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爱尔兰访问纪实(一)

标签:
旅游 |
分类: 游记随感 |
迎着落日的余晖飞向英伦
(2014年10月19日
上次出访英国还是十年之前的事,当时我还没有开博,没有把那美妙的感觉用文字记下。但伦敦街头的老年绅士和职业少妇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英国的老年绅士,那讲究的西装上衣口袋居然有西装手帕插着,那挺括的格子衬衫的衣领,将那张红润、自信的衬托得更为英俊,而手上那柄雨伞在雾都街面上发出轻轻的敲击声;而伦敦地铁上的职业少妇,那职业女装将她们纤细的身材勾画得风韵迷人,更吸引我的是她们手上永远有一个记事本,坐下即不停地疾写……;更记得牛津大学那古老的小镇上荡漾着的文化气息。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自2010年起与剑桥大学合作进行院长职业培训,尽管合作是我谐谈、协议是我签署,但我一直没有去过那传说中最美丽的英国名校。去年安排今年出国计划时,我毅然将英国和爱尔兰作为访问地。
12:30,飞往伦敦的MU551航班准时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这次我刻意把电脑、IPAD都行李托运,就是希望在失联的13个小时航程中,尽情地享受在信息时代已成为奢望的安逸。登机午餐后,我即把那航空椅放平,在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没有任何烦心杂事干扰的环境下,尽情地安睡。当我再次睁开睡眼时,飞机上的航班信息提示航班已达蒙古与俄罗斯边境上空,距我入睡整整4小时。这种睡到自然醒的午睡,在我做小儿外科医师的时候,几乎是我每个周六下午的享受,但这十几年,繁忙的论坛、讲学、社交、家务,还有那网络信息的诱惑,这种畅酣的午睡已经久违。
看着眩窗外,落日在飞机的前方形成一片红色的余晖,把那下方呈瓦粼状的云层染成一片玫瑰色。想着自己从事医院管理生涯20年,几乎每年都去国外进行1~2次访问考察,世界各国的医疗体制和管理经验,给我带来的启迪、反思、借鉴和改革灵感,真可谓受益匪浅。近十年博客上访问纪实和游记,对各国人文、历史,尤其是医改轨迹的记载,几乎成为我医改心路的主要源泉之一。转眼职场已近尾声,这次访问也许真会成为我职场公务访问的绝唱,但我象窗外的落日余晖,每一次访问的记忆,都是那样的美好,更向往职场之后的我,可以进行更为自由、随意的自助游和摄影游……,凝望着前方的余晖,我充满着向往和遐想。
伦敦时间19:15,航班准时到达伦敦希思乐机场。原本只需10小时的航程,因为马航MH17在乌克兰东部被击落事件,航线从莫斯科往北,经芬兰、北海绕过乌克兰上空而增加航程3小时。尽管空客A30近300名中国旅客使伦敦入境处顿时爆满,尽管也要按手印核对入境,但英国女入境官对入境旅客和蔼有礼,通过十分顺利,在加美多次入境时的傲慢无礼的场景没有重现,顿时对英国的礼仪、优雅留下很好的印象。
入住伦敦近郊的希尔顿酒店,说是四星级,只是路边的一座五层砖墙结构的宾馆。但从进入大厅,一直到房间内,英国,乃至欧洲固有的精致和高雅处处透现:大厅里的玻璃隔断都有玻璃夹层中的绘画图案;咖啡酒吧的桌椅都是精致的皮具;办理入住时前台服务员先递上烤的炙热的巧克力饼和洗净的苹果……。只有15平方米的房间的装修和布局更显英伦之风:黑胡桃木的家具和隔断之间,是精致的墙纸;只有3平方米的卫生间内,洗手盆下是毛巾格、抽水马桶背上的透明玻璃柜内放着排列整齐的洗漱用具……,那种整洁、明净、精致所透出的优雅和高贵,使我想起上海蜗居时代家庭装修的追求和风格,那确实与北美追求的粗犷风格有天壤之别。
傍晚十点,按时差已是北京时间凌晨5点,尽管飞机上熟睡5、6个小时,仍趁着睡意赶紧躺下,估计凌晨时分将会起床,写下那英国爱尔兰访问纪实的开卷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