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谁能预算得到一个银行在倒闭之际的估值和净资产呢?

(2014-09-10 18:10:25)
标签:

转载

分类: 投资观念
      博主的文章我常读,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能够保持理性客观。尤其对平安的分析感觉很有深度。
      但最近的一些文字象是憋了一股劲,总觉得是带着情绪写文章,这样是很难理性客观的。我想应该是雪球呆久了的缘故。
      就说当前文章的标题,如果预期有10%清算可能,我都不可能会买入一家公司的,何况是银行清算。非巨大变故不能导致银行的清算,而到了清算的地步,认真算下来二级市场长股东恐怕要倒贴。哪有谈论剩余价值的必要。
      投资是市值和EV的对比游戏,在巴萨尔协议下,越大的净资产允许经营越大的银行。而提供同质化产品的情况下,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长期平均值在1%。所以,银行的净资产或者说账面净资产是用来支撑其合法经营地位的,而不是等待清算分掉的。换句话说,不论银行的真实净资产是像同威资本说的那样远大于现值还是想下文这样可能为负,当前银行都可以利用账面价值撑起巴萨尔协议下规模对应的银行。
     还有一点,博主反复提到股市长期平均收益7%。然后以此套用到任何时候任何类型的股市投资,是有问题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点入市买入价格不一样的相同资产,回报显然是不一样的。如果只是将7%随便套用,那么用在6124点和当前去计算2020年上证指数大致范围,其差别是巨大的,反正两者之间必有一错。
      作为长期关注博主的晚辈,第一次在一篇文章中找出数个不同的观点。不能说大错,但还是希望您真正做到理性客观的去看待股市,以及股市中的人。

(一)

存款保险制度很快就要出来了。其根本逻辑就是:谁能预算得到一个银行在倒闭之际的估值和净资产呢?因此,简单的推理就是:银行的估值或者净资产,不能作为投资一家银行的首先依据。

 

对银行股估值,净资产当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但我们冷静下来,理性思考,都知道所有的指标,起的都是辅助的作用。核心的,还是企业本身。净资产指标无用,出现在很多行业,比如钢铁行业,净资产貌似不少,但如果这家钢铁企业,每年分完员工的工资后就不盈利了,即便他的净资产是1000亿,也没有人愿意在必须在永远经营,而且保持目前员工的情况下,10亿买入。此外有些地方的建筑物也是无价值的,在花工人拆除后,可能刚好相抵,这样的建筑物的净资产,其实是0甚至是负数。就像很多家庭的废品,有人愿意来收,有些人甚至不要钱都可以。

 

(二)

一家银行要到破产,当然是概率极低的。大银行尤其如此。

但至少我们可以从这个极端例子里,思考我们投资的时候,过度看重的那些指标,思维的误区有哪些。

 

(三)

炒股的人不太喜欢看负面的信息,更不喜欢让自己感到可怕的思考。

但我认为,直视更能解决问题。

我们不是写诗,不能浪漫的思考;

不是娱乐,不能只为了暂时的好心情。

所谓投资,首先要进行的是预期管理,而不是情绪管理。

如果股市的长期投资收益是7,我们就不能通过情绪管理,把它预期为10

如果我们是能力一般的投资者,就很难预期自己的长期投资收益能超过10

即便不小心赚钱了,也将其归结为运气,然后下一次投资,还是从基本的预期开始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