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丹   北京住的房子是租的,一个人不敢出门

(2012-07-03 09:44:32)
标签:

朱丹

我爱记歌词

每日文娱播报

周立波

浙江卫视

娱乐

分类: 星光无限
不知不觉,朱丹已辞职北上一月有余。在浙江生活了30年的她来到京城发展,衣食住行可还习惯?说惯了吴侬软语的她在北京观众面前播报颇具京腔京韵的《每日文娱播报》能否HOLD得住?在新书《放慢?快乐》发表之时,朱丹向本刊讲起了自己“北漂”一个多月来生活、工作中的各种秘事。
 
媒体:《科学新生活周刊》  记者:黄思维   供图:陈琪工作室
朱丹 <wbr> <wbr> <wbr>北京住的房子是租的,一个人不敢出门

 
 
 
工作揭秘
朱丹进京后亮相的第一档新节目就是咱北京百姓熟知的《每日文娱播报》。这档节目的语言风格很有北京味儿,身为南方人的朱丹是否说得顺溜?习惯于主持综艺节目的她给这档节目带来了哪些新风格?她加入后,跟其他主持人能否相处融洽呢?
 
“‘春妮儿’‘上赶着’难死我了” 
“王志文儿、王志文儿……”那天直播前,朱丹一边化妆一边反复练习。
听到朱丹的发音,助理赶紧上来纠正:“是‘王志文’!不是‘王志文儿’,不用儿化!”
朱丹一脸惊诧:“我说‘春妮’,你说应该念‘春妮儿’,这会儿王志文怎么又不用儿化了呢?”
接下《每日文娱播报》后,朱丹每天都沉浸在憧憬新工作的喜悦和兴奋中。可第一次做完节目,朱丹却感觉像在大冬天被泼了一盆冷水,心里凉凉的。这种感觉很大程度源于她的吐字发音,“我专业本身不好,这几年在南方做节目也很少说儿化音,那天报‘春妮儿’的新闻,我说的都是‘春妮’‘春妮’,我助理是北京人,纠正我说应该念‘春妮儿’。后来我说‘王志文儿’,结果她又告诉我‘王志文’不用儿化,我真的很懵。再加上我语速特别快,北京观众听了后接受不了,希望我能一个字一个字特别清楚地发。所以第一次直播完后,我真的觉得蛮失落,蛮‘亚历山大’。”
比儿化音更让朱丹头痛的是北京方言——《每日文娱播报》的很多编导都是北京人,他们会在稿子里用一些北京方言,这对朱丹来说,不光是不会读了,连词意都搞不明白,“那天稿子里有个‘上赶着’,我花了半小时才把这个词的意思和发音搞明白。还有些词儿,像‘肝儿颤’‘蔫儿坏’什么的,又是北京话,又有儿化音那就更难了。”
还好朱丹的助理是北京人,每次对稿子的时候,助理就在一旁帮她纠正发音,告诉她哪儿该儿化,哪个词儿发音不准。为了迅速提升,朱丹已经让经纪人帮她去寻找辅导老师了。
一个多月的节目做下来,朱丹打了好几回磕巴,在微博上道了好几回歉,更为此流了不少眼泪,但一些小事却提醒她,自己正在慢慢进步,“上周三上节目前我还说我很紧张,我身边一个管服装的工作人员安慰我说,不要紧张,你比第一个星期好太多了!他本意是想让我放松,但言语之外透露的信息说明我还是有进步的。我第一个星期确实表现不太好,但我会慢慢改正,我相信我的适应能力和努力。”
 
“不用提词器,全靠脑子记” 
虽然主持经验长达十年,但第一次走进《每日文娱播报》的直播间,朱丹还是傻眼了,“以前我主持的都是综艺节目,经常从舞台这边跑到舞台那边、从台阶下面跑到台阶上面,因为有足够多的镜头帮我调度。但那天到《每日文娱播报》的直播间一看,我说坏了,根本没有镜头可以给我调度,我只能直直地对着那一个镜头说话。”
这样的镜头要求主持风格相当中规中矩,但问题是,朱丹不是那种中规中矩的主持人,“我当时就想,节目组让我来,肯定是希望我能发挥特长,如果我延续以往主持人那种中规中矩的主持方式,那便失去了让我来的意义,所以我必须在夹缝中展现个性。”
为此,朱丹想了很多办法,其中之一就是大胆撤了提词器——《每日文娱播报》是档直播节目,为了保证直播安全,主持人会照着提词器说话,可当一部分眼神集中在提词器上后就会有些茫然,很难跟镜头做交流。但朱丹喜欢跟镜头做眼神交流,她觉得这样才能跟观众做交流,所以第一次上节目,她就提出把提词器撤了。“我速记很快,又喜欢说,所以还OK。偶尔还是会打磕巴了,只要不影响节目整体效果就好了。”
 
