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十年代修复方式的代表之一黄松木经柜

(2010-12-04 23:56:53)
标签:

文化

收藏

投资

杂谈

古典家具

老家具

青楸落木

分类: 古典柴木家具连连看

这是一张经柜,上面摆佛龛用的。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修复柴木家具都喜欢褪漆,打磨,露出木头本色,这种修复方式和理念是受当时黄花梨家具,榉木家具修复理念的影响。那时候国外的客户喜欢外表干净漂亮的老家具,黄花梨家具到手之后,动砂纸是轻的,很多是动刨子的。一个时代一个喜好,那时大家都这么做,不去多说了。

这件家具表面以前是有漆的,被褪漆,打磨成现在这个样子。

06年第一次见到这件柜子的照片,觉得漂亮,花哨,三弯腿,麒麟啊。五年之后再看,柜子整体感觉软了,这次现场观看,挺失望。认识一件事物都有个过程,买柴木老家具一定要慢,切不可当场掏钱就买,这样做的下场,多半是以后后悔,扔了可惜,想退货卖家不退,想卖没人要。

现在对于这件经柜,无论价格贵贱,已经没有购买的欲望了。


什么是好家具,买回来,摆上个三年五年,自己没看烦,那就是好家具。



图录里作者为了显示自己有文化,把“黄松木”的松字写成“鬆”,大约认为写繁体字有文化,遗憾的是用错了,鬆字一般用在“放鬆”,“轻鬆”里,古代松树的松就是“松”,画蛇添足,倒把自己的文化底蕴暴露了。





八十年代修复方式的代表之一黄松木经柜

八十年代修复方式的代表之一黄松木经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