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游记随感 |
澳大利亚医院专业化管理的启示和借鉴
(2010年3月2日悉尼Bayview Boulevard宾馆)
在我的印象中,澳大利亚的医院管理一直颇有建树,尤其香港政府聘任澳大利亚人苏利文为医管局总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次受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卫生署的邀请,率团访问澳大利亚,很希望能对澳大利亚的医院管理有更深刻的了解。下了飞机在宾馆放下行李,即直接去了悉尼西南方的王子医院,接待我们的是新南威尔士州西南医院集团北片医院总裁Andrew,内科肿瘤和急诊部经理Ros,护理质控部的Jenney,王子医院急诊科主任Sally和医院IT负责人Simon。他们如流水般的系统介绍和我们连珠式的提问,使我们对澳大利亚医院管理的职业化、专业化、科学化留下深刻印象,尤其他们医院网格化的管理框架、独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迅速发展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比照我们现行医院管理,确有许多的启示和他山之石的借鉴意义。
澳大利亚医院在政府全行业管理下的管办分开、集团化网片化管理的框架十分清晰。新南威尔士州被分成8个地区,我们所访问的西南地区,共21个医院,组成一个医院集团(network),州政府聘任一位总裁(CEO),现任总裁是一个并非医学背景、长期从事医院管理的职业管理者,聘期10年。总裁下面有内审、公关联络、执业管理、科研四个直属的专业委员会,并设有临床管理、运营管理、财务预算、规划绩效、人事、护理6个职能部门。集团按区域分成北部、中部和南部三个网片,每个网片均有网片总裁,但集团对各网片进行跨网片、跨医院的专业化统一管理。集团的运营管理部将各网片各医院的专业分成三个临床组进行管理,即外科、麻醉、门诊为一个组;内科、肿瘤和急诊为一个组,其他心血管、神经、老年斑、慢性病等专业为一个组……,如此医院集团按区域、按专业的网格化管理,即行政、经济预算等按网片纵向管理为主,绩效、专业、质量控制等由集团按专业,跨网片、跨医院的横向专业管理,使其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更为科学、有效,将管办分开办医主体的专业化管理的理念得到完美的演绎,也给我们建立了一个可借鉴的经典模版。
澳大利亚医院对医疗质量的高度重视,尤其那高度独立、以持续改进为目标、以专业管理为基础的体系和方法,对我国现行以行政管理、以奖惩为目标、以定期抽查为手段的管理方法具有很大的冲击和值得反思的启迪。澳大利亚从集团、网片到每个医院,都有按3个临床专业管理组划分的质量控制小组,其成员由3个医生、3个护士和一个运营经理组成,其中医生和护士都是这些专业的资深人士,每周4天业务工作,一天质量控制工作,他们与医疗质量投诉办公室联手,每一个来自病人、医务人员的质量投诉和每一个医疗差错,质控小组即对照指南、流程进行分析讨论,然后并非针对当事人,而是针对流程、改进措施,以质量提高和流程完善为目标提出报告,直接提交集团执业管理委员会,报告内容保密,对质控人员刻意保护,也未必落实到当事人的直接奖惩,只是在聘任时作为重要依据,但流程和质量改进是刻不容缓的。如此独立、专业,以持续改进为目标的质量控制,折射出了我们以医务科统一行政性质控管理、专业权威性差,因涉及当事人奖惩而相互包庇纵容、因涉及病人投诉赔偿而敷衍搪塞的许多弊病。澳大利亚医院能这个集团在每年450个投诉中,认真分析每一个问题,写出数百个分析报告和改进措施,使医疗质量得到高度重视和明显提高,而真正涉及法律纠纷的每年仅1~2例。这些,对我们以应付检查为主要手段的质量控制体系、制度、管理方式和医疗纠纷的对策应该值得深刻反思吧?
新南威尔士州医院的信息化很早就起步,3年前政府与IT公司签约,希望以统一软件、统一数据库的平台,达到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共享医疗信息的目的。目前仅完成200多万病人的资料收集和数据库建立,而临床资料全面电子化和医生工作站全面建立,药品和物质管理信息化等内容,估计还需5年时间,他们认为最大挑战是医疗信息跨医院共享、老年医生的临床信息化应用能力、不同标准的统一规范等问题,在我们上海市级医院医联工程都得到了较好解决,与国外同行的交流,在为我们更大规模、更大平台、更好共享应用的医联工程成绩骄傲的同时,也深感全市统一、全国推广和有效应用的任重道远。
在澳大利亚,发现许多公立医院内有私立医院的设置。从王子医院了解到:为了开展多层次多元化医疗服务,政府和社会出资人以签约40年形式,由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在同一建筑单位内提供特需医疗服务,公立医院资深医生可以兼职私立医院,公立医院还为私立医院提供必要的重症监护和急诊共享等服务。让那些不能等待公立医院住院服务(平诊住院平均等待6个月)和要求指定资深医生手术的病人自费享受比公立医院更为优先和更为特殊的医疗服务。在以公平和高福利闻名世界的澳大利亚,都可以如此来缓解公立医院服务有限、福利保障不能满足多层次医疗服务的矛盾,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却有一些人打着公平福利的大旗,对公立医院提供特需医疗服务和政府主导开展多元化多层次医疗服务大加指责。放眼世界,从德国、东欧、新加坡、香港等地,这次又亲眼目睹澳大利亚,难道不值得深思和借鉴吗?
澳大利亚医院管理的访问学习,从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以绩效预算管理为抓手的系统管理、每个医院近亿元的政府投入,平均住院天数2.5天的高效率服务……,有许多值得我们探索、学习的东西,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