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节,给老师送礼吗?

(2012-09-04 10:41:13)
标签:

教师节

送礼

风气

孩子

杂谈

 

教师节快到了,送上一束鲜花、一句问候,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尊敬之情,本无可厚非。
但如今的教师节已经演变成“谢师节”,家长们“礼遇”老师也成了常态。有人觉得送礼是为了求照顾,防歧视;而有人觉得送礼是变相贿赂。这个节日,送不送礼,你,想好了吗?
媒体:北京《科学新生活周刊》   本刊记者 杨艳燕
正方:送!
咱孩子在人手上,伤不起呀!
嘻嘻宝的妈 女,28岁,公司职员
不送能行吗?我觉得孩子小就得送!尤其是上幼儿园的,你说一个班就那几个老师,吃个水果都有大小呢。有一回,我去孩子的幼儿园看了一下,正在吃饭,有的宝宝老师就照顾的很好,菜吃不完还给喂,或者帮宝宝把饭菜和到一起吃。可有一个小女孩就只吃白饭,菜没吃,老师才不管呢,当没看见。就这一点儿,咱也受不了啊,要是自己的宝宝在幼儿园里3顿饭只吃白饭,那还长什么身体啊,大人天天这样都不行,别说是孩子了。再说吃饭都这样对待,那其它方面呢?咱孩子在人手上,伤不起呀!
我们家宝刚开始去幼儿园的时候老生病,后来发现男孩好动,竟然玩得出一身大汗,但是每次带去的衣服都没有换过。我给老师连续送了两次,并跟老师提出了这个情况。后来,孩子回来时的衣服就有了变化!
别人都送,你敢不送?
月月927 女,36岁,个体经营
我从闺女上幼儿园就开始给老师送礼,如今,女儿在某知名学校小学读二年级了。我还记得今年“三八节”,正犹豫送老师什么好呢,女儿就直接打电话来了,问我怎么没给老师送礼,还说中午很多同学家长都去送礼,还一个劲儿地埋怨说别人都送了,还感叹哪个同学的爸爸妈妈送的礼物多漂亮……我顿时感叹“鸭梨大”啊!!
这不,又要教师节了,又得提前加紧准备着。对于准备礼物,我这几年送下来,十分有心得:给老师送礼要送得贴心——首先要和别人不一样,要给老师留下印象;其次还要实用,最好送的正是老师需要的,那就以一当十了。不然老师记不住,就白费了。
送的时候也要有技巧。对于不轻易收礼物的老师,你怎么办?放信封里啊!让孩子准备个自己DIY的贺卡或者感谢信啥的,越原生态越好,老师看着才感动。然后把要送的卡啊什么的夹信里,就搞定了。绝对的“一箭双雕”!
礼轻情意重,挺好!
清风揽月 女,35岁,人力资源主管
对于给老师送小礼物,我个人认为是学生应该做的,但却不赞同送重礼。
还记得我们上学那个年代,临近教师节,我们几个班委私下开了个会,决定做几张贺卡送给任课老师当礼物。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在封面上简单画点画,然后其它3页让每个同学写句心里话。还记得有个调皮的男生写给语文老师的话是:老师,抽烟有害身体健康,戒了吧!
我女儿瑶瑶今年上三年级了,开学时换了新的老师,往年教师节,我会给瑶瑶准备鲜花送给老师,今年应瑶瑶的要求,用瑶瑶的零用钱买了5个笔记簿,分别送给以前的两位老师和现任的三位老师。
我觉得,在礼物的选择上应该在10块钱以内,比如鲜花、笔、本子之类,最好是用孩子自己的零用钱,让孩子从小养成尊师的好习惯。
七嘴八舌
某初中生:谁都知道老师也是人,多送礼,多讨好老师,对自己总是好处多。
桓萩:风气这样了,送了人家不见得记得你,但没送,人家一定记得!
Loveyi:老师们对孩子很好,而且工作很认真,很负责,也很辛苦。每天看着孩子都是快快乐乐的,心里很踏实。所以每年教师节都会送老师小礼物,很心甘情愿。
戎国强:“教育”这个商品的特殊性,在于其“消费者”很难判定、评价其“质量”,所以,一些家长心里不情愿送也要违心地送,至少买个心安。
乐舞琴弦:教师节送礼,本来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送,一个愿收。礼多人不怪嘛,上课时老师能多提醒督促不是更好?
淘气鹿鹿:中国是个讲“礼”的国家,徒弟谢师要送礼,亲戚往来要送礼,连朋友之间正常的交往,也需要“礼尚往来”。教师节送点礼,表表心意,没什么大不了,所以也不必谈“礼”色变。
聪聪妈:我送了,送的手机费,看到老师经常要和家长联系,前几天给我打电话就讲了好久,我想可能老师的手机费一个月也要不少,所以给老师交了300块手机费,然后发短信告诉了老师,以后可能还麻烦老师和家长经常多保持联系。
 
