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楠木家具---又一场炒作盛宴的开始?
(2013-12-06 22:20:16)
标签:
金丝楠木古典家具金丝楠木家具阴沉木青楸落木 |
分类: 零七八碎的杂文 |
这两年“金丝”楠木家具在市场上价格节节攀高,让我有些不太理解。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楠木家具的价格会越来越高,结论只有一个,闲散资本介入,楠木幸运地被闲散资本选择成了炒作题材。
楠木有三十多种,没有哪种像黄花梨一样濒临灭绝,现在这些楠木都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山区茁壮地生长着。今年十一去了趟宜兴,有个阿姨包了几千亩的山地,山上除了成片的竹子,再就是三十万棵桢楠,没错,是三十万棵,还是非常珍稀的桢楠品种,几年前上海植物园搬迁,这位阿姨就把上海植物园的这些桢楠苗全部买下,移植了过来。长势非常喜人,已经有茶杯粗细了。这是新楠木的一个状况,我估计贵川鄂也有很多很多的楠木长在山上。楠木生长快,20年就可以成材,当然,如果让它长一百年更好,料更大嘛。
还有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如果大家仔细翻翻书,根据《中国木材志》解释:帧楠属有94种,其中我国有34种,该属的各种材质相近,同归入商品材帧楠类。帧楠属的别名有楠木(通称)、雅楠、光叶楠、巴楠、细叶润楠、小叶楠,“并没有‘金丝楠’的叫法”。
以上是新楠木料的情况,无论从品种,存留的数量上,我都没感觉到楠木珍稀。
老楠木料是市场上另一个炒作题材,这部分木材主要有三种:拆房料,棺材板,阴沉木楠木料。
拆房料主要是四川贵州那边的老房子现在拆了很多,当年的老房子很多是用楠木做的,房梁,柱子,地板等等,在北京我见过四米多长的老地板楠木料,很容易改成案子的面芯板。
棺材板料就是以前的棺材,现在拆拆当木料用了,楠木做棺材是很有名的,楠木不易腐烂。但当年那些用楠木做棺材的人可没想到现在被挖出来,棺材改成家具,阴宅家具变成阳宅家具,有些讽刺的色彩。有个捣腾木料的朋友跟我说,他卖过七八百副楠木老棺材板。现在那些想买老楠木料家具的朋友在买之前一定要问清楚,“您卖的这件老料楠木家具是用棺材板做的吗?”。
阴沉木老楠木料,这种料是几千年前楠木倒了,遇到特殊地质环境,保留了下来,现在被发现了,严格地说这种料已经不是单纯的木料了,它更像是化石,当然由于它被埋入地下的时间短,最多三两千年,无法形成化石。
阴沉木老楠木料刨开之后确实非常漂亮,金光闪闪,而且金色里泛着微绿的光,整体色泽深沉,手头也很重,完全不像新楠木那样拿到手里轻飘飘。
但是我没见到过用阴沉木楠木料做家具的,顶多是做柜子,案子的面板,配深色木料的框架;或者把阴沉木刨开,锯成大板材,抛光,然后直接在下面垫两个支撑,当架几案用,很漂亮。
之所以不用阴沉木楠木料做家具,是因为这种料的价格太昂贵,一棵阴沉木楠木料出土,成交价第一手至少上百万,到了北京,这棵阴沉木的价格可能上要千万。我见过一块随型的阴沉木楠木料,一米多宽,三米多长,二十厘米厚,开价八十万,下面如果再做两个支撑,这张案子的价格就得过百万了。由于原料价格高,我没见过整体用阴沉木楠木料做的家具,包括今年的秋拍场上也没见过。
市场上现在关于楠木有个传言——楠木是御用的,平民百姓不能用。这纯粹是胡说八道。明清两代都没有禁止老百姓用楠木的规定,和珅当年被处死,不是因为他用楠木盖房子,而是因为他用楠木盖的房子仿造了宫殿的规格,式样——和珅同志在住房问题上违制了——面积,高度,装饰都严重超标,换句话说,和珅当年如果用楠木盖个合乎他身份的房子,用楠木盖房子这事本身并不会构成处死他的原因。
注:当年嘉庆皇帝治和珅罪的原文:“昨将和珅家产查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宝阁及隔段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缀,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不知是何肺肠,其大罪十三。”,看原文的说法:1)楠木,而不是金丝楠木,可见在清代并没有金丝楠木一说;2)仿照宁寿宫制度,这是和珅自作孽。
