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滩新面孔2

(2010-05-16 10:56:22)
标签:

杂谈

分类: MSN搬家
      新十六铺
 
      具有150年历史的新十六铺码头已静悄悄地开放,站在十六铺码头,外滩、陆家嘴美景尽收眼底。经过改建,新十六铺不仅恢复了航运功能,并已打造成为集观光、游览、休闲为一体的水上旅游码头。
 
      地名学上“十六铺”首现于1860年,当时太平天国军队攻陷苏南浙北,并向上海推进,清政府为了防御太平军东进,建立起一种军民联保联防体制——商业团防,由铺负责铺内治安,公事由铺内各商号共同承担。清政府计划把上海城厢划为27个“铺”,但因种种原因实际上只划分了16个铺(从头铺到十六铺)。
 
      “十六铺”是当时最大的“铺”,它所辖区域约为今天的东门路以南、中华路以东、万裕码头街以北、黄浦江以西的地区。1876年,“十六铺”被招商局买进,改称为“南栈码头”,后又因招商局扩展业务,对十六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从此成为上海最大的商业中心和交通运输枢纽。1909年,上海县实行地方自治,各铺即被取消名称亦随之消失。由于十六铺地处上海港最热闹的黄浦江边,国内客、货运航线集中于此,码头林立,客流量极大,来往旅客和上海居民口耳相传,仍将这里称作十六铺。1949年上海解放,“十六铺”收归国有,改称“中国人民驳船公司第三码头”,1952年才正式定名为“十六铺码头”,沿用至今。
 
      十六铺码头在上海近、现代腾飞的进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之角色。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里是人流、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交换的唯一节点。2001年,上海市开始酝酿“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计划”,十六铺面临改造的转机。2003年9月,原先承载着上海至崇明岛、舟山以及长江航线的十六铺客运码头,搬迁至吴淞客运中心。2004年12月2日凌晨1时,具有百年历史的十六铺码头在爆破声中完成了历史使命,而一个全新的十六铺在外滩江边的薄雾中渐渐显出轮廓。
 
      新十六铺东靠黄浦江,西侧毗邻豫园和古城公园老城厢历史风貌保护区,南侧距世博浦西园区约2千米。在十六铺630米的建筑带上,设计者将绝大部分建筑面积安排在地下,地面以上仅留3座体量小巧、线条简洁的小楼,项目绿化率高达52%。同时,在按千年一遇防汛标准建造的7.4米景观平台上,设计师构筑了一组蓝色的飘逸起伏的水纹形玻璃棚——“浦江之云”。蓝色象征了十六铺文化底蕴的深邃,水纹和新地标建筑的外形巧妙结合在新LOGO标志中,赋予十六铺独特的视觉识别特性。
 
      俗话说“先有十六铺,后有上海滩”,十六铺的兴衰是上海历史的缩影。新的十六铺需要缅怀,但更需要新的追求和开拓。现在新十六铺已成为魅力上海的新地标。
 
      更多照片见相册《外滩新面孔2》 (共27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外滩新面孔1
后一篇:精彩世博1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