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慕课,2014新时尚!

(2014-02-02 22:11:39)
标签:

学习心得

管理系统

数学课

钟到十

自主学习

教育

分类: 原创

 

所谓“慕课”(MOOC),顾名思义,“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

再不来慕课,2014年您就OUT了!

某君虽然已是北京某著名高校副教授,但以依然在孜孜不倦的学习。近期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了解慕课之后,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学习。到马年春节期间,他已经上了多门名校名课,比如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幸福学)原汁原味的23个视频、作业及其考试。他说,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方向是企业管理,主要工作是用研究成果培养准企业家如何更多的创造经济利润和社会效益,今后他可以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这群特殊人才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他说,慕课一节课只有几分钟,长的也就十几分钟,往往是一个知识点就是一节课,这更能使学习者集中精力学习。上慕课,步骤很简单:登录喜欢的慕课网站——注册——选课,然后会收到一封确认邮件,耐心等到开课就可以上课了。  每节课结束之后,接下来都会有习题,对所讲授的知识点进行练习和回顾。还有线上讨论环节,全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在网上提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个环节中,慕课也鼓励通过线上讨论认识同一地区的朋友,以便结成网下学习小组进行面对面的讨论。他就是在这个环节中发现台湾的一名学者也在学习这门课程。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向老师或者助教提问,他们的回答都很认真,甚至是大篇幅的回复。

接下来的一个环节是考试。在这之前,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要表示遵守“荣誉准则”。这是一种默认规则,要承诺在考试中不作弊。这本来就是一种主动学习,没人逼您。由于讲授全部用的是英文,因为年纪稍大以前学的又是俄语——所以刚听起来有些费劲。但是他坚持把这些课程下载下来,一遍遍地听,做笔记,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查字典。如今,他已顺利地通过了几门慕课的网络考试并且得到了证书。不仅如此,他之后还加入了一家网站的“教育无边界字幕组”,将这几门课程翻译成了中文,还因此得到了某网站的一份“翻译证书”。尽管把英文课程翻译成中文是没有报酬的。但是在这个环节中自己提高了英文水平,而且结识了翻译组中很有趣的一些很积极向上的小朋友,感觉到自己一下年轻了很多。


慕课,2014新时尚!


无独有偶,在她的古筝教学中,也尝试了这一形式。在古筝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孩子们的音乐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小学就学过,有的学生又对古筝甚至毫无了解。针对这一情况,她先摸底,了解情况后,把有基础的学生和没有基础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在教授时给他们基础指法图示,让他们先自学,同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老师最后对个别没掌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古筝学习的评价方式中,她也进行了类似游戏中的“通关”模式。每个学生能熟练演奏一首曲子,她奖励一个五角星,并给这个孩子下一首练习曲的乐谱,这样孩子们就可以顺利地练习新曲。对于没有过关的同学,也不用着急,可以继续练习,直到掌握后再练下一首。这样分层要求,每个学生都已有所提高,都能有所收获。

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 。通俗地说,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有一种观点认为,慕课的飞速发展或会让传统大学消失。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传统大学一定会存在下去,但慕课对教师、对传统大学的教育模式一定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大学的围墙必将在某种程度上消失。然而,利用零散的时间上慕课已经成为了2014年的新时尚,很多人表示在春节期间依然会继续风雨无阻地享受慕课。

慕课在形式上有别于以往所说的“网络公开课”,课程多为5分钟到十几分钟的微课程,除了讲授环节,还设置了习题、线上讨论、考试等互动服务环节,具有课程短小、免费、公开、随时学习等特点。慕课一推出,便迅速席卷全球,中国也不例外。自20135月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中国大学陆续加盟EdxCoursera,推出多门面向全球的课程。同年10月,清华大学推出国内慕课平台——学堂在线。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是未来几年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慕课让人们随时随地可以聆听名校名师的讲授,与全世界各地的人们一起交流,这无疑是解决教育公平的一个优良途径。

周所周知,“双师课堂”试点大获成功。为了探索“慕课”对于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际效用,某扶贫基金会进行了一个名为“双师课堂”的实验,将名校人大附中的课程直接上到乡村学校。从去年9月份开始,在广西、重庆、内蒙、河北联系了10几所乡村的学校。这些学校的“双师课堂”全部排在早上第一节,统一上数学课。人大附中老师在网上讲,乡村中学的学生在下面听,直接听人大附中的课,做人大附中的作业,考人大附中的试题。虽然实验到目前只有短短三个月,效果却出乎意料的好。这些乡村学校第一次看到最好老师怎么样讲课,学生怎么跟老师互动,最枯燥的数学课竟然能如此有意思。对学生来说,从某种意义上比老师刺激还大,第一次看到原来在课堂上不把两个手摆在书桌上或是背在后面跟老师讲,原来学生跟老师对话就应该强大,很多学生开始变得非常活跃。在此过程中,乡村老师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备课、讲课,主要精力放在怎么启发学生、辅导学生,主要起到现场高级助教的作用。

重学习、轻证书;重实物、轻形式;读书时间灵活,但质量极高。这是很多人总结的慕课学习心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在北京过年
后一篇:雪花呵雪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