说说为什么当年宫廷里用楠木盖房子,楠木有个特性,它长得很直,能长出大料,几十米高,直径能长到一米以上。宫廷建筑跨度大,高度大,那个年月没有钢结构可以用,需要建造那么大的跨度,那样高度的宫殿怎么办?用楠木,这是不二选择。楠木还有个特点,重量轻,这使得所建造的房子整体重量轻,不然跨度那么大的宫殿自身重量就能把房子压垮。我有个用老楠木料做的灯挂,第一次拿起它的时候,很不夸张地说,它的重量让我吃惊——轻得发飘!!这说明楠木的密度不是很高,用密度如此低的木料做出来的家具,它的榫卯结构就不结实,用不了多久,容易损坏。
市场上还有种传说,楠木当年是皇宫里做家具用的,皇帝用楠木做家具。这也是胡说八道——故宫现存明清家具一万两千多件,其中硬木家具两千多件,剩下的一万件左右的家具绝大多数是用杉木做的,当然也有榆木,楠木松木等等柴木,但是楠木家具在故宫绝不是主流,明清之际,用楠木做家具是用它做家具的内胎,然后在楠木胎上髹漆,不是现在市场上卖的那种金光灿灿,土豪金“裸体”楠木家具——所谓木本色楠木家具。
有朋友会问,那明清的北京老百姓为什么不用楠木盖房子?您想想看,在明清两代,那运输条件多差呀,先在山上把一棵几十米高,直径一米多的树砍了,然后修路把它拖出来,再之后顺着江河把它漂流到北京给皇帝用,这个过程人工费用不得了,运费太贵,北方的普通老百姓盖房子确实用不起。但是古代中国的南方殷实人家用楠木盖个房子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情。现在运输方便,多大的料都能很方便地运出来。
古代民间用楠木建造的房子很多,尤其是楠木产区;古代民间用楠木做的家具也很多,并不是什么名贵木材。现在我用的一件脚踏就是清代中期楠木的,当年表面髹过暗红色的漆。
上面谈过了新楠木料不珍稀,老楠木料相对肯定要少些,但为什么要用老楠木料去新做件家具呢?技术上没有什么特别的需要,审美上没有什么特别的美丽。我确实不是很理解。
观察目前市场上楠木家具暗流涌动的现象,思来想去,我只有一个答案:
闲散资金在用楠木做题材在炒作。谁爱买就买吧,反正我是不买,真心看不上现在那些楠木家具,我宁可买新红木仿造的明式家具,至少新红木一百年长不成才,珍稀性还是有些的。
做个总结:
清代没有“金丝楠木”这个提法,现在国家的木材标准里也没有“金丝楠木”这个提法;楠木料不珍稀;楠木不是皇帝专用的;楠木适合盖房子,当梁柱用,并不适合做家具,因为楠木密度小,重量轻,做成家具以后榫卯结果容易损坏;楠木适合做棺材,它不易腐烂。
阴沉木楠木料确实漂亮,有闲钱可以买,但我劝您买了以后不要做家具,刨开打磨好,那大板料就很漂亮,随型做个案子,茶台很好。不过阴沉木楠木料真的是非常非常少,少到没有炒作的空间了。
楠木有三十多种,没有哪种像黄花梨一样濒临灭绝,现在这些楠木都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山区茁壮地生长着。今年十一去了趟宜兴,有个阿姨包了几千亩的山地,山上除了成片的竹子,再就是三十万棵桢楠,没错,是三十万棵,还是非常珍稀的桢楠品种,几年前上海植物园搬迁,这位阿姨就把上海植物园的这些桢楠苗全部买下,移植了过来。长势非常喜人,已经有茶杯粗细了。这是新楠木的一个状况,我估计贵川鄂也有很多很多的楠木长在山上。楠木生长快,20年就可以成材,当然,如果让它长一百年更好,料更大嘛。
还有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如果大家仔细翻翻书,根据《中国木材志》解释:帧楠属有94种,其中我国有34种,该属的各种材质相近,同归入商品材帧楠类。帧楠属的别名有楠木(通称)、雅楠、光叶楠、巴楠、细叶润楠、小叶楠,“并没有‘金丝楠’的叫法”。
以上是新楠木料的情况,无论从品种,存留的数量上,我都没感觉到楠木珍稀。
老楠木料是市场上另一个炒作题材,这部分木材主要有三种:拆房料,棺材板,阴沉木楠木料。
拆房料主要是四川贵州那边的老房子现在拆了很多,当年的老房子很多是用楠木做的,房梁,柱子,地板等等,在北京我见过四米多长的老地板楠木料,很容易改成案子的面芯板。
棺材板料就是以前的棺材,现在拆拆当木料用了,楠木做棺材是很有名的,楠木不易腐烂。但当年那些用楠木做棺材的人可没想到现在被挖出来,棺材改成家具,阴宅家具变成阳宅家具,有些讽刺的色彩。有个捣腾木料的朋友跟我说,他卖过七八百副楠木老棺材板。现在那些想买老楠木料家具的朋友在买之前一定要问清楚,“您卖的这件老料楠木家具是用棺材板做的吗?”。
阴沉木老楠木料,这种料是几千年前楠木倒了,遇到特殊地质环境,保留了下来,现在被发现了,严格地说这种料已经不是单纯的木料了,它更像是化石,当然由于它被埋入地下的时间短,最多三两千年,无法形成化石。
