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治不了H7N9

标签:
h7n9禽流感板蓝根非典感冒健康 |
分类: 健康视野 |
http://kxxsh.cn/upload/news/images/2013/4/2013421104734703.jpg
板蓝根治不了H7N9
板蓝根热销,拿板蓝根当水喝,就连动物园里的鸟类都吃上了板蓝根……最近,一场H7N9禽流感又把板蓝根推上了风口浪尖,对于这位抗击非典时就炙手可热的“老熟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不建议盲目服用。而且,中医专家告诉你,板蓝根不但不是“万能药”,随便吃还伤身呢!
特邀专家
魏会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板蓝根咋成了“万能药”
“清明时节雨纷纷,牧童拿出板蓝根。”“十年生死两茫茫,板蓝根,自难忘。”“但愿人长久,相伴板蓝根。”……
不论是10年前的SARS,还是10年后的H7N9禽流感,我们发现,只要出现疫情,板蓝根仿佛就像救火队员一样,总是能冲锋陷阵在第一线,先不说它是否能真正有效抗击各路病毒,从老百姓这儿来说,疫情当前,好像兜儿里不揣着几包,心里就不踏实似的。
你知道板蓝根这种看似普通的中药制剂,是怎么被神话成万能药的吗?
众所周知,板蓝根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而引发多次疫病流行的病毒也被认为是一种“毒”,于是,有些人就望文生义,认为,“清热解毒”药当然也能解病毒的“毒”了。
其实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还真不少,比如我们常见的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只不过板蓝根类制剂历史“悠久”,使用和购买都比较方便,流感当前,许多人基于恐惧心理,认为“有备无患”、“有胜于无”,板蓝根自然就成了他们感冒发热时“对症下药”的首选,纷纷抢购,市场上卖断货的状况将板蓝根烘托成了“万能神药”。
但是,中医学所说的“毒”,是“邪之甚者”,其实是指某一种过重的病邪,比如风、寒、暑、湿、燥、火被称为“六邪”,这些病邪过重时就被称为“寒毒”、“湿毒”、“火毒”等。而板蓝根所解的毒是“实热火毒”,这个“毒”,并不能与“病毒”划等号。
板蓝根到底是个啥
目前官方已经辟谣,表示并无证据证实板蓝根对于H7N9具有防治效果,但这个时不常就蹦出来的“神奇”药物究竟是个啥,你知道吗?
作为最常见的中药材之一,板蓝根的药用来源非常广,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出产,有多种植物的根部都可以作为板蓝根应用,主要分为北板蓝根和南板蓝根两种,北板蓝根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和草大青的根,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
实际上,这些植物是染料作物的一种,植株的叶为大青叶,根是板蓝根,从植株中提取干燥得到的粉末就是青黛,是我们常见的染料的一种。大青叶与青黛也都属于清热解毒类中药,可以说是一物多用。
板蓝根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体外实验研究发现,板蓝根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某些株型的流感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临床上用于多种外感风热或温热疫毒所致的疾病,如咽喉肿痛、大头瘟、丹毒、斑疹等,包括现代医学中的上呼吸道炎症、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病毒性肝炎等疾病。
尽管板蓝根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但同样有研究表明,板蓝根的抑菌抗病毒功效低于西药,当然板蓝根也不可能成为抵御所有流感的万能药物。
板蓝根真不能乱吃
我们先要明确一个对板蓝根认识上的误区:它并不是一个预防类的药物。所以我们平时经常听到的“最近容易感冒,先吃点儿板蓝根预防预防吧”这类话,其实是对板蓝根最大的误读。
中医讲究“有是证,用是药”,也就是说,要对“证”下药,而不是对“症”下药。症状很容易感觉到,但是,“证”的总结与辨识需要专业的培训,由于临床常见寒与热、虚与实夹杂等各种复杂情况,非专业人员是很难进行正确辨证的。
就拿最常见的嗓子疼来说,许多人一觉得嗓子疼,马上想到板蓝根。板蓝根主要针对的病证是“实热火毒”,它只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咽痛等热性疾病的治疗。实际情况却是,咽痛不见得辨证都属于“实热火毒”,由于季节的不同,感受外邪的不同,感冒又有挟暑、挟湿、挟燥等不同,这时候使用板蓝根只会暂时压制病邪,掩盖病情,或者由于患者正气虚弱,病邪深入,根据外感疾病的六经传变规律,进一步引发鼻炎、湿疹、荨麻疹、腹泻、便秘甚至肾功能损伤等。
所以,还是那句话,既然没这个金刚钻儿,咱就别揽瓷器活儿了,一旦出现发热等情况,最好还是前往医院就诊,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自己乱吃,实在太危险。
特别提醒
这些误区不能碰
误区1:给禽类服用板蓝根预防禽流感
“又不让吃鸡……又是板蓝根…为什么不给鸡吃板蓝根!”没想到听起来像笑话一般的网友吐槽,在现实中有了真实的版本。
近日,浙江一名土鸡养殖户真的给自己养的1800只鸡喂了板蓝根,企图预防H7N9禽流感。该消息一出,就有苏州网友转发并称苏州动物园早就给鸟吃过板蓝根了!
