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用户1881062327
用户1881062327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847
  • 关注人气:2,1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洗碗引发离婚?——80后高离婚率冷思考:鸡毛蒜皮打败婚姻

(2012-08-10 09:07:16)
标签:

80后离婚

琐事婚姻

婚姻一地鸡毛

杂谈

分类: 特别关注

http://www.kxxsh.cn/upload/news/images/2012/8/201285194846693.jpg

我国离婚率持续走高,80后成离婚大户——
洗碗引发离婚?
 
她因为丈夫沉迷网络而选择离婚;
他因为家务活分配不均和妻子分道扬镳;
她埋怨丈夫睡觉时鼾声如雷;
他责怪妻子早上霸占厕所时间过长;
……
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都是80后离婚的理由,民政部数据显示,22—35岁的人群成了离婚的主力军。
 
年离婚对数已突破200万
我国离婚率逐年递增
据中国民政部统计,1980年中国离婚对数为34.1万对,1990年为80万对,2000年为121万对,2003年为133.1万对,2005年为161.3万对,2009年为171.3万对,2010年为196.1万对,2011年达到211.1万对,首次突破200万。从绝对离婚对数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离婚人数增加趋势迅速。
而科学新生活记者从民政部发布的2012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数据中了解到,仅2012年1季度,全国离婚登记有53.6万对,相比2011年同期又增长了15.3%。
 
22—35岁的人群是离婚主力军 
80后婚姻之路更加曲折
据2011年的离婚数据统计计算,我国平均每天有5000多对夫妻离婚,北京一些大城市的离婚率已超过1/3。我们这个曾经号称“世界婚姻最稳定的国家”,正经受着“中国式离婚”的强烈冲击。从年龄结构看,22—35岁的人群是离婚主力军。
而根据全国妇联公布的《中国和谐家庭建设状况问卷调查报告》统计数据显示,80后离婚率高达20-30%。其中,非原则性问题离婚者人数众多,有因为丈夫沉迷网络分手的,有因为家务活分配不均分手的……80后强烈的个性,价值取向的多元,家长的过度宠爱等原因使得他们的婚姻之路更加曲折……
 
打鼾导致离婚,上厕所引发纠纷……
隐形杀手冲击“完美爱情” 
在专家统计的“80后离婚理由”中,“丈夫打鼾”和“早上起来霸占厕所时间过长”,都成为了离婚的理由,80后对婚姻的看法轻率与随意,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他们一般相识的时间较短,在没有对彼此有足够的认识之前就可以步入结婚殿堂。但在激情消退后,现实问题就会立刻涌现。
采访中,卢明生律师告诉记者,时代进步对年轻人思想产生了剧烈的冲击。
首先,对多数80后而言,男女都有半边天,谁也不再离不开谁。很多80后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比较娇惯。他们在家庭生活中自理能力也较差,遇事不懂退让,而且他们对婚姻的期待很高,然而在进入婚姻之后,很多人却发现现实和自己想象中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夫妻双方极易发生摩擦与冲撞。又因为双方都不懂得退让,所以很难化解矛盾,最终只能选择分开。
其次,快节奏生活下夫妻交流匮乏,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这是造成离婚最大的“隐形杀手”。还有些人不以出轨为耻,反而作为成功的标志来炫耀,这让原本脆弱的婚姻更加摇摇欲坠。
再次, 80后一代人以自我为中心,与老年人的摩擦频发。婆媳矛盾是许多女性提出离婚的重要因素,但“挑战亲情”的惟一后果只能是失败。而男性在婆媳关系的处理上也不成熟,很容易引起问题。
最后,随着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大,许多80后夫妻会因为某种物质需求而凑合在一起。例如共同买房还贷款……这种缺乏感情基础的婚姻本身就是空中楼阁,极易破裂。一旦遇到外界的诱惑,或者经济情况得到改善,又或者发现两人性格不合,婚姻就会立刻破裂。
 
