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我家庭没什么神秘啊
这段时间,只要你打开电视,总得和韩雪打个照面儿。随着她主演的《亲爱的回家》和《偏偏爱上你》火热荧屏,韩雪接受了本刊的独家专访。她不但和我们聊起了自己的从艺之路,更大方地回应了关于她的种种误解——
我爷爷不是“李云龙”
入行12年,韩雪虽未经历大风大雨,却也屡屡遭遇阴霾天气。特别是有关她的“神秘背景”,几乎伴随着韩雪发展的每一步,无论是亮相春晚,还是放歌奥运,总有人将这些成绩与她的家庭联系在一起。最夸张的说法言之凿凿地说她的外公就是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型,听到这种说法,韩雪简直哭笑不得——
“我外公是政府的工作人员,很早就‘走’了,我爷爷是军人,但不是那个原型……网上的传言恨不得把我们家七大姑八大姨都写成省长部长,还编得有鼻子有眼的,这怎么可能啊!”
韩雪是名副其实的江南美女,可骨子里却流淌着军人的血液,爷爷一生南征北战,在抗美援朝时期已是师长。这个真正的“铁血男儿”面对自己的小孙女却是百般疼爱,韩雪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在爷爷的骑着自行车后座上度过了幼儿园和小学的快乐时光。长大后,她不顾全家人的反对,勇闯娱乐圈,关键时刻,也是爷爷投了赞成票。
当小女孩欢天喜地地冲向外面的花花世界,却把担忧留给了家人。向来与娱乐圈毫无瓜葛的父母听闻“大染缸”里的斑斑劣迹,常警告她别染上这些坏毛病。爷爷虽然表面不说,却偷偷托自己的两个警卫员去片场“侦查”情况。直到了解一切秩序井然,才放下心来。
大家爱信小道消息
令韩雪没预料到的是,这个令自己自豪的军人家庭,竟然莫名其妙地成了自己闯荡娱乐圈的“神秘背景”,而且这样的传言竟然一传就是好几年,仿佛成了工作的一部分,刚开始的时候,她确实接受不了。
“无论是你拍戏还是唱歌,人家都会说,你们家有背景,这样一来,你和你团队所有的努力全都白费了,这对我来说是一件特别受伤害的事。如果我真是这么过来的我也无话可说,问题我不是靠这些。”
如今,在娱乐圈的时间久了,她的心态越来越好,甚至开始拿这些事自嘲起来——
“我想这就属于工作的一部分,在娱乐圈需要贡献一些话题,让大家去娱乐。已经很庆幸了,至少没有把一些更乱七八糟的事儿扣在我头上。而且大家也都爱听八卦,信小道消息。”
回顾韩雪闯荡娱乐圈的每一步,几乎都像是一场战斗。她像一个意志坚强、运筹帷幄战士,每一次冲锋和撤退,都是那么勇敢与冷静。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她不愧是军人的女儿。

突围战 “疯狂”参赛
常胜将军
对于韩雪在文艺上的兴趣和热情,父母向来是大力支持的。6岁那年,韩雪加入了苏州市儿童合唱团,一唱就是6年。离开合唱团,她开始参加省内和全国的各级歌唱比赛,几乎每次参加就有奖拿,小小年纪就成了家里的“获奖大户”。高二那年,韩雪陪同学一起去参加了嘉禾影视公司主办的“世纪之星”新人大赛,在现场工作人员的鼓励下,本来陪着别人去报名的她“反客为主”,最后竟获得了全国第一!随着与嘉禾的一纸合约,韩雪获得了在电影《浪漫樱花》中扮演女二号的机会。
“那个场景我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是在一间舞蹈教室里,她从人群中间走过来,穿着一件雪纺的衣服,长长的头发,我觉得那是她最好看的时候,饱满、清秀,她给了我一个梦想。”
这个令韩雪印象深刻、念念不忘的人,就是后来大红大紫、众人皆知的影后张柏芝。她们相遇在2001年,电影《浪漫樱花》的拍摄片场。那一年,张柏芝21岁,是香港最具潜力的影视新星;韩雪18岁,是苏州一中一名普通的高三学生。
如果不是这次拍摄《浪漫樱花》的经历,或许韩雪会像家人期待的那样,考一所不错的大学,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过最普通也最幸福的生活。然而,这次不寻常的体验让她看到作为一个演员光鲜的一面:“那时候完全不知道怎么拍戏,导演让走到哪里就走到哪里,大家也把你当个小孩儿,没有人管你,就像个小影迷。看张柏芝和郭富城谈谈情说说爱,很轻松的。直到自己经历了之后才明白,有很多的辛苦。”
从片场回到学校,韩雪俨然已经是“明星待遇”,甚至有同学拿着本子来找她签名,从没受过专业训练的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报考上海戏剧学院。然而,戏剧化的一幕就这么发生了,在此之前从没经受过任何表演训练的韩雪竟然通过了面试。凭她的文化课成绩,轻而易举就能被录取。
这时,韩雪遭遇了家里人明确而激烈的反对。
拉锯战
攻克“碉堡”
杀进“上戏”
韩雪出生在一个家教严厉的军人家庭,父母都曾在部队工作,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军医。这样的家庭,似乎很难和娱乐圈挂上关系。当韩雪提出要考上海戏剧学院时,果然遭到了来自家庭的强烈反对。
“那时候,父母、亲戚、老师都不同意。虽然我在艺术团唱歌跳舞他们很支持,但实际上他们觉得这些都是额外的。也许你在一个普通岗位上工作这是优点,但是进入演艺圈,这些别人都会,你凭什么成功?”
