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朝天宫位于南京市中心的西南面。古代称治山,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此冶铁铸剑,后历代帝王多在此建寺庙宫殿。明洪武年间(1384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赐名为“朝天宫”,取“朝拜上天”,“朝见天子”之意。清末,朝天宫改为江宁府学和文庙,朝天宫现为南京市博物馆所在地。
南京朝天宫是江南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古建筑群,为典型的明清殿宇式建筑。其建筑格局、样式、营造技术等,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明清建筑的重要而难得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朝天宫一直是南京的重要名胜。明清之际,南京有"金陵四十八景",其中"冶城西峙"就是指朝天宫。文人雅士书写朝天宫的诗文,延绵不断。朝天宫历经沧桑,或为寺院,或为道观,或为学宫,建筑体制基本上还是文庙和学宫的旧制。
文庙前是运渎,有高大的红色垣墙环绕,宫墙外正面有“万仞宫墙”四个楷书大字,墙内有按原样恢复的半月形泮池,围以青石栏杆,池内碧水清波。临街东西两侧各有石础砖砌牌坊,上有楷书“德配天地”、“道贯古今”门额。正面是“棂星门”,系木结构牌坊式建筑,顶上复以绿釉琉璃瓦,大门西侧正反两面有砖雕团龙四对,刻工精细,栩栩如生。
进棂星门,正面为大成门,又称戟门。从大成门北上丹墀,拾级而上,正中即是巍峨宏丽的大成殿。大成殿后是先贤殿,又名崇圣殿,原供有孔子门徒及历代先贤牌位,殿广七楹,是朝天宫建筑中保存比较完好的清代建筑。由先贤殿往东,进园门迎面是飞云阁,飞云阁东侧是八角攒顶的御碑亭,亭中立有乾隆皇帝四次来朝天宫所题诗的碑刻。
我们的游览包括两项,一是参观南京历史文化陈列,二是参观阿育王塔。
2008年南京长干寺地宫出土的阿育王塔,是至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大鎏金七宝阿育王塔。据介绍,452颗宝珠分为七类,是谓“佛教七宝”,代表了佛家净地的光明与智慧,蕴含深刻内涵。经检测,这批宝珠包括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珍珠、玻璃。
南京市博物馆于2009年5月1日在朝天宫崇圣殿举办《圣塔佛光——七宝阿育王塔特别展》,鎏金七宝阿育王塔、随铁函出土的水晶珠、金凤凰、铜钱等都首次公开亮相。因展馆内不能拍照,所以没有照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