80后离婚启示录:鸡毛蒜皮打败的婚姻
“我和她就是栽在了一些细微的问题上……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到后来,两人之间的问题越来越多,根本无法调和……”
离婚前的那段日子,孟凡苦于跟妻子的沟通,“我们俩只要在一起就会硝烟弥漫,话不投机就吵架,我宁愿在外面多晃荡一会儿,也不愿意回家面对她。”
 
“相处两个月,我们就领了证”
大学毕业后,孟凡选择留在北京工作。他和同学在丰台区菜户营桥附近合租了一套两居室,自己住一间,同学和女友住一间。
 
2009年秋的一个周末,同学的女友打来电话说晚上要带一单身女同事回来吃饭,还特意转告孟凡让他一定要抓住机会……孟凡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冲同学“坏坏”一笑说“小菜一碟”……
 
的确,那天晚上,孟凡和女孩都给彼此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女孩言谈大方,举止得体,显得很开朗。
 
“或许是因为太寂寞,我们很快就走到了一起。在相处一个月后,女孩搬进了我的住处。”而房子的租约在半年后到期,两人一合计,租房太麻烦,不如结婚算了。一起买个房子,还可以一起还贷款。
 
在交往两个月后,孟凡带女朋友去领了结婚证。
 
“现在想想,结婚前我确实被激情冲昏了头。”29岁的孟凡回忆起以前的事情,觉得很荒唐。“当初父母就不太同意我那么快领证,是我自作主张,觉得她就是我一生的爱人。没想到,好日子过了不到两年,生活变成了一团糟。”
 
结婚前,两人也因为一些事情吵过架,但热恋期的人总是容易彼此原谅。之后,孟凡和女友热热闹闹地结了婚,过起了日子。
 
“花一毛钱都要向她报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生活中,我是大大咧咧的,挣多挣少该花的还是得花,不败家就行了。而且我自己花钱挺有计划的,也没浪费。”
 
但是处处要记账的妻子让孟凡很难适应,“她特别计较。当时,买房子我们一起交的首付,电器都是我爸妈花钱买的,但她总是念叨,说按他们那儿的风俗我们买的电器少了这个缺了那个……”
 
吵闹增多后,外出旅游、餐饮娱乐等共同开销、甚至是房贷,也成了两人相互指责的理由。
 
“结婚的第二年回老家过春节,当时我身上装着2000块现金,回家后,给爸妈买了一些补养品,顺便给了老妈1000块钱,身上就没剩多少了。正月初三,家里大聚会,热闹的当口,我发现没烟了,就开口跟她要钱去买烟。她看都没看我说,你自己不是装着很多钱呢吗,随后就追问我钱都花在了哪儿……当着父母和很多亲朋好友的面,我又不好发作,而她却欲罢不能地唠叨起来,弄得父母和周围的亲戚特别尴尬。”那次孟凡很生气,聚会之后两个人大吵了一架。
 
“而在平时生活中,花一毛钱她都要记下来,我的钱花在哪了也得跟她报告。每次我不耐烦的时候,她总会说,‘我又不让你记,我自己记,累不着你!’”
 
正是妻子的这种生活方式让孟凡觉得特别累,心累……
 
“家务活谁来做,这是个问题”
“按说有记账习惯的人,一般都会比较节俭,但是家务活对她来说仿佛是致命天敌。有时候内衣都要送去干洗,对于这件事,我一直想不明白……”家务活谁来做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孟凡和妻子。
 
“我不想做家务!”“你以为我想吗?”“那你清理卫生间,我扫地,OK?”“凭什么啊?”……
 
买菜、做饭、洗碗、洗衣、扫地……每天在家里,孟凡和妻子都会为这些琐碎而繁多的小家务争论不休。
 
“她的工作是属于相对清闲的办公室文员,每天朝九晚五,下班回家之后,做不做饭完全得看她的心情,她经常是在家里什么都不干,窝在沙发里看一些宫斗剧、偶像剧,不管不顾。而我也是一个从小没怎么做过家务的人,我们的争吵越来越多。”
 
