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游京杭大运河最南端
大运河杭州段北起杭州嘉兴市界,南至杭州绍兴市界,从北至南包括始建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杭州塘南段、上塘河、杭州中河、龙山河、西兴运河等河道。大运河杭州段是中国大运河开凿年代最早、修建和维护历史较长、延续时间最长的河段之一。反映了尝试与运河相伴相生的特点和城市因运河而繁荣的过程。
京杭大运河最南端在杭州市拱墅区,运河在境内蜿蜒12公里,拱宸桥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标志。
船游大运河最南端,是自费项目(50元),用时50分钟。

拱宸桥,位于杭州大关桥之北,东连丽水路、台州路,西接桥弄街,连小河路,是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当时举人祝华封,募集资金造桥。清朝顺治八年,桥坍塌。康熙五十三年,由布政使段志熙倡导并率先捐款,林云寺的慧辂和尚竭力募捐款项相助,历时四年,建成现在的这座拱宸桥。
拱宸桥东西横跨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该桥长98米,高16米,桥面中段略窄为5.9米宽,而两端桥堍处有12.2米宽。桥身用条石错缝砌筑,上贯穿长锁石,桥面呈柔和弧形,为三孔薄墩石拱桥,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形巍峨高大,气魄雄伟,是拱宸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物。
香积古埠,即香积寺码头,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湖墅街道京杭大运河段香积寺巷旁。曾是运河进入杭后第一座寺庙和离开杭州的最后一座寺院的古埠码头。香积寺在香积古埠边上。
香积古埠自宋以来就是京杭大运河在杭州地区的贸易集散地,明清时,香积古埠增设了集市,建立官仓,成为杭州地区最重要贸易、仓储中心。
乾隆皇帝曾于1751年(乾隆十六年)、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1765年(乾隆三十年)、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六次巡幸江南,每次一般都要到江宁府(今南京市)、苏州府、杭州府、扬州府,后四次还巡幸了浙江的海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