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信公众号2014年5月16号内容

(2014-08-05 09:39:57)

1、 盐业改革

这是我之前一直想写的一个东西,只不过之前所谓的一级股票池里没有相关的股票,所以不太方便写。

该事件的由头是2014421日,国家发改委令:即日起废止2006 年制定的《食用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关于这个《管理办法》所规定的内容仅仅是规定盐业经营许可证由发改委来审批,而废止了这个《管理办法》意味着把审批的权限下放那个到省级主管单位,而并非是指将盐业专营放开。这点后来被很多媒体误读。

以为这个事,相关几个股票出现了大涨,龙头是新都化工和云南盐化,那是不是它们就涨错了呢?我觉得也未必。

第一,盐业放开这事肯定是分步的,虽然发达国家很多放开的,中国长期也可能放开,但是应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直接就废除盐业专营,肯定有个过程,但是长期是这个趋势。

第二,这次时间的进度来讲,还是有点超出市场的预期。而大家都不是傻子,所有人都会去想自己的利益在这个进程中会如何变化。现在审批权下放到了省级,之前的中盐、省级盐业公司的利益暂时还动不了,但是它们一定会思考,会提前做准备。从它们的角度看,如同它们认为长期趋势是放开的话,肯定是会提前做一些市场化的准备的,因为不先自己做出变化,等到真的时间点到来后自己会猝不及防。

第三、如何做变化?假如说现在就突然取消盐业专营,那么任何社会资本都能进入这个行业,这在之前无疑是个暴利行业,利润主要集中在渠道端,也就是盐业公司手里。而如果真的放开,盐业公司面临的主要威胁是具有广泛社会渠道及品牌的消费类企业,例如调味品企业,延伸到盐业是很水到渠成的事。所以如果盐业公司要做准备,一定是拉拢上游的具有盐矿、生产的企业形成一体化联盟,才能在真正市场化后抵御例如调味品企业的进攻。而如果它们这么做,类似于新都化工这样的公司是肯定受益的。

第四、对于新都化工这样的企业来说,我觉得可以确定的是,这不是坏事。不管怎么样,它的出厂价是300/吨,和工业盐差不多,而食用盐零售价是1500/吨以上,我觉得不管怎么变,300元到1500元中间的这个鸿沟其是有分到一点点的可能的,而不太可能损害自己的利益。所以关键是如何分,怎么分。

第五、这件事还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按照我的经验,一般这样的情况下,规则还没建立,那么就是最aggressive最主动的企业建立规则。所以体制很重要,谁体制最活,最先做准备,摊子铺开了,谁最有机会,而无疑新都化工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优的标的。

第六、能不能买?这是个价值观的问题,现在买肯定是在赌故事,但买的人未必不对。说不能买的人都是节操型的,买的人往往被冠以无节操,但是往往能赚到钱,我个人认为这样的买法一定要消息灵通辅助于看图厉害,交易出色,因为这是个向上很大的期权而下行风险难以量化,所以下行风险必须通过交易和技术来控制,如果有此能力参与无妨。就我而言,盐业改革起码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这个板块我会一直跟踪。

 

2、 关于福耀玻璃

  我前几天在微博上发过一个福耀玻璃的讨论召集帖,我们组建了微信群,也做了一些讨论。

  总的来说,我之所以关注福耀玻璃有以下几点原因:

  1估值低。把两市的股票估值从低到高排序,排在前列的几个低估值板块,10倍以下——银行,有坏账的风险,电力,电价下调,上汽,非自主产权等等,总之各有不好的因素,但是福耀玻璃好像没有啥太明显的利空;2、制造业竞争力升级,福耀已经在国内市场证明了自己,估值低和大家担心国内市场天花板有关,但是公司目前计划往国外扩张,全球市场份额有望从10%20%或更高进发,至少翻倍空间,而且作为在海外大规模建厂的先行者,值得关注;3、港股上市,港股比如敏实集团和福耀比较像,估值在10倍,而福耀只有7倍,到时候可能会对a股有带动作用。

  以上三点原因,我最关注的是第二点原因,这是公司的机遇,如果没有第二点,公司充其就是一个略有低估的价值股,空间也不大,而第二点如果执行得不错,公司甚至可能走出又一段的成长性。

说到这里,让人想到的可能就是可口可乐了,巴神1989年购买可口可乐时,市场普遍认为这是一家现金牛股,估值只有15倍,对于超级稳定的消费股龙头来说,这是没有成长性的估值。但是巴神看到了可口可乐的国际化期权,他赌对了。可口可乐在未来九年,业绩增长了4倍,而估值提升到了40倍市盈率,综合起来使得股价涨了10倍以上,完成了戴维斯双击。

所以有时候觉得市场很可笑,1989年的时候公司具有期权价值估值反倒低,9年后成长性众人皆知后,估值却更高。福耀玻璃有没有这样的机会?很难说,但是我选择相信。

目前福耀玻璃在汽车玻璃领域全球第四,前三名圣戈班、板硝子、旭硝子目前汽车玻璃都不赚钱,例如单独披露了汽车玻璃的板硝子年报数据显示,2013年汽车玻璃的税前利润只有2%不到,而福耀玻璃是16%,在福耀玻璃的挤压下,他们确实可能会退出,而且概率不小。

