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游记随感 |
在黔南的旖旎风光和苗家风情中感悟美妙
(2009年7月31日
昨日清晨,乘车离开贵阳,直奔位于黔南边陲、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的荔波。荔波樟江风景区,因为喀斯特地貌和异常茂盛的绿色植被、四季如春、山秀川丽,成为贵州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区。从贵阳往荔波一路驶去,原先圆锥形的山峰逐渐呈针锥状,山峰尖削而密集;洼地更为深凹而陡峭;绿色植被已由翠绿变得深墨绿色,而且异常茂盛。那绿宝石般的峰峦叠嶂,将喀斯特峰丛的奇特景观演示得格外旖旎。
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小七孔景区,是由樟江一水贯穿。进入景区即看见古老的小七孔桥横跨樟江,两岸青山葱郁。往上走去,响水河68级叠水瀑布群,象一根银色彩带,7月的汛水使那瀑布格外奔疾,而山岸上的格雅等瀑布不断飞泻,给行道上飘洒下珍珠般的水滴。进入水上森林,河水在山间、树竹中交叉奔流,我们踩着石板道,在古树绿荫中穿梭,那林水交融的景象,似那水上迷宫。最后走到卧龙潭,一边是幽深碧绿的静潭,一边飞瀑下坝,呈水帘状,轰然飞溅,动静对比,甚为壮观。
夕阳时分,我们进入大七孔景区,那是依山傍河的峡谷。我们沿着栈道一路进去,山峰奇峻恢宏,河水层层叠流。到了谷底,突然一个开阔的湖面,抬头望去,迎面的山体上有一个很大的孔,上面山体仍然相连,这就是著名的天生桥。中间那个由千年暗河冲击和山体升高形成的孔,高达71米,被誉为“东方凯旋门”。我顺光逆光地反复拍摄,很满足地在那黔南边陲尽赏旖旎风光,夜宿荔波三力酒店。
今日早上,我们出发前往黔东南的凯里西江千户苗寨。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各种民族风情荟萃的地方。苗族是贵州较大的少数民族,其分支很多,有花苗、白衣苗、黑衣苗、尖尖苗等数十种。我们从贵新高速转入凯麻高速公路不久,就看见路边有依山的白苗族的建筑,其黛瓦白墙,但屋檐用白灰刷白,屋顶上还有一个白色的牛头标志,那是苗族信奉的神。我们去的西江千户苗寨是世界上最大的苗寨,有1258户人家,5000多人,属花苗族系。站在苗寨对面岭上的观景台,看见千户苗寨黑瓦木房,层层叠叠,从河边一直延续叠到山顶,十分壮观。走进苗寨,发现所有苗族的屋子依山而建,一楼前面有吊脚,后面已依山,多为养猪圈畜;二楼为家人居住,三楼堆放粮食杂物。每家二楼的向阳方向,有一个依窗的长椅,叫“美人靠”,传说苗家女孩到了待嫁年龄,就靠在长椅上,苗家不允许同村通婚,邻村的男孩就会前来唱歌求爱,如二厢情愿,就结婚成家。但过去苗家有“不入夫家”的旧习,即婚后怀孕了,孕妇就回娘家,如出生的是男孩,就抱着孩子回夫家;但如生了女孩,则不能回夫家,但仍为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婚后幽会偷情,也带着女儿一起去夫家的田里干活,一直到生了男孩才带着所有孩子正式归入夫家。苗家的女人很辛苦,早上割草喂猪,饭后下田农活,而男人只干“大事”,就是一年一次下田插秧,后面的庄稼照料到收割全是女人的活。问了几个苗女,如此的重男轻女,近年已有很大改变,结婚后无论生男生女,均住夫家,但男人除了经商、上山,仍然不干农田杂活。
漫步在黔山秀水之间,感受着我们祖国的地大物博,美景数不胜数,尤其是自然赋予各种地貌产生各种奇妙的奇景,令人赏心悦目。每每有一种惊叹天工、珍藏记忆的快乐和满足。同时,感受着种种风土人情,与他们交流,倾听很多美丽的传说,从中悟出很多人类和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社会演泽的轨迹。到自然中放飞,去充实、去感悟,让我们善待人生和珍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