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百家姓》,记得顾姓下方注的郡望为“武陵”,众所周知,武陵郡历史上虽有辖境大小的变化和极少的异指(如东魏时江苏赣榆一带曾设武陵郡),但大体武陵郡就在以常德为中心的湖南一带,然而历史上这个地方姓顾的名人很少,所以我心中对此就有疑惑。后来又看到一条注释,说顾姓源于江南,有一支播迁湖南,人口日繁,故郡望武陵。我认为这条注释更是不合逻辑,可是却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百家姓》会把顾氏郡望注标为为“武陵”。
直到近年,接触了一部分家谱资料后,才知道“武陵”之名原来来源于一条河,这条河即吴江芦墟的市河,原名“武陵溪”,顾野王的两个儿子就曾居住“武陵溪”的北段,而江南顾氏都自认为是顾野王的后裔,故后世很多家谱都取名为《武陵顾氏宗谱》,而《百家姓》后世注者误把“武陵”认为是郡望了。这些材料在柳树芳(柳亚子高祖)著的《分湖小识》里也有记载。疑惑解除后,我很想去实地看看,特别是武陵溪上那座始建于宋代的嘉泰桥,这座桥的历代修复都由顾氏主持。
前年,与秋风、青萝和晴雪同游芦墟,四人只是游了当前的芦墟老街,即武陵溪的南段,因时间关系没有找到嘉泰桥,所以我琢磨着有机会再去。这次应常恭师弟震泽雅集,我遂决定上午提前去吴江,先到芦墟一转。
在片云师妹的陪同下,我、陈倩与秋风夫妇顺利地抵达北芦墟。但问当地人嘉泰桥在哪儿,知者寥寥,后来通过几位老人的指点,才在一小巷深处找到了此桥。
这是芦墟—分湖地区始建最早的古桥。也是芦墟农村现存唯一的石拱桥。桥碑记载:“桥名嘉泰,盖南宋宁宗朝,嘉泰改元(1201年)始建,故以此名。”《北顾里重建嘉泰桥题名记》等七八块石碑本是券石,砌置在拱券内。有两块记载助银人姓名和银两。东北拱顶有清顺治乙未年的石碑。拱顶部南北两侧横额上都刻着桥名“嘉泰”两字,桥联为:”虹腰环水南通市,雁齿排云北顾村“。
众友登桥小坐留影,我则石阶上看着桥下静静流淌的武陵溪水思祖怀古,此时我忽然想起,明代大曲家顾大典正是北芦墟人,其作品有《清音阁传奇》四种,其中《青衫记 》、《葛衣记》最为著名,因此我又不免遥想:那顾道行先生会不会着青衫登过此桥?
附:
《嘉泰桥题名记》碑文如下:
北顾里重建嘉泰桥题名记
松陵距东南五十里,有镇曰芦墟。梁太学博士顾野王子卜居于此,遂有北顾里名。今顾姓者,皆野王后。东西两岸,居民百姓,人物仁厚,风俗义让。中流南北,曰武陵溪。桥名嘉泰,盖南宋宁宗朝,嘉泰改元始建,故以此名。自昔迄今,皆柱石甃砖,屡构屡倾。成化丁未岁,境有乡尚义者,同心合力,各出己帑,兼募众财。致石作券,更为一洞。上布以石,傍立以阑。肇工于岁之九月,至十二月乃成。丐予记其事,遂为之铭;铭曰:
丁未岁,癸丑月,舆梁成,名不歇。
大明成化二十三年十二月
干缘善士:顾原本周启暘沈悦中沈德中倪良裔顾良玉
http://s3/mw690/0023gmdggy6JTO4rjGif2&690
http://s4/mw690/0023gmdggy6JTO3WRx133&690
嘉泰桥
http://s5/mw690/0023gmdggy6JTO44R9i34&690
http://s13/mw690/0023gmdggy6JTO4dngo2c&690
武陵溪
http://s10/mw690/0023gmdggy6JXjeIlwl89&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