为什么盈利能力会差别这么大呢?我能想到的原因第一是和这几家企业的多元化有关,多元化相比较福耀的专注,肯定是要打折的,板硝子电子玻璃的利润有10%,很自然地会把重心放在更赚钱的业务;第二是福耀玻璃的中国业务具有天然无可比拟的优势,当一家企业占据了一个区域70%份额后,盈利能力更强也是正常的。而为什么福耀玻璃能占据国内70%这么一个看起来不可能的份额主要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原因,众所周知中国的汽车产业爆发是一个奇迹,十年时间从几乎没有到现在世界第一,这么强的爆发力可能十年前认识到的人不多。例如圣戈班在2004年选择退出中国,充分说明了事前判断的难度,而福耀玻璃则抓住了这么一个大爆发,在没有竞争对手的空白期下,敢于下重注造就了现在这样的竞争格局。而在现在,又能为国际扩张提供强大的现金支持。

所以福耀玻璃如果若干年后做到了世界第一,份额提升到20%甚至40%我一点都不奇怪。至于风险点,也是有的,毕竟异地扩张是很难的,福耀玻璃强在业务集中,区域的规模优势非常明显。而海外扩张显然是没有这种优势的,能不能赚到钱还不好说,甚至可能出现收益不够弥补投入拖累业绩的可能。因此节奏的把握很重要,2014年年中俄罗斯的100万套产能会率先达产,密切关注该次产能投放的进展。

 

3、 最近交通运输板块的强势

很多人试图通过单个方面来理解这个板块的强势,确实有股票有独特的东西,例如营口港的高送转、京津冀概念等等,但是我认为如果只从单方面来理解的话可能还不够,这个板块之所以能够持续强势,其实也是之前市场风格转换的延续。

今年以来,随着风险偏好的下降,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低估值同时现金流财务报表良好的蓝筹纷纷表现,从一开始年初的白酒到后来的上汽,到现在的交通运输板块,确实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而前段时间的沪港通更是烘托了这么一个板块。毕竟香港的资金成本低,会更加倾向于这样一些现金流分红型企业,即使它们有的成长性不是那么出色。

前期相对强势的交通运输板块主要集中在港口,由京津冀板块的唐山港带动,后来蔓延到其他港口类,那么这个板块有没有机会再延续到交通运输其他板块呢?我看是有这种可能性的,例如公路股,目前也都是比较低的估值,同时也具有很出色的现金流。

就目前公路股来看,整体在走好,但是尚没有一个明显催化剂形成整体是板块的机会,个人觉得可以关注皖通高速,亮点在于1、公司估值相对很低,目前只有市盈率7倍;2、大股东连续增持,去年增持过,今年又进行增持;3、公司三股东招商局华建公路投资有限公司持续增持,目前离大股东的控股权只有9%差距,会不会出现股权争夺的情况,还不得而知。

 

4、 飞亚达

最近有人给我推荐过这个股票,我看了一下,感觉公司有一定的看点,公司的主要业务主要是名表渠道+自有品牌,公司前两年的下滑主要是网店的扩张增加成本,以及经济下滑反腐导致的名表消费下滑,使得公司前几年业绩不佳。

未来可能的看点是,一方面名表渠道那块的周期性的向上拐点,另一方面是公司自有品牌飞亚达的成长性,两方面可能能在某个时点形成共振,从而带来不错的业绩增速。

公司财务中需要关注的点是存货占总资产比例的不断上升,而存货主要是公司储存的名表,这是双刃剑,既面临周期向下时的减值损失,同时又有周期向时的升值,奢侈品的存货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我们能看到历史是不少股票在这个上面做文章,既有几年前的东方金钰,也有最近的明牌珠宝。Anyway,名表存货多是飞亚达的一个特点,而我的选股哲学就是选有特点的股票,即使该特点可以负面可以正面,但是总比没特点要好。

同时,飞亚达的自有品牌的成长性值得关注,只不过之前由于基数不高而显得低调,但是在中低端的成长性是很明显的,2013年的增速为22%,而今年一季度的增速为35%以上。

当前,我认为飞亚达的时点暂时还未到,关注。


5、读书感想

前段时间读了费雪的《股市投资致富之道》,还是有一定的体会,最大的体会还是在于对待现金的态度,费雪是一个相对激进的投资者,但是在这本书中他反倒宣扬现金的重要性。并批判了一种错误的看法:很多人认为始终保持满仓能有效抵御通胀带来的货币贬值,但是只要投资股票,最主要的目的就不应该是抵御通胀而是为了获得企业的成长,而如果仅仅是为了通胀而去持有股票则是本末倒置。

相反,通胀很多时候对股票并没有好处,而且股票因为业绩成长或衰退带来的波动性是远远大于通胀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避免通胀持有股票是更没有好处的。

   因此,如果找不到很值得买的股票那就应该持有现金,不能为持有股票而去持有股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