境与材料利用的便利与否,而采取不同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有的采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幻灯、录像、多媒体等视觉教育手段;有的采用录音、教师讲述和教具、玩具等辅助教育手段呈现作品内容;有的观看情景表演或哑剧来接近学习内容。如果作品浅显易懂,儿童有直接生活经验,则可以直接呈现。
2.理解体验作品经验
四、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文学欣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1)作品欣赏与活动教具或动作参与相结合P278
举例:《我要自己走》是一首与儿童情绪、经验非常贴金的小诗。两种方式比较:一是采用固定画面进行欣赏、示范朗诵、提问、学习朗诵时,基本上是被动的语言模仿,缺乏生气;二是采用活动的拉线教具。
(2)作品欣赏与音乐活动结合
我国著名作家冰波《梨子小提琴》和音乐相结合。
(3)作品欣赏与角色表演结合P279
欣赏故事《耳朵上的绿星星》,每个孩子都成为小松鼠,与花儿、小草对话,学习语气、语调,体会故事中的任务形象。
如欣赏儿歌《云》,儿童在音乐声中身披薄纱学云跳舞,边跳边听。当老师念到“摘”时,儿童身手上举摘云,“云”摘下来以后,就蹲在地上用粉笔画云,每个孩子都可以画出不同的形象为儿歌续编不同的句子,如“我把云儿变飞机”。
4.采用开放性的提问方式
(1)针对儿童记忆系统的提问
这类提问的答案往往是确定的,也就是说是显而易见的。故事里有谁?你听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成人可以了解到儿童记得和懂得了哪些,忘记了哪些?这些都是进行进一步提问或欣赏的依据。
(2)针对细节的提问
这类提问儿童必须复述细节,这往往能激发儿童的情绪,因为细节描述既可以讲,也可以用动作或表情表示。如《猴子学样》
(二)文学创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2)根据现有作品或自创作品进行出声或不出声的表演(哑剧);
(3)主要人物形象的立体动态塑造;
这类创编活动都是和欣赏、朗诵、复述结伴而来的,是对原著这一开放系统的向外拓展,是儿童对更大的艺术空间的填补,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其间需要儿童具备多种条件。它是建立在儿童理解童话和故事作品体裁特点,积累大量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创造活动,对幼儿园具有积极的挑战意义。
(2)根据语义内容转换成描述和叙述性语言
提供语义内容的材料有乐曲、声音、绘画、图片、表演(哑剧)及其他儿童化情境。过去这一部分都作为语言教育中的连贯性讲述内容而作出安排,其实这一做法并不全面。
这类创编是不凭借语义和作品,只凭儿童独立想像和联想构思而成的,如同绘画中的意愿画。它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根据题目进行口头创编,当儿童具有较多的编构故事的经验和生活经验后,可让儿童自己随意编故事,不要给儿童过多的制约因素,扩大他们的自主范围;二是让儿童先把用来编构故事的事件画成图画,再根据图画编构故事。
第二周:
教学目标:
1.运用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的理论部分内容和观摩幼儿园教师组织活动的知识积累,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幼儿园实施文学教育活动。
2.初步学习评价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
教学准备:
1.已学习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的理论内容、已观摩幼儿园教师组织活动。
2.学生事先编写好活动方案、制作好教具。
教学过程:
一、学生在幼儿园实施两个文学教育活动案例:
1.散文欣赏《蒲公英》
2.诗歌学习《我是三军总司令》
二、学生讲述设计思路
三、组织学生讨论活动的优缺点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1.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师基本功、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课。
2.目标达成、内容形式适宜程度、活动因素分析、活动效果等方面进行评课。
四、布置作业——编写讲述活动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