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虎山长城1
虎山长城始建于明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当时的主要作用是为防御建州女真人的侵扰。现在看到的虎山长城,是依据1992年通过的《虎山长城修复设计方案》,在明长城遗址上修复起来的。虎山长城现已修复过街城楼、烽火台、战台、马面等十二景,恢复了当年明长城之首的壮观气势。
虎山原名马耳山,因两个并排高耸山峰,状似两只竖立的虎耳,亦称虎耳山,至清代演化为今日的虎山,虎山突起于鸭绿江边,平地孤耸,视野开阔,对岸朝鲜的田地、房屋一览无余。
虎山长城是明长城的东部起点,位于鸭绿江畔,爱河之滨与朝鲜隔江相望。上世纪90年代初,文物考古部门发掘出虎山南北连绵不断的长城墙体和墙基,经过罗哲文等一大批长城专家学者实地考察认定为万里长城东端起点,使教科书中的传统说法得以改写,政府部门也随即组织展开了大规模的修复工作。现在看到的虎山长城,就是依据1992年通过的《虎山长城修复设计方案》,在明长城遗址上修复起来的。
一步跨,是中国距朝鲜陆上最近的地方之一,位于虎山长城景区内。它因跨一步就能抵达朝鲜领土而得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