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解春
高解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286
  • 关注人气:3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芳华》的呐喊

(2017-12-28 09:32:22)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生感悟

曾经亲历那个时代的我,对文革题材的文艺作品一直十分关注。电影《芳华》被炒得如此热火,我迫不及待地走进影院,在数度热泪盈眶后缓缓走出,感叹严歌苓和冯小刚二位艺术大师又携手成功一部人性作品的同时,《芳华》象一面魔镜,我们那个特殊的青葱岁月的痛苦回忆,那段历史的许多阴暗不堪,对人性的摧残,不断地在眼前再次掠过,联想现实,被《芳华》的呐喊搅得夜不能寐。

《芳华》将那个时代的社会不公揭露得淋漓尽致。女主角何小萍,父亲受迫害劳改,原以为进了部队文工团就可以脱离那个母亲改嫁、寄人篱下的不幸家庭,不再被欺负。然而,社会的不公是那样的残酷,尽管何小萍才华出众、深夜练功、积极表现,却一直被宿舍人欺负嘲笑。那种精神上的摧残,使一直希望通过努力表现自己的她,在战场上成了英雄后,精神崩溃久久不能康复。

联想小学四年级的我,我正作为红小兵积极分子红火之时,父亲被以莫须有的罪名隔离审查,我一夜跌入深渊。尽管强颜坚韧,但那种心灵上的压抑很难想象:每次面对填写那个年代特多的简历表中“家庭出身”一栏时的自卑;每天回到家中看到祖母和母亲那张忧愁的脸时的无助;看到邻居中每个隔离审查释放回家时在家门口批斗时的恐慌;乃至那次探望自杀未遂的父亲回来路上我那撕心撕肺的哭声,至今难忘,刻骨铭心……

《芳华》那个年代的爱情是扭曲的。且不说萧穗子对陈灿的一腔挚爱,无论是当陈灿被自行车撞到时她不顾一切地冲出排演场,还是为了给陈灿做黄金牙托把母亲送她的项链大义相赠,最后在官二代郝淑雯的“门当户对”前脆弱而败,哭得稀里哗啦。最经典的是男主角“活雷锋”刘峰,在邓丽君情歌的撩拨下情不自禁,向一直深爱的林丁丁表白,并抱住了林丁丁,而林丁丁为了自保清白,反污刘峰“耍流氓”,然后善良、正直的刘峰被开除出文工团,下放到边远连队。

联想起一位中学好友,开朗、乐观、积极上进。只因对同班女班长好感,递送了情书。结果情书被女班长交给了班主任,而班主任老师在课堂公开羞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好友就此在班级里一蹶不起,对其以后的人生之路影响很大……

《芳华》揭示最深刻的是那个年代对善良的摧残。刘峰是一个被誉为“活雷锋”的好人:食堂吃饺子时,他专挑破了皮的饺子吃;炊事班的猪跑了,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刘峰;炊事班长结婚女友要一对沙发,刘峰用业余时间汗流浃背地打造;把上军校的机会让给战友;默默无闻、甘于奉献。如此一个年年被评为学雷锋标兵的老好人,就因为所谓的“耍流氓”,就被发配基层。即使在对越战争中失去右臂,成了战斗英雄,走上社会后,当当初文工团的官二代们或飞黄腾达、或远嫁国外时,好人刘峰却屡屡被社会不容,被联防队员殴打,妻离家破……

面对数万越战老兵的多次上访,不少战斗英雄、见义勇为好人遭受社会不公,更多人呼唤《好人法》和社会公正对待战士、医生、教师等职业者时,我们没感觉郝淑雯在刘峰被打时飙出的那句脏话:“操你妈,你们敢打战斗英雄,残废军人?”是在责骂社会良知、政府责任?是对许多为祖国牺牲、奉献而不被社会尊重的伤心和无奈的呐喊?

听说《芳华》热播后,不少当初的文工团员、女兵、乃至军队干部子弟纷纷对号入座,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认为同样也穿过军装的作者和导演以女兵纯真美好的青春年华来当靶子是不妥的,甚至认为是对那段历史、社会的丑化。我则不以为然。严歌苓早已表达《芳华》这一伤痕作品纯属虚构,但她想揭示那个年代“人心为何如此险恶?”。那个年代的灰暗不堪,我们都曾亲身经历,有许多共鸣和联想。《芳华》告诉我们,社会的不公和扭曲的感情,在那个不堪回首的时代,曾经存在;残酷的人心险恶,某种意义上在当今社会仍有遗留;这一切在新时代必须反思。不敢正视历史,还竭力为那个年代镀金抹粉的人,才是我们新时代的隐患。新时代的民族内心,必须要有如此一种对公正、真爱、善良的感召和呐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