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学“抠门”、毕业买房,只为母亲一句话——薛佳凝 她让妈妈落叶归根

(2012-05-28 21:06:41)
标签:

薛佳凝

赏金猎人

于正

dhc

粉红女郎

哈妹

鲍蕾

陆毅

娱乐

在不少人记忆中,薛佳凝还是那个整天嘻嘻哈哈的时尚“哈妹”;不想,她已变身为热播电视剧《赏金猎人》中那个在深宅大院里,看似刁钻、实际善良的“三姨太”。无论岁月如何变幻,在妈妈眼里,薛佳凝永远是那个孝顺、懂事的好闺女。
媒体:《科学新生活》周刊 记者:黄思维
上学“抠门”、毕业买房,只为母亲一句话——薛佳凝 <wbr>她让妈妈落叶归根

薛佳凝《赏金猎人》剧照
妈妈那句“落叶归根”
烙在了她心间
薛佳凝在哈尔滨出生,在哈尔滨长大,但与普通东北家庭不同,从小,她家饭桌上既会有东北人爱吃的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也会有上海人钟爱的蛋饺子、烂糊面。
这种东北、上海相交织的生活习惯源于薛佳凝父母不同的出身背景——薛妈妈是上海人,17岁那年她离开了父母双亲,从上海来到哈尔滨,成为黑龙江建设兵团里的一员。在那个冰天雪地的北国,薛妈妈与在东北长大的薛爸爸相识、相恋,组成了一个南北结合的家庭,哺育了一儿一女。
家乡远在千里之外,薛妈妈只能在饭桌上和语言里重温让她魂牵梦绕的家乡味道。在佳凝从小到大的记忆里,妈妈经常自己动手做“一捏酥”“甜酒酿”这些东北少见的上海吃食,还会把东北人用来炖猪肉的粗粉丝与蒜末一同大火快炒,做成上海人爱吃的“炒粉条”。
每次做了家乡美食,妈妈都会特别开心地拿到佳凝面前,前一句用东北话跟她说“这个贼好吃”,下一句立刻接上上海话——“侬多恰点哦!”
有时,思乡心切了,薛妈妈就会搂着小佳凝,一边跟她讲起站在结冰水田里插秧的辛苦,一边感叹:“多希望老了以后能落叶归根!”
那时候,还是孩子的薛佳凝尚不能理解“落叶归根”这4个字的深刻内涵,但她牢牢记住了这句话,并在她后来的人生选择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7岁考上上戏
坐上了去往妈妈家乡的列车
我们认识薛佳凝,是从2003年热播电视剧《粉红女郎》中“哈妹”一角开始的,但其实早在孩提时期,薛佳凝就是哈尔滨当地的小红人。
因为天生嗓音悦耳动听,薛佳凝从小被选去学习演讲和主持。8岁时,她就在哈尔滨电视台主持少儿节目。曾经有一年,薛佳凝拿遍了全国演讲、作文、歌咏比赛二等奖,被评为黑龙江全省“十大校园明星”,被当地人叫做“冰城小天使”。
因为在主持和唱歌上天赋突出,薛佳凝从小的梦想就是做一名主持人或歌唱家。读了高中后,她的目标更加明晰——大学要考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专业,或者去北京的音乐学院学习声乐。但最后,她考的却是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现实跟理想擦肩而过,既是机缘巧合,更源于佳凝对妈妈的爱。
高二那年,上海戏剧学院到黑龙江招生。老师找到薛佳凝,建议她也去考一考。那是薛佳凝第一次听说还有专门学习做演员的学校,但因为对表演一无所知,她并没有动心。老师却很坚持,劝她说:“你去试试吧!反正考广播学院、音乐学院也需要考与表演相关的东西,你先去考考,当是积累经验也行。”在老师的劝说下,薛佳凝抱着试试的心态走进了考场,但偏偏这么巧,她竟然考上了!
拿到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录取通知书后,薛佳凝仍旧有些犹豫,她曾想:要不先放弃这个机会,等到明年再考考北京广播学院或者音乐学院。毕竟这两个学校是从小到大的梦想,而且自己在北方长大,北京的学校或许更适合自己。但最终,薛佳凝还是选择了上海戏剧学院,她说,做这个决定的最大原因就是为了帮妈妈实现“落叶归根”的梦想。
1995年初秋,17岁的薛佳凝从哈尔滨来到上海进入上戏表演系,与陆毅、鲍蕾、田海蓉成了同班同学。巧合的是,当年薛妈妈从上海到哈尔滨插队时也是17岁,“我觉得,这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让我们母女俩有了这么一个轮回。”薛佳凝感叹说。
与鲍蕾同吃一碗面
只为不给父母添负担
读大学后,爸爸妈妈给薛佳凝每个月定的生活费是500块,但薛佳凝却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争取早点自己挣钱,不再让家里负担学费和生活费。幸运的是,她碰到了一位跟她有同样想法的同班同学兼老乡,那就是鲍蕾。
