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充实,而被感动着

(2008-06-15 17:36:48)
标签:

杂谈

分类: 医管手记

5.12纹川大地震以来,每日凌晨的广播、每天寐前的电视,我们的心,我们的泪,我们的梦,都向着那个遥远的天府之国。

在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日子里,总想为灾区的人们做些什么:数次请缨希望带领医疗救援队,去那废墟碎砾中拯救生命;几次梦回手术台,再在那无影灯下为灾区伤员清创整骨;数次捐款捐物,希望能给那些最需要的人一点帮助……;但总有一种报国无门、一腔热血无处抛洒的烦躁。

5月22日,突然被点将任命为上海市卫生局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副组长,具体负责四川灾区伤员在沪救治工作。犹如沙场旧将重披战袍;酷似抗战骁士再跨鸭绿江。一腔激情顷刻化解为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的润滑油,一切以久违的高效率和快节奏行动起来:一个下午既完成从床位设置标准、医疗原则,到家属安置、伙食标准的方案制定;第二天就召开各收治医院分管院长会议,布置收治任务,无须动员、不必叮嘱,爱心与责任使整个上海19个医院马上万事具备;如穿梭般地到各个医院了解准备情况,建议伤员分配方案……,忙着,很充实地忙着。

5月26日和28日,二天中7架专机,从四川灾区运来307名伤员。二天中,我亲临机场,看着每一个伤员从飞机上被抬到我们的救护车,不断地联系着我们伤员收治组派到各个医院工作人员,了解收治动态;在接机间歇时间赶到各收治医院察看情况,观察所有伤员的基本伤情;陪同市领导慰问伤员和医务工作者;在飞机的轰鸣声中、在不断地奔忙中,几乎每天都要到午夜时分才回家……,忙碌着,累着,但很充实。有一种激情得到释放、烦躁得到渲泄的满足。

我被不断地震撼:307名伤员中,85%是严重创伤病人,其中截肢者22人,开放性骨折者51人,年龄大于80岁的33人,大于90岁的4人。这些伤员都是在废墟中死里逃生、劫后余生,每一双渴望的眼睛中都有一段令人心酸的故事:一对花甲之年的老夫妇,当市领导一声“你们受苦了”的问候,顿时老泪纵横,咽泣地说道“二个孙子全没了”,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看着血脉传承之人先他们而去的悲痛,震撼着每一个人;那个已双下肢截肢的高中生,一脸茫然,从全市统考前十名的一代娇子,一夜沦为一个残疾青年,那巨大落差他那稚嫩的心灵如何承受得起?一对中年夫妇,三个孩子全在地震中丧生,夫妇二人都不愿提起那伤心之事,但他们的终日沉默仍然难以掩饰那欲哭无泪的大痛大悲;一个面部已缝合80多针的花季少女,那忧伤、绝望的眼神,让人揪心、怜惜……所有的一切,让我们意识到责任重大,医治病痛的同时,那心灵安怃,医治那精神和灵魂的伤痕显得格外迫切。

我被不断地感动:从生死线上走来的伤员,尽管都承受着生理和心灵的双重打击,仍能以那种理性、乐观的微笑,不断地道谢,令人甚为感动;有几个孤老、弱智伤员的陪护者,竟是来自安徽、江苏的志愿者,她们从家乡走向灾区,又陪伴来上海,无私而不张扬地默默奉献;飞机场上迎接伤员的担架志愿者,他们身穿110的工作服,佩带着“复旦”“交大”“同济”等名校校徽,一扫平时过于嬉笑、随意的形象,那种有责任、有爱心、守纪律的表现,让我们对80、90后那一代刮目相看,甚为欣慰;各个医院、以及社会志愿者的热情、奉献,在2天内腾出400个床位的高效率奇迹,显示着这个民族、这个群体众志成城、团结和谐的力量;申城医疗管办机构,通心协作,所显示出的素质、能力、智慧、效果,也令我感动感悟……

多难兴邦,大难也会让人有很多大彻大悟。尽管未能了却走上四川抗震救灾一线的心愿,但这一段充实而被感动的日子,可以告慰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