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活随笔 |
清晨,在松江黄河索菲亚酒店客房的露台上,前晚刚欢度了申康中心4周年庆典的我,在仲夏的晨风和旭阳下,打开手提电脑,用3G天翼无线网络连接到了网页,点击近日重新注册的www.gaojiechun.com域名,进入了我刚刚完成改版的“高解春个人网站”,看着全新的版面和熟悉的内容,联想三次改版的变化,回首自己走过的脚印,感叹颇多。
第一版网站主色调的湖绿、第二版的青灰、第三版的蔚蓝,联想我个人博客的天蓝,已将我酷爱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偏爱表现得淋漓至尽。而2003年创办时的“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小儿肿瘤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的网站注释,现今已成“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三次改版,已将我从一个专家型的医院院长,蜕变成一个职业医院管理者的5年历程生动演泽。欢迎辞边四张不断滚动、每一个都生动的我,似乎在尽情倾诉“雁过蓝天,只在瞬间呈现出一个大写的人字;雪泥鸿爪,只在暂时留下一串奋斗的脚印”。
最大的改变是个人网站首页的右侧,原先的“小儿肿瘤园地”已经被“医院管理园地”所替代。看着近三年13篇管理论文,每年发表5~6篇论文已可与我学术巅峰期媲美。从医改纵横到绩效考核,从法人治理结构到管办分开、体制改革,我可以无愧地说,我将医院管理作为一门学问在勤劳耕耘。从九十年代中期的后勤管理、到跨世纪前后的科研成果转化、医院分配改革,尤其是进入康定园后的医院宏观管理实践和理论探讨……。这里。凝聚着我十余年医院管理的理念与心血。
打开网站左上方的个人简介、著作一览、研究生园地,我从一个小儿肿瘤外科专家变成一个职业医院管理者的心路被一一演泽:医学本科毕业,曾是我国最早的小儿肿瘤专业工作者之一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经过十几年的医院管理生涯后,在职完成法律第二本科和EMBA硕士教育后,成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院管理博士生导师。在指导了8个小儿外科硕士、博士毕业后,去年已有一个公共卫生管理博士顺利毕业。那24年180篇的著作一览表,记载着我从在老师和科主任指导下作为第二作者学写论文,到90年代后期作为第一作者每年发表5~6篇论文的高产和科研成果连连获奖的丰收期;然后是作为研究生导师指导学生写论文,近几年又重新拿起笔亲自撰写管理论文。24年著作生涯中,我坚持一个原则:我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一定是从构思、执笔到修改全是我亲自完成的,这在当今似乎有些混浊的学术界中,可以坦然告慰。点击医院管理专栏,看见近五年自己作为课题负责人和组织者的8个重大课题的内容,再浏览网站首页研究课题中,我早早完成二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而今作为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市科委重大项目数千万基金的负责人,证实将医院管理作为一个专业、一门学问来从事的我,已经获得意外的成功和得到可以欣慰的认可。
网站左下方的“脚印”栏目,更是我人生的缩影:魂系、情系、根系所在的闵中情愫;充满青春年华诗情话语的上医旧曲;厚重缠绵、联想翩翩的儿科岁月;那从“梦系所在”到“别了,我永远的”汾阳春秋;从四访北美、五游欧洲14国、澳洲、台湾、澳门、香港、新加坡的海外鸿爪……。数十年岁月,一头青丝已成二鬓霜白;多少春夏秋冬,画出一条人生的激情轨迹。
很多人把个人网站和博客看作是自恋的产物,我却感觉它们是让大家分享快乐的桥梁。如高尔基所言:如果在你的一生中,时时处处总是给人们留下美好的鲜花、信念、愉快的回忆,那么,你的生活将会愉快,并且易于和人相处。我感觉个人网站和博客更象一面自律的镜子,每当我们回顾自己走过的一切,真的可以无怨无悔,问心无愧,那就可以实现我们儿时的誓言:“倘若能够,我们便力争每一秒钟顽强地生存下去;倘若不能,我们便在得胜归朝地大笑声中毫不惋惜地向生活告辞!奋斗吧,奋斗!生活吧,生活!光辉生命的赞歌永远歌唱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