刚刚进入大学,出去拍戏挣钱并不现实,于是,两人决定用“节流”的方法省钱。为了实现尽量少花钱的目标,她俩几乎天天在学校食堂吃饭,偶尔想改善生活了,也顶多就是去学校门口的小饭馆吃碗担担面,而且,即便是一碗再普通不过的面条,薛佳凝和鲍蕾也吃得相当“抠门”——她们要两个鸡蛋、一碗面,然后两个人一起吃。这么做,是因为她们觉得,面挺多的,一人吃一碗实在太浪费。
到第一学期结束时,薛佳凝和鲍蕾算了算账,惊讶地发现,4个月下来,她们每人只花了1200块钱,平均每人每月只花了300块!而且,薛佳凝还接拍了一个广告,等过年回家时,她还用攒下来的钱给每位家人买了一样礼物!
薛佳凝的良苦用心得到了命运之神的眷顾,读大一时,她就被著名导演黄蜀芹从上百名应征者中选中,拍摄了电影《我也有爸爸》,随后片约和广告不断,从大一下学期起,她就实现了不要家里负担学费和生活费的梦想。
为让父母落脚上海
大学一毕业就买了房
1999年,薛佳凝以95分的全班最好成绩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成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一名演员,开启了自己的演艺之路。
因为读大学时一直在拍片、拍广告,大学毕业那会儿,薛佳凝已经攒了不少钱。毕业后,她没有拿这些积蓄给自己买名牌包包、名牌衣裳,而是做了一件大学毕业生想都不敢想的事儿——支付8万多首付,在上海繁华的徐家汇买了套公寓。
薛佳凝说,她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给父母在上海买个房,让他们来上海后能有个落脚之处。这套房子现在都没舍得卖。
2009年,薛爸爸退休,全家人完完全全搬到了上海,薛妈妈“落叶归根”的梦想就此圆满。
因为公司在北京,薛佳凝便在上海和北京都安了个家。现在的她一年有10个月在全国各个剧组拍戏,但只要有空,她就会飞回上海,陪着妈妈,吃她做的心水美食。
网友提问,佳凝解码:
薛佳凝 喜欢诗词 拒绝绯闻
网友熏楠:在新戏《赏金猎人》里,刘雪华演大太太,你演三太太,跟她合作演哭戏,压力大吗?
薛佳凝:雪华姐实在太厉害了,她试戏都是带着眼泪的。我还劝过她:雪华姐,这是试戏,你别哭啊!她说:我忍不住,我想到这个情节就难过。跟这样的演员搭戏,不是压力,而是极好的动力。记得拍最后一场戏之前,我还担心,这场戏全是哭戏,可我真没法哭到雪华姐那个程度啊!但拍的时候,看她哭得那么伤心,我不自觉地跟着她掉眼泪,那场戏拍了一天,我整整哭了一天,最后真是发自内心在哭,哭到心都痛了。
网友圆圆:在今后几年的戏路上,有什么样的计划?
薛佳凝:我给自己的定位是,这两年争取接的每个戏都不同,希望通过演不同的戏让自己的戏路更开阔。像今年接的几个戏都是演小媳妇,说的都是家长里短的故事,有点轻喜剧的味道。毕竟我是从演轻喜剧出来的,我也觉得自己形象挺甜、挺喜庆的,所以想演一些小媳妇的戏。
网友小曼:虽然过去10年了,但你演的“哈妹”仍然在我心中挥之不去,我觉得就算重拍,也肯定没人能超越你。我想知道,真实的你跟“哈妹”一样吗?
薛佳凝:太谢谢观众的厚爱了!我跟“哈妹”一样,很乐观,很开朗,也很爱笑,但我笑都是有原因的,不会像“哈妹”那样有事没事也会嘻嘻哈哈使劲笑。我也不像她那么盲目追求流行,也不会特别崇拜日韩偶像,生活中的我喜欢的是古典诗词。当然,我和“哈妹”最大的差别是,我比她成熟多了,“哈妹”永远是个小女孩儿,而我早已经是个成熟女人啦!
网友布丁小辣:佳凝红得特别早,但却没有大红大紫,这是不是跟你不爱宣传、不爱上节目、比较低调的性格有很大关系?而且,你好像很少有绯闻哦!作为演员,没绯闻怎么可能有新闻点啊!
薛佳凝:我老在贴吧、博客、微博上看网友对我表演的评价,我发现,演员在作品里做到了几分,观众一定能看到几分。我相信,对自己喜欢的演员,观众都特别了解,真不用说太多。至于绯闻嘛,其实从我进入这个圈子开始,就是靠作品一点点打开自己的天空,我没靠过演戏之外的任何东西,以后也不会。我把演戏当成是一辈子的职业,既然是一辈子的事儿,就不会那么急于要去表现自己。
网友苦瓜炒蛋:渴望拍一部能超越《粉红女郎》的代表作吗?
薛佳凝:小的时候会想,总希望下一部作品能成为我的经典之作,下一个角色能成为我一个标志性角色。现在心态平和很多,因为演员都是被动的,戏的命运如何真不是我们演员能做主的,尽力把戏演好就是了。
网友团团:佳凝代言的DHC护肤品广告真是红极一时,曾经一度,地铁里、公交车上、网页上都是那个广告。想问问佳凝,你是怎么跟DHC结缘的?有什么护肤心得可以推介?
薛佳凝:当时DHC还没有打开内地市场,他们想找女明星做产品代言,提出了几个备选方案。凑巧的是,品牌代理老板看了《粉红女郎》,她提出,可以去找找薛佳凝,然后我就莫名其妙跟这个牌子结缘了。
在护肤上,我的建议是,保湿化妆水不要直接拍在脸上,而最好用化妆水泡发面膜纸,然后敷脸,面膜在脸上停3-5分钟后再上精华素,上了精华素后,也要让它在脸上停3分钟,然后再擦油,这样,皮肤在换季时也会水嫩嫩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