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区里的一坨屎

(2016-09-27 21:56:49)
标签:

杂谈

我这人有很多毛病,比如不按时吃饭、经常熬夜、比如玩HIGH的时候很容易忘记要多思考,比如不找个舒适的地方就没办法写点东西,所以我常常会挤时间找一个咖啡厅,或者在深夜的时候蹲在床头,抱着电脑埋头苦干。最近行在路上,一旦没有什么收获的时候,我就安慰自己: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能在荒废时光的同时多看看祖国的大好山川,也不乏一个较好的体验。上周末去的南京,那边的CASE是徐律师知乎上的一个粉丝邀请的,我们在南京呆了一天不到,而我只是去打了一天酱油。老徐是从北京开始执业,再到上海做律师事务所经理人,他是我名义上的第二个师傅,我大部分技能都是从他这里学习的,他的情况我也不多描述,在我的概念中,他称得上一个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法律人,也是一个情商很高的高层次人才。今天有点困,宅在家里看少年包青天2,看完之后大概浏览了一下徐律师在知乎更新的《屎我是一坨屎—从商品房小区的一坨屎谈业委会问题》。

先把故事讲完,到南京后,和铅笔头(客户代号)还有老徐一并去铅笔头买房子的小区实地考察,铅笔头和小区一群邻居想打官司的原因是房地产开发公司逾期交付燃气,听闻有业主打官司一审法院判决该业主2000元胜诉,二审尚在审理当中,邻居看到了胜诉的希望,加上房开公司当年卖房子的时候,降过价,高价购买的邻居心里就埋下了怨气。我不知道铅笔头是因为作为一个粉丝,单纯想见见老徐,还是真想打官司,总之2000元钱着实让我无法解读这群南京人。小区逛了一圈,楼上楼下地下室都走了一圈,房子质量、户型都还不错,比之前几天在温州见到的小区户型不知道好了几百倍,本来以为就这样完美的结束了,没想到最后收尾的竟然是一坨屎,我当时往上走,臭味弥漫,赶忙就逃开了,但是老徐竟然让我折回去拍个照,是的,我回去拍了照。

按照程序,老徐给他们讲法律、讲正义、讲组织,我已经习惯了面对和陪着面对一群麻木不仁,听的时候频频点头听完之后不再去反思的人们了,会议的后半段,我一直捂住嘴忍不住在笑,因为老徐讲了很长一段时间关于这坨屎的事情,而且还让我掏出手机把照片给他们看。会议结束后我们乘高铁回上海,一路上我们都在谈论这件事情。

“从一个法律人的角度来看,这不仅仅是一坨屎,这是一个法律问题”

“从一个心理学家的角度来看,这不仅是一坨屎,这是一个心理问题”

“从一个画家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幅画”

“你应该说是什么问题”

“那从一个歌手的角度来看呢?”

“哈哈哈哈哈哈……..”

“这个梗我能讲很久”

“我也觉得”

后座的乘客都无法理解我们这种聊天了,斜着眼看了我们几眼。

言归正传?

铅笔头的小区物业费一块九,一千户业主交着昂贵的物业费给物业公司,小区还能留着这么一坨屎,观其成色就知道不是刚发生的,听业主说还有很多。基本的居住环境问题都没有保障,往后电梯问题、安保问题也就是家常便饭了。我没有去过国外,对美国日本等的生存环境不甚了解,但是耳濡目染很多。我不崇洋媚外,但是我们作为有思想的一代人,我们有必要反思自己的问题,国人的觉悟加上中国的房地产制度必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全然是制度问题,也不是开发商的问题,而是居住在这个大公鸡板块上的我们自己的问题。如果你每天都在重复着一件枯燥的事情,不去接受大千世界的磨砺,不从书本上反省,一辈子也不会意识到自己也是井底之蛙,你的生存环境能否改善全然不取决于你,而取决于这个社会上有多少愿意为社会进步而努力思考的人。这些年,我和前辈们见识各种各样的人群,人性总在一群人遇到群难时显露无遗,前段时间爆红朋友圈的《釜山行》,剧中体现的也更多是人性的问题。

小区里有一坨屎,第一,物业公司不清理,物业的问题;第二,你也不清理,你觉得小区公共的问题与你无关;第三,你的邻居也不清理,邻居和你一样的想法,反正与我关系不大,路过的话忍忍就好;第四,外人也不清理,小区外人难得来一次,没有清理的工具,也没有替你们小区清理一坨屎的理由;第五,街道、派出所不清理,吴律师你开玩笑呢,这个选项别放进来好吗。

有人会说,我们有雷锋,不瞒你说,我也在期待我买的房子的小区邻居都是雷锋。

还有人会说,吴律师你这么高尚,你说这么多,以后你小区的屎就由你来清理了。对不起,我虽然说这么多,但是我交了物业费给物业公司,理应由物业公司请保洁来清理,如果物业公司不尽责,小区业主可以团结起来把物业公司换掉,这就到了成立业委会的话题了,这里面涉及的法律问题不多,就像设立公司一样,你可以让律师来操作,但不是光有律师就可以,还需要业主有此觉悟,如同公司有足够的股东愿意成立公司,故不尽然是法律问题,律师无非是保驾护航。

