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塔
六和塔是一处始建于宋代的汉族古建筑。位于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僧人智元禅师为镇江潮而创建,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宣和三年(1121年)六和塔毁于兵火,现在保存的砖筑塔身,是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重建的,到乾道元年(1165年)才全部竣工,历时十年。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
重建塔外木结构。乾隆皇帝游此,为每层依次题字立匾,名曰: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
从塔内拾级而上,面面壶门通外廊,各层均可依栏远眺,那壮观的大桥,飞驶的风帆,苍郁的群山,赏心悦目。
现存六和塔,平面八角形,外观八面十三层,内分七级。高五十九点八九米,占地888平方米。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塔檐翘角上挂了104只铁铃。塔可分外墙、回廊、内墙和小室四个部分,形成了内外两环。内环是塔心室,外环是厚壁,回廊夹在中间,楼梯置于回廊之间。塔身的第七层和塔刹是元代重修的。
六和塔是著名的观潮胜地。
塔高五十九点八九米,占地888平方米。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塔檐翘角上挂了104只铁铃。
乾隆帝六下江南,七登六和塔,赋诗撰文、题字留匾。今塔园内保存着两通乾隆诗碑。
该诗碑通高2.65米,宽0.85米。
塔可分外墙、回廊、内墙和小室四个部分,形成了内外两环。内环是塔心室,
外环是厚壁,回廊夹在中间,楼梯置于回廊之间。
乾隆皇帝游此,为每层依次题字立匾,名曰:初地坚固,二谛俱融、
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