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七日游14——莆田湄洲岛妈祖祖庙
湄洲岛妈祖祖庙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创建于公元987年,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现存建筑都为清代结构,妈祖庙建筑群以前殿为中轴线布局,依山势而建,形成了纵深300米,高差40米的主庙道,从山门、仪门到正殿由323级台阶连缀两旁的各组建筑。
妈祖祖庙位于湄洲岛北部宫下村,始建于宋代,初名叫“神女祠”,经过多次修建、扩建才形成现有规模,是世界妈祖庙宇的祖庭。祖庙建筑群规模庞大,雄伟壮观、楼亭交错,殿阁纵横,包括西线和南线两组建筑群。西线大小建筑约有36处,南线大小建筑约有20多处,具有“海上布达拉宫”之称誉。
我们到达的时间有点晚了,各殿都已关闭,未能进入。我们匆匆拍摄了日落,就去餐厅吃晚饭了。
正殿原为朝天阁,明永乐初(1403年)郑和奉旨遣官建造。正殿仍保持清初建筑风格,为重檐歇山顶,开间一进深的抬梁式结构建筑。殿内供奉妈祖及陪神,设有光明灯3万盏,以让广大妈祖信众点灯祈安。
朝天阁因姚启圣把朝天阁改为正殿,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施琅在正殿之后重建了朝天阁。..期间被毁,现存朝天阁为1989年7月由鹿港天后宫捐资重建。朝天阁为三层八角塔型建筑,一楼所供是台湾鹿港天后宫的黑脸妈祖像,二楼前后供奉三尊妈祖像,前中部为鹿港妈,后面为祖庙妈,寓意“共奉一炷香,同祀一神明”。
天后殿,又称 “寝殿”,妈祖祖庙最主要殿堂之一, 占地面积
238平方米,始建于宋雍熙四年(公元 987 年)。
钟鼓楼,大型妈祖庙必配建筑,东西对峙,属清建筑物,1989年重修。晨钟暮鼓,原作佛教寺中早晚报时之用,即早晨敲钟,傍晩打鼓。
戏台。民间信仰有酬神仪式,戏台为每逢纪念妈祖诞辰、升天等重大文化活动时演出莆仙戏的专用场所。
圣旨门,祖庙仪门,清代所建,1989
年由台湾大甲镇澜宫董事会捐资重建,是为纪念历代皇帝36次褒封妈祖都在这里颁布“圣旨”而建的,故称为“圣旨门”。圣旨门三重檐三开间,正中悬挂“圣旨”竖匾,凌空而建,神圣而威严。仪门背面书有:“历代褒封崇懿德、环球利涉赖慈航”的对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