“能加话就加话,不能加话就加表情”
朱丹以前主持的大都是综艺节目,十年的积累培养了她较强的临场发挥能力。可到了《每日文娱播报》这儿,这临场发挥的功夫却没了发挥余地,“这样的资讯直播节目,留给主持人中间插话的时间非常短,一秒钟都不能多。如果非要改词,台本上那句话是100个字,主持人也必须说100个字。节目是晚上6点45直播,我拿到稿子时差不多6点了,还得补妆,看稿子的时间非常短,再想新词儿就更没时间了。”
尽管如此,朱丹还是会想尽办法见缝插针地对一些娱乐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像前几天有新闻说,张柏芝和谢霆锋可能又要复合了,我就在结尾处快速加了一句:这条消息是真是假,要你们自己来判断。这话稿子里没有,我就想表达下我的看法。”
实在没时间插话,她就用一些眼神或动作来表达情绪:“想祝福的时候,我就双手作揖;如果觉得这条新闻很压抑,我就用眼神表达下我内心的无奈……这算是我所追求的播娱乐新闻的态度吧!”
 
“为避免矛盾, 
私下我不会跟其他主持人过多接触”
作为全国知名的主持人,到《每日文娱播报》后,朱丹跟其他主持人的关系处得融洽吗?采访时,谈及这个敏感问题,性格爽朗的朱丹没有回避。
朱丹告诉本刊记者,加盟《每日文娱播报》前,她就考虑过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为避免矛盾,不给其他主持人造成影响,她事先就跟节目组同仁表明了态度:
“第一次跟节目组正式开会那天,我就表了态,我说:我没跟北京台签约,只是跟节目签了约,我是台外面的人,完全没想过要抢其他主持人的饭碗,也从未想过要给其他主持人造成压力或影响。当然,我知道我的到来一定会缩短其他主持人的主持时长,所以关于主持时间的安排问题,我会跟大家一起商量协调。”
“我还跟节目负责人表示,为了避免矛盾,生活中我不会跟其他主持人过多接触。我在浙江卫视也是这样的,因为我觉得私下越靠近,要面对的风言风语会越多,保持点距离,反而会减少不必要的摩擦。我也让节目负责人帮我把想法转达给了其他主持人。”
“我还跟他们说了,我会尊重栏目所有工作人员的劳动。大家对我有任何意见、建议都可以跟我讲,我会尽力配合、改进。”
或许是一开始就说得比较清晰,一个多月下来,朱丹跟其他主持人相处得都还不错,“他们人都特别好,我们私底下碰到了也会聊天、交流工作。我是外来人,对节目会有不同的看法,他们听了后觉得有用的也会吸收、做出改变,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当然,我来了之后,有的主持人空余时间多了,就去主持别的节目了,这是他们自己选择了。”
 
 
生活揭秘 
不管身在何处、有钱没钱、有名没名,住房、吃饭、行路都是每个人每天必须要考虑的基本生活问题。初到北京扎根,朱丹这些生活要事解决得怎样了?
 
“房子是租的,装修是自己弄的”
“北漂”之人首先要解决的自然是住房问题。之前有网友爆料称,朱丹早已在北京买下豪宅,住房当然是不用愁了。对于这个传言,朱丹很是无奈:“我现在住的房子是租的,我没户口,哪有资格在北京买房啊!”
朱丹没有透露她在北京的租房地段,她只是表示,房子租金并不是太贵。
朱丹被称为浙江最贵女主持,曾有消息说,朱丹在杭州住的小区属于当地最好的楼盘,住户非富即贵。如今三十而立却要在北京租房住,她心中会不会有落差?她的家人会不会担心她住得不够好?谈到这个问题,朱丹发出了她招牌式的爽朗笑声:“这方面我妈妈完全不会担心,因为她知道我对住房品质很有要求。租这套房子之前,我就跟房东说好了,我不要你的装修,我会自己出钱重新装一遍,现在房子的装修就是按照我的喜好装过的。”
除装修外,房子的家具、家电、摆设也都是朱丹自己重新布置的,“一部分是我亲自去挑的,一部分是我助理帮我挑的,我都蛮喜欢的。”
 
