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散记·(10)神秘丹巴—党岭,徒步葫芦海

标签:
杂谈 |
“党岭景区内有葫芦海、卓雍措、马措、斯阿涅、阿尤母措等30余个含烟凝碧的高山湖泊。这些被当地人称为“海子”的高山湖泊是第四纪古冰川退缩后所形成的冰碛堰塞湖和冰斗湖。它们镶嵌在山谷之中,宛若一面面五色宝镜。位于党岭景区柯鲁柯河上游5公里处的葫芦海是党岭景区内最易进入且最具观赏价值的一个湖泊。湖水清澈见底,无鳞鱼游弋于湖中,香獐、盘羊、扭角羚等珍稀动物常到湖边饮水,湖周各种野生观赏植物争奇斗艳。
目前到葫芦海尚未修通公路,前往游览只能骑马或徒步。”——互动百科
骑马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当年我下乡的地方是黄泛区军马场,十七八岁的年龄,真正的风华正茂,几个胆大的同学经常骑在马上英姿飒爽,威风八面,惹得我也跃跃欲试,老队长扶我到马上,脚刚套上马镫,还没拉到缰绳,那马四蹄一蹬,撒丫子就跑,悚的我翻身栽下马来,可怜那脚还套在马镫上,被马拉着跑了好远,真真的是七魂出窍,到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那仨妹妹都是文弱淑女,万一摔个七荤八素,自己受罪不说,以后还咋出门旅行。
我们只有选择徒步,我们也是游人中为数不多的徒步者。
早晨早早的起床,宋书记早已备好了早餐,吃完早饭还不到七点钟,顶着濛濛的晨雾,我们出发了。
宋书记叮嘱我们:上到葫芦海大概需要两三个小时,一遍又一遍的跟我们说着行走的路线,一直送我们很远,眼神中闪烁着些许的不安。
党岭平均海拔3200米,葫芦海海拔高度4200米,可能有人会奇怪我们四人哪来这么大的勇气,初上高原竟敢徒步攀爬这么样的高度···
其实这纯是误打误撞,也是缺乏对高原的认知,只看到了葫芦海距党岭村5公里的距离,行走5公里对我们来说一点不是问题,忽略了这里还有海拔高度,不知道高原行走有多么的艰难,稀里糊涂的就上了道····
如果多看几篇攻略或是游记,党岭我或许就不会来:远行在外,不猎奇,不冒险,不自虐,是我一贯的宗旨。
我偏爱自然风光,喜欢行走在山水间,感受山的壮美,水的阴柔,天的碧蓝,云的飘逸。旅行中的艰辛劳累是在所难免的,但从不喜欢冒险去欣赏那力所不能及的美景。
至于徒步葫芦海,俗话怎么说来着?“无知者无畏”,还有一句就是“走过路过,不能错过,错过才叫罪过”,既然来了,轻易错过近在眼前的美景对我也是于心不甘,况且只是劳累一下身体,于猎奇冒险无关····
上山没有人走的路,原始森林中,一条泥泞的马道。初次走这样的路,同样让人心生别样的新奇···
树上挂满了像老人的胡须一样随风摇曳的绿松萝,有人说这是第四纪(距今250万年)的珍稀植物。
认识松萝,来自电视片《远方的家》。松萝,对环境的要求极高,空气中有一点点污染就不能存活,是最好的环境检测器,所以有松萝的地方,标志着这里有极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每当看到这绿色的松萝,就让我有一种与神仙同在的感觉。
早晨的一缕阳光
穿过原始森林,来到了一片草坪之上,骑马的游人已经陆陆续续赶过来了,远远的山下,是宋书记家的小院子
在别的景区骑马是人们的一种娱乐项目,在党岭却是到葫芦海惟一的交通工具
看见了一处小海子,肯定不是葫芦海,在阳光的照耀下,山林倒映在海子里,发出彩色的光
不知道这里为什么叫停机坪,一片很大的草甸,莫不是党岭来了飞机就停落在这里?
哦!····远远的过来了一群牦牛
哈,我跟牦牛来张合影··
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主要产于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适应高寒生态条件,耐粗、耐劳,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能游渡江河激流,被称为“高原精灵”,也有“高原之舟”之称。
停机坪游客接待站,早晨去葫芦海看日出的游人晚上就住在这里。我们走到这里时,已经用了两个小时。
看见牵马的人下来了,我们一阵窃喜,葫芦海应该快到了,徒步不过如此····
岂知是山路更加陡峭,马也难于行走,骑马的人也不得不下马徒步
这是我最喜欢的景色,蓝天,白云····,山被我们远远的抛在了身后
原本备有登山杖,不知道走葫芦海要爬这么高的山,该用的时候放在了宋书记的家里,山路难走,只好找了一根木棍作拐杖····
走近一处乱石滩,没有马蹄印的山道上突然也没了路,地上到处是厚厚的枯草,像是从来没有人走过的一样。寂静的山上没有一点声音,那些弃马上山的人不知道离我们有多远,连个问路的人都没有。想给宋支书打电话咨询,手机竟然全无信号。
这会儿突然明白了宋书记送我们上山时那不安的眼神,是担心我们几个人会走丢了吗?
“如果山上没有了路,你们找游人丢下的食品包装物,那是上葫芦海的标识”——临上山时宋书记说过这么一句话。
食品包装袋,在别处这是旅游垃圾,在这里是为后边的朋友留下的路标,我们终于又找到了前行的路线,关键时刻还得书记引路··
林海茫茫,没有尽头,什么叫“举步维艰”?这一会儿才有切身体验。
姐几个走的快要崩溃了,竟没有一个人想退却,互相照应着,也没有一个人被落下,谁也不想成为姐妹们的累赘。
山上已经有了积雪
一段艰辛的山路之后,终于又走出一片林子,眼前是一片沼泽——当地人叫干海子
继续上山,还是这样的路,让我们的双腿双脚受尽了磨难。
骑马上山的人已经陆陆续续下山了,“就要到顶了,好样的,加油!”!
这会儿只有挥挥手,没有说话的气力,为了眼中的天堂,走吧,无限风光在险峰····
一步一歇,看我那小妹,兴致依旧不减····
葫芦海,冰川形成的高原湖泊,期待中的天堂之美····
这里并不是最高的山顶,而是山谷中的一处凹地。湖边上垒着许多玛尼堆,悬挂的经幡在随风飘荡。
对面的雪山好像是伸手即可触摸,点缀在湖边格外耀眼。
微风吹皱一池湖水,正午的阳光直射湖面,虽然没有传说中美丽的倒影,虽然只是一池湖水,仍是梦幻一般的美丽。
葫芦海旁边有一个很大的帐篷,是当地人搭建,为游客提供住宿的地方。
下山的路上遇见了另一伙儿徒步上山的年轻人,他们背着行囊,准备住在山上那大帐篷里,看早晨葫芦海美丽的日出,灿烂的日照金山,还有那雪山倒影,最后攀到更高的高处看另一个美丽的海子“卓雍措”!虽然已是疲惫不堪,他们依旧兴高采烈。
羡慕你们,祝福你们,年轻的朋友!
下午三点多钟,疲惫不堪的我们终于走回到了党岭。
将近10小时的翻山越岭,为了心中向往的美景,体力超负荷支出,战胜自然和超越自己,这是一次真正的历练,一次分外难得的经历······,这,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