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院绩效评价的忐忑和期盼

(2015-07-09 19:47:12)
标签:

健康

分类: 医管手记

闻悉国家卫计委联合若干部委近期将颁布《关于加强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评价的指导意见》。作为医院管理界绩效考核的积极倡导和推进者,百感交集,忐忑之际总有几份期盼。

曾记得,上世纪90年代,针对我国医院管理体系紊乱、医院管理标准缺乏、制度建设落后的状况,卫生部开展全国统一的医院等级评审。客观地说,当时对促进医院管理全行业归口、标准化制度建设、医院硬件建设和以“三基三严”为核心队伍建设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其导致的追求规模、形式主义、盲目竞争、标准缺乏科学性、应付检查、浮夸作假的恶果也至今后患无穷。2009年,卫生部再次颁布《医院评价标准》,我在《中国卫生》杂志上撰文《医院评价标准功能定位要明确》,预言如此全国范围内的等级评审,必将重滔覆辙。一切被不幸言中,2012年卫生部宣布240家三级医院评审无效,暂停评审。我发表了《医院等级评审“折腾”何时休?》,痛心之余,呼吁反思我国医院等级评审的历史教训,结合中国国情,出台以绩效评价为主要功能定位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纵观现代医院管理趋势,世界各国都积极探索科学、实用、有效的医院评价体系,强调公益导向、医院功能定位、淡化医院等级,以促进健康维护、质量安全、有效管理为宗旨。这种医院绩效评价的主体,由政府、办医主体逐渐向专业机构、行业协会的第三方评价、吸纳社会公众和媒体参与的趋势;评价指标的筛选坚持科学、系统、导向、易得和灵敏的原则、定性和定量、纵向和横向比较结合、以参照值、基准值等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以现代信息系统采集和线性处理、加权等科学方法分析……,形成覆盖公立医院、社区基层、公卫机构、适用医院、科室、员工的评价体系,达到正向激励、正确引导、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理想目的。

我国地大人多,各地发展失衡严重,医院规模、学科水平、管理能力参差不齐。试图以一个全国统一标准和方法进行全国统一的医院绩效评价,必将再步医院等级评审折腾的后尘。医院绩效评价指南一定不同于《医院评价标准》,不能再将医院准入、等级标准和绩效评价混淆,形成许多法律定位尴尬、功能定位缺失、可操作性很差的标准;不应该制定全国统一的绩效评价方法,因为很难获得全国划一的评价标准,也无法制定全国适用的量化指标。

要想真正形成科学、客观、准确评价医院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应该以政府规划和指南引导,各地医院管理机构、办医主体制定适合当地具体情况、以医院宗旨、有效管理为功能定位的绩效评价体系。医院绩效评价应当紧扣良好社会效益和医院运营二个要素,将患者满意率、医疗质量、费用和成本控制、人力和资产效率、教学医院的科研教学等指标进行精简、筛选后量化,以强调公益、持续发展、提高质量为导向权重设置,以当地医院管理的平均水平为参考标杆,横向和纵向比较,不同类别医院分类评价。医院绩效评价结果一定要与医院规划、卫生资源配置、医院管理者奖惩和聘任挂钩,成为医院管理的导向。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自2006年起,从社会满意、管理有效、资产运营、发展持续、职工认可5个维度,对28家市级医院院长进行绩效考核,以医联网数据采集保证客观公正,定量与定性结合、纵向与横向比较结合,综合和专科医院分类考核,考核结果与院长年度奖惩挂钩、作为院长聘任依据、并探索作为资源分配、医院工资总额核定的参考,达到强化公益导向、提高运营效率、加强成本控制、注重内涵建设、形成持续改进机制的评价体系。

总之,期望在政府的规划指导下,医院评价系统以长效的绩效评价替代脉冲性的等级评审、以现代专业化精细化的实时评价替代以抽查应付为主的传统检查,使常态的绩效评价成为医院坚持公益、提高水平、持续发展的管理导向和激励杠杆。

(本文为健康报特约撰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