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0x42ED PK!裕众中空10x42ED VS 西光前锋10x42ED

标签:
it |
分类: 望远镜 |
这里首先对昆明裕众光学对国内业余望远镜爱好者的重视表示感谢!也感谢老刘的支持!衷心祝愿国产双筒望远镜能够越做越好!
引子
近日我有幸对昆明裕众光学提供的仿SW EL的中空10x42ED工程样机进行了一次用户级别的试用和评价。厂方的希望是收集国内业余爱好者的用户意见,以更好地提高量产产品的质量。为此,我在试用中将这个国产新品与已经量产的西光前锋10x42ED(呵呵,原来看过前锋8x42ED,但是没有10x42ED,为了客观准确的比较,我就专门从西光采购一台来参加测试)、手中的Canon 10x42L IS进行了一周的详细比较。
试用活动结束后我向厂方提供了一份测评报告(本来我就是专业搞软件测试测评的嘛,这个拿手,呵呵),厂方迅速反馈,表示对报告中提出的工程样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很重视,会抓紧修改,让我这个望远镜发烧友感到欣慰。这里征得老刘的同意后,这里就将测试报告的原文发表在论坛里。
对裕众中空10x42ED和西光前锋10x42ED的测评从光学质量、人机工程与操作、外观设计与附件三个部分来开展。测评中的参考对象为佳能(Canon) 10x42L IS(日系顶级光学风格代表)。
一.外观设计与附件
1. 外观设计
裕众中空10x42ED从造型、尺寸和色彩都模仿被誉为望远镜中的艺术品—Swarovski EL 10x42 设计,设计风格符合潮流。望远镜镜身采用长焦比,外形修长,包胶刻纹流畅。
西光前锋10x42ED外观也模仿EL,与裕众不同,采用短焦比设计,镜身明显粗短,但配色和装饰相比裕众中空10x42ED更为和谐、流畅,工艺细节存在有镜身金属部件烤漆表面处理不均匀的问题。
裕众中空10x42ED外观设计不足之处有三:
1)商标的安装目前采用胶粘方式,不知未来投放市场时准备使用何种方式。以目前的有机玻璃铭牌的光面效果,应该和镜身包胶风格明显不配,可考虑采用类似西光前锋的凸字银砂黑底标牌“SKY ROVER”。
2)视力补偿环的颗粒状包胶显得粗糙低端些。
3)左镜筒顶端淡红色装饰环色彩突兀,与望远镜整体的黑色、墨绿色风格明显不一致,可考虑采用绿色或黑灰色色系的某种过渡色彩,另外上面还应该增加视角标识,例如“SKY ROVER 10x42 ED 6.5。”
2. 包胶质量
裕众中空10x42ED包胶手感厚实,材质不粘手,镜筒、眼罩和物镜罩不易吸附灰尘,不落手印,容易清洁。包胶装配质量高,与镜筒贴合度好。物镜筒前缘也有一体成型的封胶保护避免了物镜前缘的磨损。
裕众中空10x42ED在物镜筒内侧和调焦轮内侧尚剩余较多不均匀的接缝待处理。此外包胶的气味较为难闻。
西光前锋10x42ED的包胶完整,拼缝不明显,工艺细节质量高于裕众中空10x42ED,包胶无异味。
3. 前后盖、背带与背包质量
国产望远镜在此方面很容易忽视,但这些均是重要的产品包装。
裕众中空10x42ED提供了易用性强的一体化的物镜盖,扣合紧密,很显档次。目镜罩沿用普通裕众望远镜的款式,稍显低端。
背带质量一般。虽比原有裕众物镜提供的粗糙背带有大幅提高,但是背带中的尼龙穿带仍然有偏薄偏软问题,可采购更厚更有硬度的尼龙带(类似日产相机背带)。
提供的背包没有商标标识,背包带做工粗糙。背包挂环连接强度不足,挂环集成安装在了背包提手上,通过一个小铆钉固定,提手尼龙材质松软。
相比西光前锋10x42ED来看,前盖非一体化,方便程度低于裕众中空10x42ED,背带质量稍高于裕众中空。背包小巧精致、紧凑坚固,做工明显高一个档次,其背包挂环固定强度高。
4. 结构质量
裕众中空10x42ED镜身结构强壮,采用全金属镜身,铰链粗壮,镜筒壁较厚,全密封,充氩气,防水性能较高。
值得关注的是物镜前镜片距离物镜筒前缘过近,使用中恐有意外擦伤前镜片的隐忧。
西光前锋10x42ED与裕众中空10x42ED结构质量相当。
二.人机工程与操作
1. 持握手感
