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解春
高解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152
  • 关注人气:3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于创新行于坚守的历程

(2021-11-28 21:36:50)
标签:

杂谈

分类: 医管手记

被业内誉为“复旦版”和“高考”的《中国医院和专科排行榜》已第十二年颁布。十二年,现代人按照生肖称为“一轮”,古文中将十二年称为“一纪”,无论是诸葛亮五丈原续命只祈求多活一纪,还是李世民游地狱让崔判官加寿一纪,十二年就是岁星(木星)绕太阳一周的漫长岁月。排行榜十二年的风雨历程,是值得回味和感叹的。

如果说今日的复旦版医院排行榜已成为一个品牌,那么,像任何一个优秀的品牌一样,自它们诞生的那天起,便天生具备某种不可或缺的品牌基因。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的品牌基因,就是聚焦于学科标杆的不断创新。当初研究所追求“不是第一,就是唯一”的意念,借鉴美国Best hospital排行榜的方法,在我国创立了第一个,也是当初唯一的医院排行榜和专科排行榜。不久即发现:在中国第一是毫无争议的,但唯一是十分短暂的,在各种医院排行榜此起彼伏中,要将成于创新的品牌行于坚守,是建立在对学科建设的执着理念和在学科拓展、评估方法、榜单类型的不懈创新和不断完善中。正是这种创新和坚守的和谐共生,筑就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

创新需要有一批充满激情和动力的人,一批想创新、敢创新的人。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从当初的“五虎将”到今天的“F4”,大家深知创新之路的艰辛凶险,但一腔热血、义无反顾。从一开始的方法探索、专家库建立、众多的医院从质疑到信赖的演变,我们顺应医改潮流,遵循科学规律,有时依据自信和果敢去突破现实禁区;有时凭着直觉和勇气去“摸着石子过河”;有时低着头、忍辱负重地“只说一天,任人评说364天”去应对质疑和艰难……。我们尝试过放弃由于数据垄断或指标难得的理想评估方法的痛苦;我们艰难地在各种质疑中坚持声誉为主的评估特色;我们不断地创新区域排行、专科综合排行等新的评估内容,给复旦版医院排行榜的标杆权威注入新的创新动力。

如今,复旦版医院排行榜已被社会和业内熟知。但医院排行榜是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在各种医院排行榜中如何脱颖而出,木秀于林?我们以创新和坚守,坚持临床创新、学科声誉为特色的学科标杆的评估方法,我们坚持以与社会和业内心仪一致作为其科学性和权威性的基础。十二年,当我们专家库从当初的1824人到今天的5406人,专家问卷回复率从当初的44.24%到今年创历史最高的68.04%,专科声誉变化一位内的稳定率达93.5%,医院平均变化位数从当初的7.32下降到4.26,充分地显示这个榜单在业内被高度认可和评估结果的稳定可信。这种坚守和创新培育出来的临床声誉评估方法,是学科标杆初衷在不断丰富完善中的精髓和原则。

尽管我们拒绝煽情和哗众取宠,回归第三方学科评估的专业权威性。但看到越来越多的政府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用我们的排行榜作为医院学科建设、资源配置、卫生规划和医疗发展水平的参考指标,看到我们的评估结果和国家和区域医疗中心遴选、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前列医院的高度匹配,尤其是看到十二年的坚持引导,使学科建设及其竞争力营造被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和业内人士作为医院的核心宗旨和第一要务,我们甚感欣慰。我们的排行榜,尽管与心仪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果显然,总有人质疑专家问卷、声誉排行的客观性;尽管我专门撰文试从奥运会奖牌分布、美国医院排行榜分值梯度来说明秩次法标化和离散分布的必然和无奈,总有人不习惯和不理解第三名后只有40多分的分值梯度;尽管评估主体、对象、方法都完全不同,总有人把第三方为主体、以学科为评估对象的复旦版医院排行榜与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为主体、以医院为评估对象的绩效考核较真地作简单对比;甚至有人把质控体系、绩效考核和学科评估混为一谈……。这一切,我们都十分珍惜,正是这种关注,使我们更加正视众多评估体系的不同维度、不同方法的利弊得失。我们在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的同时,更加坚守自己的初衷、特色和不懈创新的担当。

弹指一挥间,复旦版医院排行榜经历的十二载的春华秋实,使我们在蓦然回首时有一种自豪和欣慰。但更多的是如何不断探索和创新迭代?在众多评估体系中,如何打造特色优势?在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如何保持更持久、更稳定、更新颖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