反方:不送!
收与不收都是一种负担。
翟老师 女,42岁,小学教师
其实,“送还是不送”令家长们烦恼,“收还是不收”同样也让身为老师的我们背上了不小的负担。
我在某小学工作了16年,逢年过节都会有家长送礼,过去是送挂历、水果等,现在常常是请客吃饭,送美容券、购物卡等,而且事后家长都有一定的“请求”。我非常不希望家长这样做。因为,作为教师,会照顾、关心每一个学生,请客送礼不仅浪费家长的金钱,也使老师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其实我们心里清楚,虽然家长送的时候都说是表示对老师的感谢,但背后都是希望得到老师的格外关照。更可悲的是,可能在家长送你礼物的时候,他们的心里积满了对你的怨恨和不屑。
为了退还去年收到的约8000元的卡券,同时不让家长觉得丢面子,我自己花钱给每位学生买本古汉语字典,把卡券放进信封夹在字典里让学生带回去,一轮家访下来,自己反而“赔了钱”。
说实在的,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还是纯粹一点好。即便家长不当着孩子面送礼,但现在的小孩都很懂。从小就让他们见识这些,终归没好处。
看不懂中国的人情世故。
江森海 男,英国人,创可贴吧老板
因为在北京开店,2003年时,我给自己的大女儿在北京找了一家私立的幼儿园。刚开始的时候,我总是发现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后闷闷不乐。询问原因后才知道,幼儿园的老师似乎不喜欢她,也不愿意多和她说话,女儿觉得在园里很孤独。我也开始为这件事烦恼起来。
后来,有一次坐出租车,和的哥闲话家常,就聊到了女儿在幼儿园的处境。那位的哥当即为我指点迷津:“要想老师对孩子好,得给老师送礼啊!”身为一个英国人,我十分诧异。而的哥说:“这就是中国的人情世故”。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从超市买了大概几百块的礼品,送给了女儿的老师。效果果然立竿见影,女儿再从幼儿园回来的时候都是笑脸盈盈,说老师对她很照顾。听到这里,我也似乎该感到欣慰,但心里却有说不出的一种反感和厌恶。经过再三考虑,我还是替女儿另找了一家幼儿园,没再送过礼,孩子也没再受冷落。
对老师“有礼”,也没受照顾。
周女士 女,38岁,美容院老板
我在北京开了一家美容院,去年把儿子从老家接到了自己身边,托人进了美容院附近的小学上学。
孩子毕竟是从小城市来的,我怕他学习跟不上,在学校不适应,就给来我店里美容的孩子的任课老师打折,还送了化妆品,另外,还给儿子的班主任送过500元的购物卡。但就在今年3月的时候,儿子突然告诉我,他不想再去上学了。我仔细一问才知道,孩子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班主任常当众责罚他。这使得班里的同学都不愿意接近他,不和他做朋友。
我费尽心思地讨好老师,本以为对老师“有礼”,孩子就会受照顾,可没想到却是这样的结果,太不划算了。
后来,我给孩子找了家教,成绩也明显有了提高,这么算来,钱还是花在请家教上有效果。
七嘴八舌
夜色如水:没送,一送就收不住了,年年都得送。
一枚玫:从爸爸妈妈的交谈中得知他们瞒着我请几个老师吃过饭还送过礼,我心里很不舒服,在同学面前总觉得跟做了贼似的。
sqcaiyh:送会送成习惯,十次有一次不送那老师就会对你有意见,如果一开始就不送,老师也没什么可说的。现在孩子上学的花费是很多的,再送老师?还要不要活了?
coco7373:作为老师,我亲眼目睹更多的老师,他们对学生无微不至和一视同仁,而他们辛勤劳作,课后牺牲个人休息的时间辅导学困生,不厌其烦地教育孩子,和家长打电话沟通,他们努力不落下一个孩子,所做的,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全班平均分、优秀率的提高,为了升学率,与送礼和不送礼真没有多大的关联!
屋檐上的小草:如果真正有责任心的老师,你送与不送都一样,他会认真对待每一个孩子,如果一个没有责任心的老师,你送与不送也一样……
东莞—豫:如果靠家长给教师送礼,来让老师给孩子关照,这就助长了社会的不正之风,让孩子从小就形成攀比、嫉妒、虚荣之心。
民众声音:若你的孩子优秀送不送礼都优秀,不优秀的话送什么也没用。教育不是某一个人的事……在自己孩子身上多下下功夫,调动起他(她)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比什么都强。
Hao:社会风气就让一些家长给带坏了,你不送、我不送、他不送,这样大家不都抵制了吗?
 
专家观点
特邀专家 夏学銮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别让教师节变味
对于教师节送礼之风盛行的现象,我认为是将育人工程庸俗化了,不应该鼓励这样的做法。教师节送礼本应该是表达敬意,现在却弄得变味了。
如今的社会充斥着金钱物欲与世俗主义,送购物卡贵重礼品等,已经超出了普通的尊师重教意义。家长给老师送礼,甚至让孩子给老师送礼,对孩子是一种毒害,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对于教育而言,孩子或者家长给老师送份“心意”,主要目的应是引导孩子学会感恩,尊重他人,如果那份“心意”里充满了太多的功利与物欲,恐怕这个引导教育的效果会适得其反。
教师节的礼物应该是不以社会交换为目的的,所以,送鲜花或者自己DIY的一些小礼物给老师很合适,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表达,又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面对不良现象,教育部门应建立完善相关管理约束机制;老师们应恪守职业道德,自觉抵御诱惑;家长们也需要摆正心态,切勿随波逐流。让教育真正“去功利化,强调公益性”,让不良风气不再继续蔓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