专家点评
就连人都不能依靠板蓝根来预防禽流感,更别提鸟类了。其实这种给动物吃板蓝根的做法,说到底还是人们一厢情愿的自我安慰而已,根本无法预防,太不靠谱儿了!
误区2:为了见效快跟其它药物混着吃
“感冒实在是太难受了,恨不得吃了药就能赶快好!”张力说,每次感冒的时候,为了加速痊愈时间,都会把板蓝根和感冒冲剂混在一起服用,“反正都是颗粒状的中药,治的也都是感冒,一块儿吃下去能好得快点儿吧!”
专家点评
大家都知道,感冒清热颗粒与板蓝根颗粒这两种药物一种治疗风寒感冒,另一种是针对风热感冒的。有人认为两种同用就能治寒又能治热了,也有人说,一种抗病毒,一种治感冒,病会好得快。
其实这种“混搭”服用药物的方式也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分清病人属于哪种证型,再选择用药。尽管一些病人会出现寒象与热象同时存在的情况,这大多是由于病人本来有内热,又感受风寒,或者受寒后入里化热造成的。这种特殊情况下,寒性的板蓝根加热性的感冒清热颗粒这种简单的治疗思路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如何配伍使用药物,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应该请专业中医师进行辨证处方。
误区3:板蓝根人人都能吃
近日,微博里一张“板蓝根泡面图”又着实火了一把。尽管不少网友对这种匪夷所思的吃法表示怀疑,不过也有很多人表示,反正板蓝根几乎人人都能吃,这也算开创了一种新吃法了,“这种泡面汤,清热又败火!”。
专家点评
虽然说很多人都吃过板蓝根,但这药还真不是人人都能吃的。由于板蓝根属于寒凉性药物,所以,不管是什么疾病,只有出现温热、热毒等实热“证候”时,才能使用。而体质虚寒、平日怕冷、脾胃不和、容易腹泻的人都不适宜服用,否则会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痛、腹泻等症状。
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如果过多服用苦寒的板蓝根,会致胃气受损。因此,不可使用成人剂量,更不要长期大剂量服用。此外,老人、孕妇以及有过敏史的人也不能随意服用板蓝根。
误区4:板蓝根“无公害”可以长期吃
小敏在外地上大学,每次跟父母通电话,他们都会特别嘱咐爱感冒的小敏“平时多喝点儿板蓝根,这种药多喝没问题。”小敏也很听话,时不常的就拿出一袋冲剂泡水喝。
专家点评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板蓝根也一样,健康人是绝对不能喝的。
中药的治疗原则是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只有达到平衡,人体才是健康的状态。
中医学认为药物大都有一定的偏性,而这种药物的偏性正好可以用来纠正疾病的偏颇。在古代,这种药物的偏性被视为“毒性”,正因为这“毒性”,对药物用量也有限制,目的就是防止药物过量损伤正气。
本是阴阳调和的健康人,却服用味苦
性寒药性质很偏的板蓝根,岂不是人为地扰乱机体的平衡?可想而知,长期服用有害无益。有研究报道,板蓝根制剂应用不当导致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过敏反应等时有发生,大家应该引以为戒。
误区5:中药代茶饮可以随便喝
近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开出两种预防H7N9禽流感的中药代茶饮处方,建议高危人群必要时服用。
中药代茶饮处方1:芦根10克、连翘3克。功能:清热解毒。适应人群:3岁至12岁儿童。泡服方法:每日1剂,开水浸泡,小量频饮。
中药代茶饮处方2:白茅根5克、藿香3克、菊花3克、北沙参5克。功能:清热化湿、养阴生津。适应人群:成人。泡服方法:每日1剂,开水浸泡,小量频饮。(高龄体弱,慢性病气虚人群可加用玉屏风散。)
专家点评
尽管这是专业医师开具的药方,也不应盲目跟风服用。这种代茶饮对于体内有火、容易口干舌燥的人来说,喝起来会比较舒服,但对于健康人来说,基本不会起到想象中的预防作用。
另外,还要提醒大家,老人和儿童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慢性病患者及妇女经期、孕妇、产后慎用。(这些药并无致畸、致突变、致流产、致癌等毒副作用,对“证”的孕妇可以饮用。)
中药处方不宜长期服用,儿童不要超过3天,成年人不要超过一周,如果服用的过程中身体感到任何不适,一定要马上停止服用,并向医生进行咨询。
前一篇:卖房被骗 损失谁担
后一篇:花哨瓷碗 悠着点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