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男人和女人

(2006-10-10 19:42:10)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生感悟
        
      自从盘古开天地,世界上就有了男人和女人。无论象传说中那样说女人是由男人的肋骨演化而来的;还是如《圣经》上讲的是上帝用泥巴捏出了不同性别的二个人,但男人和与女人在思维、习惯、行为上的差异已被大家认同。也正是这种差异,导致相互吸引、缠绵、碰撞,演泽出许许多多的风花雪月、喜极痛绝、恩仇纠缠、悲欢离合的感情故事。

    追溯男人与女人差异的根源,身为医学博导的我,当然知道激素影响、生理差异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作用;但我更倾向于社会环境、传统观念、教育方式是造成男女思维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

    当孩子还只能匍匐爬行的时候,父母就让孩子进行“抓玩具”的测试。实际上那时男女孩子抓玩具的概率是十分随机的,但当男孩抓到手枪、汽车灯玩具时,父母往往欣喜、欣慰;而当他抓住布娃娃不放时,父母就为那男孩将来的性取向而担忧……,至于以后父母购买玩具和亲朋好友送玩具的性别差异,已经开始婴儿时期男女性别行为教育的启蒙了。

    当孩子开始奔跑嬉闹时,男孩穿着开裆裤露腚翻滚,甚至跌个头破血流,也是可以容忍和父母嗔爱的理由;而女孩稍许奔跑撒野,就是脚搁得高些就会受到训斥,“女孩怎么可以这样?”已经成为一个不需要理由的规矩。

    刚刚开始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人为的“男女授受不亲”的潜意识通过各种渠道大量的灌输给了幼稚朦胧的维特们。男孩篮球足球,女孩跳绳毽子,体育活动、娱乐游戏均已经纬分明;男孩挑煤背米,女孩缝衣煮饭,家务分工也使那种差异被刻意强化。

    在爱情中的男女角色,更是被社会政治、伦理道德、传统习惯所左右。我们那一代,是看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牛虻》长大的,那时候的爱情教育,好象正是冬尼娅蔑视冷漠的眼光,炼就了保尔钢铁般的意志;正是琼玛残酷的一记耳光,成就了稚嫩的亚瑟向坚强的牛虻的蜕变……。似乎能忍受失恋痛苦、会舍弃缠绵爱情、可绝情大义的男人方显出英雄本色;而女人的追求安逸、不甘清贫、贪图享受往往是可以饶恕的;男人养家糊口、顶天立地是天经地义;女人温柔体贴、小鸟依人才是妩媚;就是死,英年早逝的多是壮年男子;老弱风烛的才是老妪遗孀……

    为了更加适应如此男女的天壤径庭,现代都市有人提出了“男孩苦养、女孩娇养”的观点,其原本希望男孩从小吃苦耐劳,能承担得起顶天立地的重任;女孩享尽富贵奢侈,不会因物质诱惑而浅薄下贱。结果,在温室里“苦养”的都市男骇,就象“好男儿”或“我型我秀”中除了那个藏族王子蒲巴甲之外的选手一样,长发披肩、眉清目秀,常有腼腆唯诺之态,缺乏坚毅阳刚之气;而娇养的女孩,果然不为金钱富贵所动,大多自负骄横,动辄喜欢上一个打过架、坐过牢的真情汉子,把那些都市男孩整得服服帖帖

    总之,男人和女人,本无很大差异,是人们人为的刻意,才造就了今天社会中的男人和女人。在知识经济替代了农业与工业经济、全求追求和谐共睦的今天,对男人和女人的理念和教育是否应该有所更新和反思?去获得真正的平等、和谐与大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夺冠的启示
后一篇:面不改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