家庭的“反对”其实早有征兆,记得韩雪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跟着爸爸妈妈到军艺去玩,老师看到她身材比例不错,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将来到我们学校来学跳舞吧。”这个建议却被父母不着痕迹地“否定”了。
除了为韩雪的前途担忧之外,父母最害怕的其实是娱乐圈这个所谓的“大染缸”——“好好的小姑娘,进了这个圈子学一身坏毛病。”
成长于部队大院的韩雪外表文静柔弱,内心坚强独立,她坚持不懈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和家里人整整打了一个月“拉锯战”,终于“攻克”了爷爷这个在家里最有分量“碉堡”,爷爷送给她8个字:“纷纷万事,直道而行。”算是给孙女派发了“通行证”。无奈的父母对韩雪说:“现在不让你去,没准儿以后你会埋怨我们,反正你还小,万一不行再转行也来得及。”
韩雪凭着500多分的高分,以文化课第一的成绩被上海戏剧学院录取,然而她怎么也没想到,她的到来竟然成了学校的“麻烦”。
转移战
速战速决 冷静退学
韩雪是上海戏剧学院第一个带着合约进校的学生,这个身份本来就属于“特例”,按照学校的规定,大一大二是不能出去接戏的,韩雪却必须要履行合约,为了这个问题,学校曾经反复开会讨论,最终大一时特批她出去拍戏。
拍完一部戏回来,韩雪敏锐地察觉到,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以前读高中的时候,跟同学相处的方式是很亲密的,但是到了影视专业的高校里,大家虽然是同班同学,也会存在竞争,当我拍完戏再回到学校的时候,我很明显地感到同学对我有疏离感。”
除了同学们的冷落,老师也来向韩雪“诉苦”——“老师也和我说过,因为我的问题,班级不太好管理。你一个人‘破例’出去拍戏,其他同学却因为学校规定而失去了很多机会,大家的心态会发生变化。”
韩雪处在双方的夹缝中,觉得既难过又尴尬,最终她做了一个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退学!
这个想法刚一提出来,就遭到了老师的否定,他建议韩雪选择休学,先把合约里的戏拍完,再回学校读书。然而韩雪却在大二那年主动提出申请,离开了学校。
“我自己清楚,只要这只脚踏出去拍戏,就不可能再停下来了。既然感情上都有点受到伤害了,那我就选择离开吧。”
回顾这短短一年多的大学生活,给韩雪留下了许多珍贵回忆,刚入学的时候,她不喜欢上台表演小品,基本功也不如多年训练的同学们扎实,经过了学校的专业训练她才悟到:“在上戏学习的好处,不是教会了我怎样演戏,而是给了我一种方法和能力,以及做为演员的基本素质。”
离去那一刻,冷静如她,也有瞬间刻骨的难过,即便如此她却不曾后悔自己的选择——
“我是一个很理性很冷静的人,这都是被家里人给‘锻炼’出来的。在我家里,撒娇耍赖这一套不管用,什么事都要讲道理,讲逻辑。”
韩雪退学之后,上海戏剧学院原则上不再录取带有合约的学生。
持久战
对待人生 像跑马拉松
出道12年,韩雪从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大红大紫”过,不拍戏的日子里,她习惯宅在家中自娱自乐。手机放在桌子上,有时候一天也不会响两声。当其他的女明星都在忙着去时装周看秀,走时尚圈的红毯,参加酒会剪彩捞金的时候,她宁愿躲在家里一张张整理自己多年来收藏的贴纸,也不愿意穿上华服跑到争奇斗艳的场面上,去和别人言不由衷地套近乎——“哎呀宝贝儿,你今天穿得真漂亮!”
对韩雪来说,年少时想要脱离家庭“管制”的叛逆期早已过去,军人家庭的荣誉感远远比娱乐圈的名利重要得多。她把生活与工作分得很清楚,不愿意把家庭生活曝光在公众眼前,更不愿意为了博眼球去刻意炒作——
“我觉得炒作是一个双刃剑,它能够在短时间让你关注度提高,但是从长时间来说是一个恶性循环。你今天爆了一个事情,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你明天是不是要弄一个更劲爆的话题?长此以往,我觉得没法经营下去。”
虽然韩雪不愿意“踏足江湖”,却时不时就莫名其妙地“被绯闻”,甚至有一段时间网上疯传她久未露面是因为未婚生女去了,对此,韩雪义正词严地表示,生于军人家庭的她,是不允许有这种绯闻的。
“你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真正了解你和喜欢你,有些人本来就不喜欢你,你说什么他们都不会相信,我最多就是发个微博,把我的态度告诉喜欢我的人。”
韩雪把人生比喻成一场“马拉松似的长跑比赛”——“你不要觉得短时间内蹦得很欢、哗众取宠就怎么着了,时间长了那不算什么。”
本刊记者
闻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