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篇
(2025-07-16 16:31:08)
看电视剧《大明风华》,引起了我对明史的兴趣,就买了两本《明朝那些事儿》,分别是写朱元璋和朱棣的。
当年明月的文字很有趣,强调“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思路清晰,讲述生动,语言幽默。我一读即上瘾,起初还遵守每次读20页的规矩,后来就忘记时间和页数了。
对朱元璋和朱棣两个皇帝,我好奇的也只有两个相同的问题。其一,他怎么当上皇帝的?其二,他怎么做皇帝的?
朱元璋24岁投军,16年后就当上了皇帝,当了30年。这16年的历程可谓传奇。至正十一年,元末农民起义拉开序幕。天下大乱,数百万人参加了起义军。次年,朱元璋在幼时伙伴汤和的介绍下,投奔了红巾军首领郭子兴,成了他的亲兵。他娶了元帅郭子兴的义女马姑娘,成了元帅的女婿,升任总管,并且带兵出征。四战四胜之后,朱元璋来到家乡钟离(今安徽凤阳东),招募了二十四将,包括徐达、汤和、周德兴、耿炳文等。从此他有了自己的人才集团,有了征战的资本。
朱元璋向郭子兴辞职,离开濠州,带着二十四个人才,在定远组织了上千人的队伍,占据了滁州。他攻破了集庆(南京),改为应天,从这个富裕的地方开始自己的霸业。当时他周围有两个可怕的邻居,东边的是张士诚,西边的是陈友谅。
枭雄陈友谅渔民出身,心黑手狠,胆大妄为。在他心中,权力和地位最重要,信义和忠诚不存在。他杀掉赏识和提拔他的叛逃丞相倪文俊,献给已经称帝的老板徐寿辉。剪除老板的亲信后,陈友谅又杀死了徐寿辉,弑君夺位,建立大汉国。他的战力很强,有全国最强大的舰队。但是,朱元璋在龙湾设伏,打败了陈友谅。之后,朱元璋失策,先去救援安丰(救出“小明王”韩林儿),又错误地去攻打庐州(张士诚),给了陈友谅可乘之机。陈友谅本来可以直接攻下应天,但他却去攻打洪都(江西南昌),只因为洪都原是自己的地盘,守将居然叛变,投降了朱元璋,他要报这个仇!这可真是因小失大!守卫洪都的是朱文正——朱元璋放荡不羁的侄子,但是其军事天赋和功劳,在将领中能排第五。排第六的是邓愈,和他一起守卫洪都的邓愈。有了这两个人,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从五月打到六月,一直望城兴叹。他用尽各种方法,就是进不去!朱元璋赶来救援,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朱元璋水军实力弱,但徐达利用火枪火炮,首战告捷。而陈友谅又犯了个天大的错误,他把船只用铁索连起来了!部将郭兴向朱元璋建议用火攻,他们成功了!东北风起,七条火船冲入陈友谅的连船,顿时一片火海!朱元璋的军队发动总攻,杀声一片,火光映天,血水横流。陈友谅的庞大舰队和六十万军队,只剩下残兵败将。这一战,奠定了朱元璋问鼎天下的基础。
解决陈友谅是最艰难的。接下来,朱元璋进攻私盐贩子张士诚(此时,朱元璋已自立为吴王),这回容易多了。徐达和常遇春分别攻下杭州和湖州,然后进攻张士诚的老巢平江,二十万大军合围八个月,从十一个角度攻打,修筑了攻城木塔,配备了新式火炮,终于攻陷!张士诚被俘,宁死不屈!张士诚这个人虽器小、无主见,却意志坚定,在死亡面前毫不畏惧,是值得尊敬的。
扫平了陈友谅和张士诚,朱元璋的最后目标就是消灭元朝。徐达、常遇春挥师北伐,先取山东、河南,再图大都(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即皇帝位,订年号洪武,国号为明)。末代皇帝元顺帝放弃坚固的大都,逃到了上都(北元开始),元朝灭亡。但是,元军还很有实力,他们的统帅是名将王保保。徐达军的前锋汤和自行突进,孤军深入,被王保保偷袭,死伤数千。王保保带领十万大军攻击大都,徐达围魏救赵,直捣太原!王保保回兵救援,双方军队在太原附近对峙。常遇春深夜偷袭敌营,王保保在卫队的保护下逃跑,四万元军被歼灭。攻克山西后,徐达又平定了陕西。常遇春出兵北伐,势如破竹,逼近上都。元顺帝再次弃都城逃跑,逃到应昌(今内蒙古)。王保保动员了十万大军,包围兰州,在定西沈儿峪设伏。徐达带领十万大军连夜奔袭,到达后却不急于出战,而是修房子和营寨,并让士兵分班轮流到王保保军营放火、袭击,或者敲锣打鼓,把元军吵得不得安宁、无法休息。然后在某夜明军突然停止喧嚣,徐达趁元军熟睡时偷袭中军,全歼敌人!王保保逃跑。而李文忠也入沙漠攻下了应昌(元顺帝已在此病死)。后来,朱元璋又派三路大军远征沙漠,以消灭北元有生力量。
至此,朱元璋稳坐帝位。他制定了一系列恢复生产生活的政策,收到了好的效果。他有很多发明创造。科举方面,他发明了八股文。机构改革方面,他废除了丞相制度,分散了各机构的权力:取消行中书省,设都指挥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把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把中书省改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他设立了特务机构:锦衣卫(亲军督尉府)和检校。朱元璋憎恶贪污,颁布了最严厉的肃贪法令:贪污六十两以上银子者,立杀!
以前,我不知道洪武四大案: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四大案被杀者总计大概有六万人!功臣名将基本都被杀光了。太子朱标劝他:“陛下杀人太多,恐伤了和气。”朱元璋叫人找了一根带刺的木棍,丢在朱标面前,让他去捡。朱标自然不动手,朱元璋冷冷地说:“我杀人就是要替你拔掉这根木棍上的刺。”在朱元璋看来,要保证皇位永远属于自己的子孙,就必须清除那些能干的大臣,比如刘基(被胡惟庸毒死,胡惟庸是朱元璋派去探病的)、李善长、胡惟庸、蓝玉、周德兴、傅友德、冯胜等。开国六公爵无一幸免!徐达是病死的,但很多书上记载,徐达得病后不能吃蒸鹅,而朱元璋偏偏就赐给他蒸鹅,徐达含恨而死。
朱元璋生于乱世,父母饿死,赤贫起家,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有惊人的军事天赋,是优秀的统帅。他有坚强的意志、执著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他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自己的勇气和信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他有不朽的功勋,也有严重的过失。他的丰功伟绩和成败得失都记录在史册,供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