一个大厦、一个小区环境好不好,高概率取决于聘请的物业公司,通过成立业委会可以换掉物业公司,把小区打造成高档小区,把物业费用到实处,这个道理很多人不懂,小区里这坨屎希望能让大家明白这个道理。

很多年前,我还在自家门口趁着黄昏的余光,大树底下写作业,奶奶说鸡进窝的时候不要看书写字,具体什么道理我已忘记了。那会儿的我想不到未来的我会和老徐为中国的小区维权而奔走,如今,虽然我也想处理处理交通事故和工伤的竞合、与婚姻家庭破碎的双方当事人唠唠家常、听被解雇的劳动者对公司老板的埋怨、为小公司赖掉那一笔笔账单。但这些年的经历,能看到一群人聚在一起时的人性,对我自身的修养有了很大的提升。我知道我影响不了整个社会,但我期望能对我周围的朋友有所启迪,这是我所期望能实现的。

小到一个楼层,大到整个小区,再大到一个城市,整个中国,无非是一个个小区、一个个群体的再现,真正的法治进步、人民民主能不能实现,人民的生活水平能不能改善,国民的素质能不能提高,和我们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并非一定是事后需要物业公司来清理这坨屎,如果不是有人蹭着墙也要拉这坨屎,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公共厕所、家庭马桶都能收纳这坨屎,为何还会发生这种情况,这是素质问题,也是责任感问题,这是一个群体不能团结反而勾心斗角的问题。我所接触的小区,无一不存在这个问题,不管是开发商造了烂房子坑了业主也好,还是物业公司不提供服务坑了业主也好,从未见过业主能一致对外,无非在微信群里内讧,在邻居被警察抓走后自己默默回了家。真正地把邻居当战友、把小区当自己家的人很少,这盘散沙在维护自己权利的道路上被一个个自私的自己击败了。在一个群体里本身是缘分,“攘外必先安内”在抗战时期就被多少国人唾骂耻笑,而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更多的人还是在相互怀疑,相互猜忌,不能一致对外。

“维权”一般是老百姓认为社会在某些时候有失公道之后,对自己积极努力的行动的总称。回归到法律,维权的源头和导火索不外乎以下两种:侵权和违约。

侵权行为是一种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因此侵权行为也可以称为一种侵害行为,在英语中,“侵权行为”一词称作“tort"。我国有《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各种侵权行为发生后,如何归责,侵权人如何承担责任。

违约行为是指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的行为。没有违约行为,也就没有违约责任。我国有《合同法》对违约责任如何追究,违约责任的高低做了相关规定,保护守约方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从一个小区的维权来看,购房人支付购房款购买开发商的房子,开发商无法交付房屋或者交付的房屋有问题,这可以归结为开发商对购房人侵权、违约的问题。针对以上侵权违约行为,要求开发商继续履行合同、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赔偿损失都是律师的专业技能。同理,小区和物业公司也有物业服务合同,物业公司服务不到位,是物业公司对小区业主的违约问题。但是小区的业主往往不能意识这是法律问题。第一时间做的都是找政府、借助网络制造舆论、找媒体曝光,这直接反映了法治在国民心中的地位之低,人们不相信法院,不相信法律。一个个自然人个体本身的法律意识薄弱,聚在一起时会通过法律为整个集体维权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如果法人也有意识的话,那么可以说我们国家法人单位的法律意识比自然人强得多,大企业有法务部和常年合作的法律顾问,小企业也会与一些律师事务所合作,一旦遇到法律纠纷,更多的都是交予法务或者律师去处理,尽可能的降低公司的损失,维护公司的权益。而自然人相对来说,对法律概念不清,遇到侵权时,要么以暴制暴,要么忍气吞声。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利于法治进步,以暴制暴容易理解,忍气吞声间接的纵容了违法和犯罪。在和被侵权和违约的当事人沟通的过程中,当事人人数少的时候相对比较简单一些,只需将法律风险与之分享,让他明白请律师维权的重要性即可。一旦遇到人数较多的集体维权时,就比较难以说服了,这与国人从小耳濡目染的体制有关系,每个人都代表自己,都有自己的想法,很难统一想法,既没有决策机制,领头人也没有决策权,故而把维权难度推向了顶峰。

假想,如果整个小区的业主是一个公司,每个楼幢是一个部门,楼长是部门经理,小区有自己的法律顾问或者法务部。此种情况,一旦小区遇到侵权或者违约,公司最高决策者会与法务部或者召集部门经理一起开会,将法律事务交予律师或者法务进行处理,至于打官司还是谈判,这都由专业律师自行决策,出具法律意见,而非带着公司员工到政府门口游行、静坐,也不是全体员工开会讨论如何为公司维权。公司聘请律师处理法律事务就显得非常理所当然,而一旦到了小区,因为人员的松散、没有统一的组织性,聘请律师为小区维权就难上加难了。

原来我很想把生活和工作分开,微信一个工作号,一个生活号,QQ亦然,后来慢慢的生活和工作越来越密切,基本上分不开了,我也不再排斥。刚一个朋友来电,在青浦买房子被跳单了,房价涨了一百多万。房价暴涨,遇到这种事儿,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律师占个乱世便宜,买卖纠纷多了起来。不过干律师也有烦恼:真是咨询不分早晚,蹭服务不分亲疏。小区多几坨屎,我也能多见见奇葩的世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