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说尼泊尔•徒步布恩山,意犹未尽

标签:
杂谈 |
布恩山徒步的魅力在于自在惬意悠闲,每天与自然为伴,穿梭在喜马拉雅群山之中,移步换景的游荡在神圣的雪山之下,无论旅途是上行还是下行,不会产生视觉疲劳的感觉,一山一石,一花一草,一枝一叶都能让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魅力,真正的用身体去触摸和感知这神奇的大自然,每天走的时间不长路也不多,更多的在于享受徒步过程中的美景和心情。在这里,漫漫旅途变成了赏心悦目,休闲自在的山中漫步·······
挺拔壮美的雪山和连绵高大的杜鹃林以及盛开的杜鹃花成了我们沿途看不够的风景.
恕我眼浅,我以前只是在花卉市场看见过杜鹃花,是种在花盆里只能叫做花只能观赏的那种,因喜欢杜鹃花开时玫瑰般艳丽的色彩,也曾经买过几次养在家里,可总是好景不长,一旦花期过后,没有多长时间就会只剩下满盆的落枝败叶,再过一段时间就叶干凋零,小命西归了,如此几次也就再也没了养的兴趣·····
第一次看到如此高大如此茂密的杜鹃林,花开的如此鲜艳,漫山遍野、绵绵延延不知多少公里,如此壮观,着实让我们流连忘返。
“尼泊尔的地势从南到北像一座陡梯,依次排列有几个梯阶:严寒的雪山地带,较寒冷的北部地区,凉爽的中部河谷,类似热带气候的湿热的南部平原。所以这样的地势气候非常适合杜鹃花的生长。每当开花季节,高处是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底处山谷里却生意盎然,红花白雪,相映生辉,分外妖娆”。——网络
只是我们来的尚早了一些,花还没有开遍山野,据说四月才是花开最盛的季节,当满山的红杜鹃都盛开的时节,不知这里将会是怎样的醉人景色····
尼泊尔人把杜鹃花视为美好的象征、吉祥的预兆,并经常把它们绘制在一些装饰物上以及国徽上,并把杜鹃花选为他们的国花。
如此高大的杜鹃树,敢问树龄几何?····
中午时分,回头望望,还能望得见布恩山顶上的标志塔,却已经显得那么渺小,那么遥远,我们大家忽然都很感慨:我们竟会有那么好的体力那么坚强的毅力,一大早走那么远的路登上那么高的山,只为去看看美丽的雪山日出······,
对于早已不喜欢谈论年龄的我们,也只有大自然对我们有如此的召唤力了····
山下蓝色屋顶的小房子是我们住过的小镇,已远远地被留在了身后······
也许我们是最后下山的游客,下行的山路上,只有我们几个人走在空旷的山野······
偶尔也看见几个外国游客·······
风马旗······
虽然逛逛悠悠,走的不是那么急,但一直不停的行走,说心里话,确实很累······
途中有很环保很节约的垃圾袋,虽不讲究却也不煞风景,一路上几乎没有见到随手乱扔的垃圾,更没有见到随风飞扬的塑料袋,也没有见到很职业的环卫工人······
(悄悄说一句自贬的话:在国内,无论是城市里还是风景区,我们的垃圾箱设计摆放的相当讲究,可生活垃圾和旅游垃圾却随处可见)······
林中经常见到叫声很好听长得很漂亮的小鸟,只能看看了,没有打鸟武器,可我却打到了很可爱的小东西,
——看到了吗?猜猜,这是什么动物?
认识它吧?一圈儿长长的白毛围着一个小黑脸儿,长了一身灰白色的毛和一条长长的尾巴——长尾猴?金丝猴?
我叫不上名字,反正不是咱家公园里见过的猴儿·····
岂止只有一个,是一伙儿,这些可爱的小东西正在吱吱喳喳的嬉戏,被我们抓了个正着——相机太笨了,镜头拉不过来,只能这样远远地看了,如果下回再来,我一定带上个远景近景通吃的相机···
也只是想想而已,哪里还会有下回呢······
看哦,还有一只这样的小动物!?是不是也很可爱·····
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醒来,推开后窗,一座洁白的雪山迎面扑来!——
那是下行的第二天早晨,本想睡到自然醒,忽然被窗外的喧闹声打扰,天已经放亮,推开后窗,巍巍的雪山耸立在窗外,我的第一反应:“鱼尾峰?!······”
——昨晚来到住地的时候天已黄昏,疲惫不堪,饥肠辘辘的我们根本没注意周围的环境。
让我很奇怪的是,我们和安娜普纳尔雪山明明是相背而走,她怎么就会不声不响的转到了我们身后,而且离我们这么近,简直是把我们惊得目瞪口呆!那真的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惊喜和震撼!也许,只有在布恩山徒步旅行,才能感受到这震撼中的惊喜和快乐······
这里是布恩山徒步小环线和ABC大环线及EBC大大环线分界的地方,那些体力好精力充沛的人们将沿着那条石阶小路走的更远,去攀登5000M以上的高峰,去看更美的风景。
还记得途中遇见的美国游客一家四口吗?人家一家大小也走上了ABC大环线。
而我们将要沿着下山方向走回到环线的原点,忽然有点儿心生羡慕和失落——俺本俗人一个,好像有点永远不知足······
山中的旅店是靠吃饭赚钱的,如果客人在旅店只有住宿没有就餐,背夫们的处境就很尴尬,他们就不能得到免费或者便宜的食物。所以每到一个住处,我们的背夫阿奴总是积极地撺掇我们赶紧订餐····
晚餐每人每份尼餐400卢比,早餐要了杯热奶茶吃我们自带的面包饼干;两人间一晚住宿费300卢比;手机开通wifi200卢比;电池充电一次100卢比;一暖瓶开水100卢比——罗列了一大堆,折合人民币每人也就是消费50元多一点····
老板很好客也很热情,吃过早饭,主动邀我们合影留念,也让我记住了这个很有个性的hotel的名字:super view(超级视野?超级风景?)