阴沉木老楠木料刨开之后确实非常漂亮,金光闪闪,而且金色里泛着微绿的光,整体色泽深沉,手头也很重,完全不像新楠木那样拿到手里轻飘飘。
但是我没见到过用阴沉木楠木料做家具的,顶多是做柜子,案子的面板,配深色木料的框架;或者把阴沉木刨开,锯成大板材,抛光,然后直接在下面垫两个支撑,当架几案用,很漂亮。
之所以不用阴沉木楠木料做家具,是因为这种料的价格太昂贵,一棵阴沉木楠木料出土,成交价第一手至少上百万,到了北京,这棵阴沉木的价格可能上要千万。我见过一块随型的阴沉木楠木料,一米多宽,三米多长,二十厘米厚,开价八十万,下面如果再做两个支撑,这张案子的价格就得过百万了。由于原料价格高,我没见过整体用阴沉木楠木料做的家具,包括今年的秋拍场上也没见过。
市场上现在关于楠木有个传言——楠木是御用的,平民百姓不能用。这纯粹是胡说八道。明清两代都没有禁止老百姓用楠木的规定,和珅当年被处死,不是因为他用楠木盖房子,而是因为他用楠木盖的房子仿造了宫殿的规格,式样——和珅同志在住房问题上违制了——面积,高度,装饰都严重超标,换句话说,和珅当年如果用楠木盖个合乎他身份的房子,用楠木盖房子这事本身并不会构成处死他的原因。
注:当年嘉庆皇帝治和珅罪的原文:“昨将和珅家产查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宝阁及隔段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缀,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不知是何肺肠,其大罪十三。”,看原文的说法:1)楠木,而不是金丝楠木,可见在清代并没有金丝楠木一说;2)仿照宁寿宫制度,这是和珅自作孽。
说说为什么当年宫廷里用楠木盖房子,楠木有个特性,它长得很直,能长出大料,几十米高,直径能长到一米以上。宫廷建筑跨度大,高度大,那个年月没有钢结构可以用,需要建造那么大的跨度,那样高度的宫殿怎么办?用楠木,这是不二选择。楠木还有个特点,重量轻,这使得所建造的房子整体重量轻,不然跨度那么大的宫殿自身重量就能把房子压垮。我有个用老楠木料做的灯挂,第一次拿起它的时候,很不夸张地说,它的重量让我吃惊——轻得发飘!!这说明楠木的密度不是很高,用密度如此低的木料做出来的家具,它的榫卯结构就不结实,用不了多久,容易损坏。
市场上还有种传说,楠木当年是皇宫里做家具用的,皇帝用楠木做家具。这也是胡说八道——故宫现存明清家具一万两千多件,其中硬木家具两千多件,剩下的一万件左右的家具绝大多数是用杉木做的,当然也有榆木,楠木松木等等柴木,但是楠木家具在故宫绝不是主流,明清之际,用楠木做家具是用它做家具的内胎,然后在楠木胎上髹漆,不是现在市场上卖的那种金光灿灿,土豪金“裸体”楠木家具——所谓木本色楠木家具。
有朋友会问,那明清的北京老百姓为什么不用楠木盖房子?您想想看,在明清两代,那运输条件多差呀,先在山上把一棵几十米高,直径一米多的树砍了,然后修路把它拖出来,再之后顺着江河把它漂流到北京给皇帝用,这个过程人工费用不得了,运费太贵,北方的普通老百姓盖房子确实用不起。但是古代中国的南方殷实人家用楠木盖个房子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情。现在运输方便,多大的料都能很方便地运出来。
古代民间用楠木建造的房子很多,尤其是楠木产区;古代民间用楠木做的家具也很多,并不是什么名贵木材。现在我用的一件脚踏就是清代中期楠木的,当年表面髹过暗红色的漆。
上面谈过了新楠木料不珍稀,老楠木料相对肯定要少些,但为什么要用老楠木料去新做件家具呢?技术上没有什么特别的需要,审美上没有什么特别的美丽。我确实不是很理解。
观察目前市场上楠木家具暗流涌动的现象,思来想去,我只有一个答案:
闲散资金在用楠木做题材在炒作。谁爱买就买吧,反正我是不买,真心看不上现在那些楠木家具,我宁可买新红木仿造的明式家具,至少新红木一百年长不成才,珍稀性还是有些的。
做个总结:
清代没有“金丝楠木”这个提法,现在国家的木材标准里也没有“金丝楠木”这个提法;楠木料不珍稀;楠木不是皇帝专用的;楠木适合盖房子,当梁柱用,并不适合做家具,因为楠木密度小,重量轻,做成家具以后榫卯结果容易损坏;楠木适合做棺材,它不易腐烂。
阴沉木楠木料确实漂亮,有闲钱可以买,但我劝您买了以后不要做家具,刨开打磨好,那大板料就很漂亮,随型做个案子,茶台很好。不过阴沉木楠木料真的是非常非常少,少到没有炒作的空间了。
后一篇:好玩的鼓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