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老城广场
老城(Gamla Stan),1980年前官方名称为“桥间之城”(Staden mellan
broarna),是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个古老城镇。
根据历史记载,老城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十三世纪,城内保存至今的中世纪小巷、圆石街道和古老建筑,深受北日耳曼式风格影响。据说,最早的老城只有两条长街,分别通向东西城墙(后被拆除)。后来由于人口的增加,房屋建筑不再局限于城墙以内,老城的面积开始扩大,终于形成今天的格局。
中世纪时,老城的市中心只是一个露天市集,位于市镇厅和当时城内唯一的教堂南侧。在经历了十五世纪初的一场火灾后,这个露天市集得到扩建,并逐渐被永久建筑物包围,从而发展成今日的大广场。
城内除了有斯德哥尔摩大教堂、诺贝尔博物馆和骑士教堂外,还是王宫所处之地。


斯德哥尔摩大教堂的正式名称为圣尼古拉教堂,毗邻斯德哥尔摩王宫。
斯德哥尔摩大教堂(Stockhlom
Cathedeal)1279年建成,其内部是后哥特式风格,外表为巴洛克式。这是瑞典国王加冕的地方。也是斯德哥尔摩最老的建筑之一。1907年古斯塔夫五世决定终止加冕仪式,昔日豪华隆重的皇室盛典就此走入历史。
斯德哥尔摩大教堂以木雕著称,欧洲,瑞典人提及大教堂必言木雕。
教堂前面高高耸立的方尖碑,是为纪念瑞典与俄罗斯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的战争而建立的。
这是教堂的背面
教堂背面有奥罗斯.佩特利雕像
奥罗斯·佩特利是赶走丹麦人的古斯塔夫·瓦萨最亲密的谋士之一。他出身平民,被誉为瑞典宗教改革之父以及瑞典第一个现代作家。佩特利是马丁·路德教义的坚定传道者,也是古斯塔夫的大臣。不过这两个个性强烈的人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冲突。1540年,佩特利被控参与反叛活动而被处以死刑,实行缓刑,使奥罗斯·佩特利完成了《瑞典编年史》,记录了瑞典1520年以前的历史。
因为时间紧张,随拍了几张照片就出来了,没有时间仔细欣赏“木雕”。
斯德哥尔摩王宫早在17世纪末就开始建设,花了60多年时间,耗费了3代建筑师的心血,才于1754年完工,共有608个房间,比英国的白金汉宫还多4间。如今瑞典王室并不住在这里,而是住在郊区的王后岛卓宁霍姆宫,国王每天开车到王宫来上班。
以下是在王宫的一侧拍的几张照片。
这是另一侧,记得要买票,主要内容应该都在里面,有限的时间不允许进去。
王宫门外的卫兵
王宫广场上礼炮
中世纪小巷、圆石街道和古老建筑,深受北日耳曼式风格影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