这里的海拔2680M······
密林中孕育着勃勃生机····
遇见了几个外国妹妹,虽然相互语言不懂,但互相都能明白对方的意思——互相帮忙照合影······
在林中的小路上轻盈的漫步
旅途上处处可以看见快乐的笑脸,·····
游客的到来也给尼泊尔人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商机,休息的地方摆放许多很有尼泊尔风格的小饰品,····
很欣赏西方游客的生活态度,即使在旅途他们也不会忘记潇洒地去享受生活,一人一杯奶茶或咖啡,坐在温暖阳光下的长桌旁,无论对面的游客认识与否,大家都会亲近悠闲的凑在一起谈天说地,不像我们总在匆匆地赶路·····
终于走出了山林,沿途转换成高山峡谷和田园风光,非常漂亮,绿野仙踪?
只是天空布满了乌云······
途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小狗,自动的为我们充当向导,陪我们走很远的路。
那会儿我直后悔,带的火腿肠应该留一些给这些忠诚可爱的小伙伴儿·······
太阳穿过阴云偶尔露出点儿阳光,光影把山野照耀的斑驳迷离····
山里的天气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天空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并且下的越来越急。
下雨本该找个地方住下来,背夫阿奴接到了博卡拉打来的电话,又有新的中国游客要请他做背夫,小家伙儿嘴里不说,心里比我们还着急赶路,也许几天的同行见识了我们在路上的磨蹭功夫,知道如果住下来肯定又会多耗上一整天,虽然能多挣我们一天的钱,可这样就会耽误了他接下单游客的生意,相比之下那会是一笔不小的损失,所以雨下的稍小一些就催着我们前行。
小子账目算的贼精,我们当然心知肚明,几天的相处,我们完全把他当成了孩子,理解他的心理·····
正好小雨下的不大,其实雨中行山也不累,雨中的山景却是别样的清丽······
终于看见公路了,这里已经有了回博卡拉的班车和越野车,我们的行程是五天,今天是第四天,旅途如画的风景怎可能让我们半途而返,虽然小雨还在滴滴答答的下,伙伴儿们毅然穿过停车场,行程继续····
如画的田园风光····
——像不像油画?······
——水墨还是水粉?·····
天色越来越晚,风景越来越美·····
夜色黑漆漆的几乎看不见路的时候,我们终于来到徒步最后一晚住宿的地方,一个很简陋的路边小店,看不清周围的环境,听得见山下的涛声·····
阿奴说,如果明天不想走路了,出了门就可以坐上到博卡拉的班车····
鬼小子,还想哄着我们坐车呢····
最后一天的行程最轻松,没有了上上下下的山路,沿着出山的公路走·····
阿奴开心的告诉我们:中午我们就可以出山,下午五点钟以前就可以回到博卡拉了。
依山而建的尼泊尔民居——来到尼泊尔我发现,尼泊尔是个人员密集的国家,无论在高山或是凹地,到处都可以看到尼泊尔人的住房,给人的感觉是:哪里有耕地,哪里就有民居······
也许近邻着公路,与山里相比,沿途的村民很多
很喜欢这些淳朴可爱的孩子·····
不需要任何场地,两根棍子两边一竖,中间拉上一根绳子,就成了简易的排球网,一群半大的孩子在有模有样地打排球,惹得我们围着看了老半天·····
看我们在拍照,大一些的小姑娘对着我们:“money”!“chocolate”!
看着这些天真纯净的眼神,能说“世风日下”吗?川流不息往来的游客,让孩子们长了见识,“money”可以为她们换取喜欢的东西,“chocolate”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真的是美味····
不忍心让这些孩子们无获而归,好在我们的包包里总是装了些糖果和小食品,就是为了打发这些孩子,是游客教会了孩子们的索取····
游客来的多了,英语成了当地人和游客交流的工具,这个尼泊尔男人的本本上记了好多的英语单词,正在和他的孩子一起认真的学英语····
尼泊尔的女人喜欢穿很鲜亮的裙装,大红好像是她们的最爱,也是游人眼中最亮的风景·····
坐在树下对着大山发呆的男人,不知有什么想不开的心事······
尼泊尔人家养的大花鸭····
尼泊尔的男人乘车喜欢站在车门上或坐在车顶上,据说是凉快,可是那天天气并不热······
一条不大的河流一直和公路相伴而行,因此河上这样的铁索桥也成了沿途的风景·····
河水清澈湍急,河中乱石密布····
不经意间,河流转过一个山弯,懵然就看见了这座眼熟的铁桥,几天前,在桥那边的小屋里,我们被检查了登山的证件并被按上了章,开始了我们的徒步·······
好像正在兴头上,我们的徒步忽然被画上了句号,伙伴儿们竟有点茫然不知所措·····
这里是布恩山徒步的起点也是终点,布恩山,我们还会再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