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用户1881062327
用户1881062327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847
  • 关注人气:2,1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喝出“酒精肝”多数会“硬化”

(2011-03-16 21:11:38)
标签:

酒精

肝硬化

预防

健康

杂谈

分类: 健康视野

连喝5年会患酒精肝、一口闷比喝慢酒更危险

喝出“酒精肝”多数会“硬化

记者 王硕

特邀专家 贾继东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专家警示:

    如果一个人每天喝酒,摄入的酒精量超过 40克,连续喝5年,那么这个人很可能会患上酒精肝病。

    健康人群少量饮酒可能问题不大,但也须适量。一般来说,每天酒精摄入量应在40克以下。比如50度的白酒,每天最多只能喝二两;啤酒每天最多喝一瓶。如果超过这个数量,危害就会大大增加。已患有肝病的患者,应该彻底戒酒。

案例

52岁的老张喝酒成瘾,30多年来每天必喝,一次能喝下一斤半白酒。去年5月,他晚饭后突然吐血不止,随后出现黑便,家人赶紧将他送到医院急救。经检查发现张先生已患上肝硬化,因食管经脉曲张破裂而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

专家解读:

酒精肝是指由于过量饮酒引起的肝脏疾病的总称。如果长期过量饮酒,特别是饮用高浓度的酒,会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早期为酒精性脂肪肝,继续发展到二期损害就是酒精性肝炎,最后发展成酒精性肝硬化。

预防酒精肝,避免“一口闷”。如需饮酒,首先应注意,一次大量饮酒较分次少量饮酒的危害性大,所以应尽量少喝,喝一点就可以了,浓度越低越好。其次,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可以加重酒精对肝脏的毒性,因此吃适量的脂肪和高蛋白饮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减轻酒精对肝脏的危害。但过量饮酒,膳食调节就没用了。第三,乙型和丙型肝炎可增加酒精性肝病的严重性,因此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最好戒酒。再有,饮酒的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酒精性肝病,因此女性朋友更应该少喝酒。

酒精性脂肪肝一般没有症状。有人可出现乏力、倦怠、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还会有肥胖、肝脏肿大等体征。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早期无症状,中后期可出现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腹痛、乏力、发热、尿色深、齿龈出血等症状。肝硬化失代偿期可出现黄疸、腹水、浮肿、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有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等表现。

治疗酒精肝病,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戒酒。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戒酒以后,几个月的时间也许就能够恢复;酒精性肝硬化早期患者(即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戒酒后可使病情发展缓慢;即使到了最晚期,出现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后,戒酒也至少有助于病情稳定。

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酒精肝病人,特别是酒精肝硬化的病人,可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所以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族、叶酸等,使营养达到均衡,会利于肝细胞的修复。此外,可以选一两种保肝、护肝药。

专家解答:

问:酒精是如何损害肝脏的?

答: 酒精是需要肝脏来降解和代谢吸收的,过量饮酒,酒精会使肝细胞膜表面的脂质成分过度氧化,从而破坏了肝细胞膜。进一步发展,会使肝细胞内的微管和线粒体等结构都受到破坏,肝细胞肿胀、坏死,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

酒精不但会损伤肝细胞,还会造成肝脏毛细胆管的损伤,或诱导自身抗体的产生,造成肝细胞和毛细胆管的炎症,使血中的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明显升高,从而形成酒精性肝病。饮酒的量越多、时间越长,对肝脏的损伤就越大,肝脏的脂肪性变就越严重,从而引起肝内脂肪沉积,形成酒精性脂肪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