虽然两人都觉得小事吵过也就算了,不会影响到两人之间的感情。可惜时间长了,这样的生活让孟凡觉得很疲惫。
 
“她很孝顺,但只限于她父母”
和很多家庭都一样,孟凡家的婆媳关系也很紧张。
 
“妻子总觉得我母亲的思维有些偏执,私下会表露一些不满,和我诉苦。但老人年纪大了,年轻人让一让也是应该的,长辈说什么也都是为我们好。”孟凡觉得妻子不应该总是没有任何理由地指责老人家。孟凡说自己对妻子的爸妈非常尊重,每次回她们家都会买很多东西。可在妻子看来那都是理所当然的。
 
“那么她为何就不能理解一下我母亲呢?”孟凡不理解。
 
“记得去年春天,我有几天休假,就让我妈从老家来北京住一阵子,顺便带她逛逛京城。一开始,妻子就不太愿意,我好说歹说总算说服了她。我妈来的第二天,我们就早早起床,打算出去转转。由于妻子要上班,让她多睡会儿,就没叫她起来吃饭。”
 
结果那天晚上,妻子下班回来之后,满脸的不高兴。晚饭时,她面无表情地指责道:“你们早上吃饭也不说叫我,还把不把我当成你们家人了!你妈来了,眼里就没我了是吧……”
 
孟凡说母亲当时就呆住了,虽然没说什么,可私下里还是忍不住哭了出来。而气得够呛的孟凡当时就想到了离婚,妻子的指责仿佛瞬间耗尽了他所有的耐心。
 
“现在回忆起来,我真是感觉又好气又好笑。她常常没事儿就开始挑毛病:说我妈不懂得尊重她的隐私,总是门都不敲就直接进我们的屋子;说我妈太抠门了,总是嫌我们乱花钱,不知道节省;说我妈做的饭不合胃口,油腻腻的既浪费又不健康;说我妈所管的一切都是在干涉我们的‘私生活’;说我老站在我妈一边……就因为我总说一句‘你能不能别和老人斤斤计较’。”
 
本来工作一天就很累的孟凡,回去还得哄妻子,劝母亲,他感到有些崩溃。
 
“结婚之前,我一直觉得她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姑娘,后来我才渐渐地发现,她确实挺孝顺的,但那只限于她的父母……”说这话的时候,孟凡的神情里闪过一丝哀怨。
 
“感情越来越淡薄,我出轨了”
“我们的脾气变得越来越糟。她不是抱怨我回家太晚,就是数落我很少陪她过周末,要不就是嫌我睡觉打呼噜。而我渐渐地开始不想见到她,看到她的脸,我觉得很虚假。我发现自己从来都不曾了解这个每天在眼前出现的女人。我有时候会问自己,这真的是要和我共度一生的那个人吗?”
 
孟凡脸上露出了委屈与无奈,话音里透着疲惫与酸楚。“我感觉自己活得特累,特无助。”我痛在自己有妻子,但从来没有心有灵犀过……
 
孟凡尝试过几次“一夜情”,不过他说,“次数不多,因为我觉得不太安全,挺脏的,而且放纵过后反而是更深的落寞。”
 
2012年3月21日,孟凡永远忘不了那一天,他和妻子维持了两年多的婚姻宣告了解体,他和妻子都很平静。而这不由得让孟凡想起了从前,2009年9月两个人领结婚证时,孟凡和妻子还都是26岁的青春少年。
 
“有时候,我自己会觉得很恍惚,如果退后两年,我从来都没想过,自己会经历离婚这样的事情……”
 
“没有了你,我一样可以过”
孟凡和妻子离婚后,卖掉了夫妻双方共同拥有的那套房产和所有电器,两人平分了钱。孟凡现在自己在单位附近租了套房子,独居。
 
失落过后,孟凡又交了一个女朋友,双方没有正式同居,各有各的住处。每个星期会有两三天,在某一方的住处过夜。
 
“这种生活很好。我们能彼此满足对方的性需求,也能彼此照顾,还不用负太大的责任。” 孟凡点燃了一支烟,说:“还是自己一个人住好,不用迁就任何人。”
 