裕众中空10x42ED体型较大较重,镜身设计有大拇指凹槽和螺纹,双手手持较为稳定。中空位置预留空间稍显狭小,挤下右手三根手指有些勉强,重心偏上,单手持握稳定性偏低,给望远镜单手携行带来一定困扰。另外在单手稳固持握中,调焦轮距离食指位置稍远,食指进行调焦动作很勉强(此时不得不松开持握的三根手指去勉强够着调焦轮),对比Swarovski EL,其调焦轮设计更为靠近食指位置,单手调焦时相当便捷轻松。
西光前锋10x42ED也存在类似问题,但中空空间稍宽裕1-2mm,由于重心更接近持握位置,因此单手持握稳固性更好些,调焦轮距离食指距离稍好于裕众,调焦动作轻松些。
2. 观察舒适性
裕众中空10x42ED观察舒适性一般。成为该望远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主要来自于:1)出瞳标称15.5mm,但是实际出瞳距离推算不足14mm ;2)眼罩长度不够,短约3-4mm;3)视场圈外侧漏光,造成视场圈分明度差。这3个不足造成如下困扰:1)观察者在不戴眼镜时无法贴紧眼罩观察,造成光轴和瞳孔无法保持共轴,导致成像光学质量下降,且视场圈不稳定,观察舒适度差;2)在戴眼镜时,由于目镜出瞳距离不够,此时无法看全视场圈,观察时肉眼无法放松,观感明显下降。
而对比的Canon 10x42L IS在出瞳距离上达到了16mm,且眼罩足够长,同时满足了裸眼和戴眼镜观察的需要,两种观察方式下视场圈均分明壮阔,轻松自如,观察舒适性非常高,绝对值得厂方借鉴。而西光前锋10x42ED的出瞳距离足够长,眼罩长度较为合适,裸眼和戴眼镜观察时都能获得广阔锐利的视场圈,舒适感落后于Canon 10x42L IS但也算非常好。
3. 中轴与眼罩操作手感
裕众中空10x42ED中轴操作手感偏重,眼罩旋转阻尼偏大,定位不甚清晰,零下10度左右低温下中轴、视力补偿环和眼罩操作较为困难。
相比来看,西光前锋10x42ED的中轴调整润滑阻尼感更好,眼罩旋转顺滑,定位清晰,整体手感可以达到中级日产镜水平。
4. 调焦同步性
裕众中空10x42ED调焦同步性不佳,在慢速切换远近不同场景后,可能需要重新调整视力补偿环,否则左右镜筒清晰度将不一致。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的使用性问题。
西光前锋10x42ED使用集成中调视力补偿环,使用中发现也有明显的调焦同步性问题,且操作中易误触视力补偿按钮造成错误调节。
5. 调焦操作
裕众中空10x42ED调焦操作手感较为顺滑,无阻滞和空程。阻尼偏重,行程较长,给观鸟中的快速追焦带来一定困难。与进口顶级观鸟双筒调焦时的平顺阻尼感有明显差异。
使用中发现调焦机构与铰链的连接出现松动,不知是否属于个体耐用度问题或装配问题。
西光前锋10x42ED中调阻尼偏重且不均匀,手感尚不如裕众中空10x42ED,其集成的视力补偿装置定位感较差。
6. 便携性(体积重量)
裕众中空10x42ED较长较重,便携性一般,可考虑采用轻质材料来降低体重。相比来看,西光前锋10x42ED就明显轻和小,便携性出色。
本帖最后由 ranger 于 2011-1-19 21:42 编辑 三.光学质量 1. 镀膜质量 2. 表观视场 3. 亮度 4. 色彩还原 5. 中心锐度 夜间的星点测试表现上,中心星点收敛度西光前锋10x42ED与裕众中空10x42ED基本相当。 6. 通透感与影像格调 通透感距离Canon 10x42L IS所具备的高级双筒镜水平差距不大,但距离世界顶级屋脊双筒的清澈透明无镜感还有明显差距,色彩明度稍高于原色,影像层次较为丰富,透明度高,立体感好。相比1年前评测的裕众旗云8x42ED的影像平面感、浑浊感和偏黄感有了大幅度提高。 7. 色差校正 8. 平场效果 9. 眩光鬼影抑制 10. 枕型畸变校正 11. 近距观察效果 12. 光学器件工艺细节 |
四.测评结论
1. 各项评分总计
注:1)各项5分制,与顶级三大主流屋脊相比)
2)评分标准:5(优秀),4(较好),3(尚可),2(较差),1(糟糕)。

2.
综合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