“完全没有几环几环的概念,
一个人不敢出门逛”
来北京后,朱丹先亮相北京电视台《每日文娱播报》,随后又在奇艺网主持了一档谈话节目,还要频繁接受京城媒体的采访和杂志拍摄。在北京城各处忙上忙下,按理儿,她应该对京城一些知名地方有所熟悉,可采访时,朱丹却遗憾地表示,她现在还是十足“北京盲”,独自根本不敢出门。
有工作那天,工作人员会开车把她从家拉走,工作完后再把她送回来。一天下来,她会被拉去很多地方,但因为是别人开车,加上她这人压根不记路,所以这些地方在哪儿她一概说不清。“他们说方位都是按二环、三环或东南西北算,我是南方人,不分东南西北,脑子里也完全没有几环、几环的概念,常常他们带我到刚去过的地方,我还会问:这是哪儿啊?”
加上性格懒,不工作时,朱丹也没有独自出门把北京摸个门儿清的魄力。得空时,她要么宅在家,要么去几个好友家中作客。逼不得已要出门,还得助理陪着。
虽不敢独自上街,但朱丹却在北京干过件冒险事儿——在杭州生活时,朱丹很喜欢骑自行车绕西湖,低碳又健康,到北京后这习惯也没变。北京自行车道上停了很多车,她只好在机动车道上骑,可骑着骑着就发现骑到桥洞底下了,想调头又不知道该怎么调,要不是被人拉了回来,她差点都骑到主路上去了!“后来才知道,要想去对面,得穿过大桥洞才行!”
 
“超爱吃北京路边的烤串串”
在吃食上,北京绝对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可让记者惊诧的是,谈起在北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朱丹的答案不是某样经典的老北京小吃,也不是某家大饭店里的招牌菜,而是咱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路边烤串!
“一次从烧烤摊经过,烧烤的烟雾忽地朝我吹来,扑在我头上、脸上,钻进我鼻子里,那种炙烤的气味让我一下子嗅到了生活的味道!”随后,晚上跟着三五好友去路边烧烤摊上吃烤串成了朱丹“北漂”生活中最开心的一部分。
私底下的朱丹不化妆,头发也总是随意地扎在脑后,完全没有工作中的华丽感,加上烤串摊上烟雾缭绕、视线模糊,因此,她经常吃了烤串后上微博一看,发现网友们都在微博热烈猜测刚刚烧烤摊上的那个人到底是不是她。“看到这些帖子,我觉得特别好,特别生活。”说到这儿,朱丹哈哈大笑。
当然,京城食物中也有让朱丹这个在浙江生活了30多年的地道江南人很受伤的时候。“我喜欢煲鸡汤,我煲的鸡汤以鲜美不油腻著称。来北京后,我买了砂锅、鸡肉,信誓旦旦地要煲给工作人员喝。可没想到,北京的鸡肉煲出来汤上面有一层很厚很厚的油,我真被打败了……”
 
 
深度对话:
http://kxxsh.cn/upload/news/images/2012/7/201272204359847.jpg  北京住的房子是租的,一个人不敢出门" />
朱丹:辞职后才能做自己
 
本刊记者:在新书《放慢快乐》里,你有一个观点是:有时候适当放慢脚步,会发现更真实的自己。你是用什么方法让自己的生活从快变慢的?
朱丹:很简单,辞职!不辞职我根本放不慢。
 
本刊记者:你辞职之前已经在浙江台以及整个主持界有很高名气了,在你很累很疲惫的时候,难道没有资格说“我太累了,这个活我不想干”这样的话吗?
朱丹:最开始的时候,因为被安排了很多很多的工作,劳动强度实在太大,所以不能放慢。到后来我发现,即使我把很多工作放弃了,自己仍旧会给自己压力,不工作的时候也在想着以后的工作。别人也会给我压力——我辞了一档节目后,别人会瞎猜,你是不是跟谁谁谁闹不和,所以才不干的啊?我后来想通了,如果我不从那个环境里完全挣脱出来,别指望能放慢,所以我选择了破釜沉舟,辞职北上。
 
记者:5月加盟了《每日文娱播报》,6月开始主持安徽卫视《势不可挡》,眼下又在签售新书,7月份还要进组拍电视剧,你辞职后,工作量好像并没有减少啊!你能说你放慢了吗?
朱丹:其实我所谓的“放慢”并不是辞职之后不工作,而是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儿。像我现在,工作量确实不少,但我只是属于某个节目,而不是属于某个电视台,某个单位,所以我很自由,想接节目就接,想度假就度假,在节目里也有话语权。前几天又有新的节目找到我,考虑一下后我决定还是不接了,先休息休息。以前在电视台哪有这个自由啊,有节目就必须接,怎么可以拒绝工作呢,但现在可以了。
其实,我所谓放慢的意思是——年轻人苦一点、累一点没关系,但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辞职前之所以迷茫和不快乐,就是因为很多时候并不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