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胶山寻仙踪

(2017-04-30 19:40:36)
标签:

胶山

安国

驻仙岩

分类: 游事
       胶山是无锡东乡一座历史名山,位于张泾、安镇、查桥三镇交界,主要坐落在安镇境内,境域内出过不少名人,如洞阳公顾可久的祖居地就在胶山,当然最有名的当属明代的安国。安国曾在胶山下构筑了当时无锡最大的私家园林“西林”,是当时江南四大园林之一,这在中国园林史上也是浓重的一笔。园内曾名流齐集,各种文事盛极一时。但后来西林湮没得很快,在当下到了几乎无迹可寻的地步。
       七八年前,我曾临时到锡山分局工作。当时基本没有特定的任务,所以有机会开辆警车在锡山辖区内到处转转,完成一些基本工作后,就顺便依着各种方志的记载寻访境内各处古迹,因为胶山正好位于锡山区的中心位置,所以去得比较多,同时也关注得多,因为知道安国及其西林,所以就一直想找一点遗迹。可是除了胶山北麓的安国墓有几个不在原位的石人石马外,其他情况非常令人失望。根据记载西林就在安镇山庄里、盛更巷、北赵巷、蔡巷一带,当时这几个村还没被拆迁,我曾去逐户走访,但村民对西林几乎一问三不知,仅听说山上有个“安公洞”与安国有关。其实早在清末,苏州顾文彬过无锡时去寻访过西林,可当时就无人能指认遗迹了。
        回市局后,安镇去得就少了。去年上半年在市政府内的市局工作,大楼大堂有《无锡文库》可借阅,我闲暇时经常挑一本翻翻,有一次翻到文库里一篇清代安璿的“胶东山水志”,文字不长,看完后又引发了我对胶山山水的寻迹之想,但事多羁绊,未能实施。
       前几天,图书馆古籍部的孟兄告诉我,他安镇的朋友在胶山上发现了新的安国遗迹,还给我看了照片、文字,我非常好奇,这几天一直在追问此事的情况。因下月我要在锡、宁等地封闭集训,我有点等不及,所以,今天就直接让孟兄联系了发现者周先生陪我上山一观。
      下午,与周先生依约在胶山东麓的入山口碰面,然后边听他介绍边上山。盘山道位于胶山南坡,往南看,一大片乡野就是西林的遗址,约西行一里,看到石阶,遂拾级而上,不出50米,就到了一个平台,平台的尽头看到一个石洞,这就是“安公洞”,洞高约1.8米,深2米余。洞口上方刻有“大明嘉靖癸巳”,据载这曾是安国读书的地方。洞西面不远有个凹陷的山窝,山窝石壁底部见有泉水,石壁上面有一崖口,崖口朝西一面的石头上就刻着“驻仙岩”的题刻和安国的落款。在周先生的引导和帮助下,我利用绳索爬进了崖口的平台,才得以近距离地观察和抚摸石刻,文字内容和文献记载完全一致。可能由于地处偏僻、植被覆盖等原因,驻仙岩旁的这些落款文字自清代以来未见再有人实地发现的记述,目前据知,这也是锡山境内唯一仅存的摩崖石刻,
       下山的时候,我才知道,周先生是一个地方文史爱好者,平时对谱牒、地方名人以及中医药有浓厚兴趣,业余在研究安镇地方名人的同时,还经常上山采药,这次就是因为驻仙岩附近崖石上的一棵灵芝,引他撩开了石刻前的重重藤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