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胜境2——梵宫
穹顶壁画《天象图》,结合穹顶的独特建筑形态,依据唐代不空法师所译《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以炽盛光佛、九曜星全图、十二宫等为主要元素构成。圆心是祈福消灾的炽盛光佛,内圈是九曜星,外圈是十二宫,分三个层次一次排布与整个穹顶之中。二十八宿的图案散布其间,并将佛教文化特有的飞天、莲花、葡萄纹等图形与整个画面有机结合,穹顶四角各有一飞天,守护四方。整幅作品呈现出四方天宇、高朗明丽,飞天腾跃,云气缥缈,天花旋转的图景,突出了天象图的动感意向,展现了佛教曼陀罗意味的天象幻境。
《天象图》由敦煌美术研究所所长——侯黎明主创。灵山梵宫绘制穹顶装饰画是他们迄今承担的体量最大的绘图任务,绘制过程几乎汇集了代表当前敦煌壁画创作最高水平的数十名画家。

塔厅四周墙面四幅巨型木雕作品,分别以“静、信、孝、和”命名,形象地展示佛教信仰的精神内涵,每幅高7.39米,快4.3米。
整个灵山梵宫的木雕装饰面积达1.5万平方米,用了1400立方米的原木。而即使在梵宫60多米的最高处,也是用最为细致的东阳木雕工艺表现。
廊厅尽头是梵宫的镇馆之宝“华藏世界”巨型琉璃壁画。巨型琉璃壁画由160块(1米*0.5米)的琉璃构建组成,总宽8米,高10米,外部镶嵌一个青铜边框。共用去15公斤黄金,500多公斤白银和12万颗翡翠、珊瑚、玛瑙等佛教“七宝”圣物。
“华藏世界”,又称莲花藏世界。“华藏世界”意即从莲花中出生的功德无量、广大无边的世界。莲花藏世界由无数世界组成,大世界含藏小世界,重重叠叠,依次布列,人类所居住的只是其中的一个世界,称为娑婆世界。华藏世界光明灿烂,娑婆世界里的人类人人皆有佛性,因此,人人都可以成佛。作品要表现的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和谐欢乐,庄严慈悲的理想境界。

2016年11月8日晚22时30分,无锡灵山梵宫廊厅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600平方米。起火区域内部分油画、木雕、琉璃等当代佛教艺术精品受损。事故发生后,当年创作这些艺术精品的大师们又因此聚到江苏无锡,并筹划重修所损。在2000多名能工巧匠历时一年的努力下,于2017-11-15
19:44 正式对外开放。而11元15日正好是灵山景区建成20周年之日!
修复后的“华藏是世界”
以上两张照片是火灾前的原作品“华藏世界”(摄于2012你12月8日),仔细对比,看似相同的两幅琉璃壁画,其实里面的很多细节是不同的。
为灵山胜境20周年献礼——灵山梵宫新开,不但重现经典,并带来全新惊喜——“地涌宝塔”。
地涌宝塔位于廊厅中部穹顶之下,始于梵宫初建构想,源自佛教教义经典,《法华经》中之“地涌宝塔”正是释迦牟尼佛“灵山说法”时,呈现的祥瑞文化意象。
地涌宝塔为大师集成作品,采用传统的“铸胎掐丝珐琅”工艺,精致而唯美,融合中国传统佛教造像艺术与当今最先进的光学、声学、力学技术,通过宝塔升降旋转,配以音声,演绎情境,创造了全新的传世佳作。
以下是“地涌宝塔”演示
圣坛前厅穹顶是梵宫中一处创意独特、风格鲜明的衔接空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