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玛丽恩广场(Marienplatz)是慕尼黑古城区的中心点。我们先后游览了新市政厅、圣母教堂、圣伯多禄教堂和铁阿提纳教堂外观。
新市政厅(Neues
Rathaus)位于玛丽恩广场北侧,是19世纪末建造的棕黑色哥特式建筑。正面装饰有巴伐利亚国王以及寓言、传说的英雄、圣人等的雕像。整个建筑布局恢宏、装饰华丽,从1867年起用了40年时间才建成。市政厅85米高的钟楼上有全德国最大的木偶报时钟(Glockenspiel),每天11、12、17点以及晚上21点的整点时,就会有真人大小的32个木偶演出历史剧,内容是1558年威廉5世的婚礼情景。
传说:1516年慕尼黑发生大鼠疫,全市有几千人丧生,其余的纷纷逃避他乡,全城十室九空,几成死城。52年后,威廉五世公爵为了恢复和重振慕尼黑,便在这里举行大婚庆典,游行庆祝,慕尼黑从此恢复兴旺。人们为了纪念这次驱赶“衰气”的大庆典,在市政厅钟楼的五六层上设置了木偶报时钟。
圣母教堂位于玛丽恩广场西北侧,它的两个绿色圆顶高耸的塔楼,是大多数慕尼黑的明信片上展示的标志性建筑,分别高达99米和100米。教堂建于15世纪,但教堂的尖顶却一直没有竣工。直到50年后的16世纪,人们才决定完成此塔顶的建筑。当时,哥特式的建筑时代已被文艺复兴风格时代代替。哥特式教堂免不了也被安上了当时时髦的圆顶,人们将其称为“罗曼国家的”帽子,它的意思也就是“异国风味的”或者也可以说是“意大利风味的”。正是这种圆顶风格成为了以后巴伐利亚众多教堂建筑的典范。
圣伯多禄教堂是慕尼黑内城最古老的教堂。早在1158年慕尼黑建城之前此处已经建有教堂。8世纪修道士居住在山上教堂周围。12世纪末新建了一座巴伐利亚罗马式教堂,在1327年被大火摧毁前不久曾扩建为哥特式。此后在1368年又新建了教堂。17世纪初增建了92米高的文艺复兴式尖塔和巴洛克式唱诗班席位。
铁阿提纳教堂是一座意大利巴洛克式建筑,模仿了罗马的Sant'Andrea della Valle,由意大利建筑师Agostino
Barelli设计。1690年,他的接任者Enrico
Zuccalli在原计划之外增建了一对71米高的穹顶双塔。洛可可式样的正立面,直到1768年才由弗兰索瓦·德·屈维利埃完成。其地中海外观和黄色色彩成为该市著名的标志,并对德国南部巴洛克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更多照片见相册 《德国——慕尼黑2》 (共40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