时间过得很快,孟凡离婚已经3月有余,“没有你,我也可以过日子”的真理在这个80后小伙子身上得到了最真实的体验。
 
孟凡说自己目前的生活十分惬意,下班后,可以随心所欲地看书、听音乐、吃零食,还可以购买一些小资的东西,而那段让他痛苦了很久的婚姻正在从他的世界里慢慢远去。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名字为化名)

http://www.kxxsh.cn/upload/news/images/2012/8/20128519492850.jpg

 
特邀专家陈一筠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
特邀专家卢明生
中国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律协婚姻家庭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特邀专家兰菁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婚姻家庭研究与治疗中心负责人
新闻观察:
 
陈一筠:彼此包容的夫妻关系最牢固
 
男女双方在婚前一定要睁大眼睛。首先要看双方是否“门当户对”,它不是指门第、金钱,而是文化层次,相似的受教育程度是婚后交流的基础。
 
陈一筠对科学新生活记者说,“30多年前,传统的婚姻模式是‘经济合作社’和‘生育共同体’,加上传统的观念和大杂院式的群众监督,外在纽带对婚姻的稳固起着巨大作用。那时候,结婚是一生的大事,从来没想过结了再说,不行到时再离婚的问题。”
 
“而如今,男人有小金库,女人有私房钱,谁也不再离不开谁,维系婚姻的纽带也变得脆弱了。更重要的是人们的爱情观变了,现在商品经济的价值观念渗入婚姻家庭,人们不再追求天长地久。一个人一旦有了婚外情,没有人再去追究,而是变成了一个隐私问题。”
 
陈一筠认为,现代婚姻更多的是靠情感、文化和性等内在纽带来维系,这样的婚姻关系被称为“心理—文化共同体”。与传统模式相比,它文明了,进步了,但也变得异常脆弱。婚姻需要相互扶持、理解和宽容,这样的夫妻关系才最牢固。
 
兰菁:幸福的婚姻需要“经营”
 
一向崇尚“家和万事兴”的华夏儿女,为何却抵挡不住“离婚时代”的到来呢?兰菁表示,幸福的婚姻需要双方的共同“经营”。
 
首先,80后在进入婚姻时都应抱着有承诺的态度。两个人只有有“共同走完一生”的共识,才能给自己的婚姻一个最基础的保障,两个人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才会去积极解决,而非逃避。
 
其次,男女双方因为来自不同的生活背景,所以肯定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结婚后要能接受一个有“毛病”的爱人,明白夫妻是平等的主体,而不是单凭自己的想象,对爱人进行强求或改造。
 
其次,夫妻之间出现矛盾时,要增加双方之间的沟通,共同去面对现实,克服生活中的种种难关。
 
当一个人选择了婚姻,对爱人和家人都要负责任。随随便便地分手不是真的潇洒和解脱。如果一有问题就简单地提出离婚,将来即使再次走入婚姻,也仍不具备处理家庭问题和婚姻危机的能力。
 
兰菁对科学新生活记者说,“幸福的婚姻不是没有问题的婚姻,而是善于经营和解决问题的婚姻。”
 
记者手记:
 
谁家的锅底不是黑的?
 
曾问过父母,是什么让他们吵吵闹闹中就这样过一辈子,母亲只是无所谓地说一句:别在婚姻中老盯着别人家的锅盖看,应该知道,家家的锅底都是黑的。
 
很多80后进入婚姻之后,发现生活比结婚前“艰难”了很多:他们更多面临的是繁多的家务,餐桌上多出来的碗、洗衣机里的衣服,将来有了孩子,还有一堆尿布……
 
他们会不禁怀念从前,单身的时候有多么幸福,多么轻松,多么不负责任……
 
于是,生活的很多琐事成了夫妻双方争吵的起因,“离婚”便是成了一个时常被提到的话题。
 
因此很多80后,不是离婚了就是在去离婚的路上。他们都信奉:“没有你,我照样可以过得很好。” 也有人常说:“这年头,分手是潮流,离婚是时尚。谁怕谁?”
 
80后或许在用离婚的代价成长,但总有一天,80后会明白婚姻的真谛,会更加珍惜彼此。
 
科学新生活记者陈业雷
 
 
更多精彩:http://www.kxxsh.cn
科学新生活电子杂志:http://kxxsh.dooland.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