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唐加文双博士
唐加文双博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864
  • 关注人气:5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3号太阳

(2013-07-27 09:41:29)
标签:

健康

分类: 原创

 

送母亲去北医三院住院那天,一对七十岁左右的老夫妻也同一时间入住。母亲22号床,他们23号床。

刚安顿好母亲,他们便拎着大包小包走了进来。男的戴着贝雷帽,宽大的衣服罩在瘦小的身体上,黝黑的脸庞上满是皱纹,却也掩盖不住他矍铄的精神。女的个头不高,穿着酒红底色黑花袄,随意盘着头发,一看就是久经风霜的庄稼人。

正值午餐时间,我张罗着给父母买饭。“小伙子,帮我看看这个饭卡怎么用。”我正准备走出病房时,被她叫住,手拿着医院食堂的IC卡。她说:“办住院的时候买的,说是吃饭就用这张卡,还充了一百块钱。”我说:“哦,我也不太清楚,要不您问问护士。”她随我一同走出了病房。

吃完饭,我又去给父母买了些日用品。等我楼上楼下几趟来回,发现这对老夫妻和父母好像已经十分熟悉。他们来自邯郸,以给当地农村人盖房子为业,有一个女儿,在南昌生活。男的姓徐,老婆是来照顾的。

有一会儿,我突然想到了这对老夫妻刚到病房时说的一句话。“要是我们的儿子还在,估计也……”朦胧中,我依稀听她这么说了一嘴。

一切事宜安顿妥当,父母执意让我先回去。我正患着重感冒,得回清华校医院医院拿点儿药吃一吃。走出病房时,阿姨突然说了一句:“路上慢点啊。”我十分错愕,愣了一下,点点头说:“好的,您和徐伯伯好好休息。”

母亲住院十多天,由于工作太忙,我只是下班后去医院探望过几次。每次一到病房,穿酒红底色黑花袄的阿姨都笑语盈盈:“又来看妈妈啦!”如果老婆与我同去,她便会把椅子让给我坐:“来来,你们俩坐!”当我同父母聊天时,这对老夫妻则会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仔细地听我说话。

又过了几天,邻床的徐伯伯做了手术,吸着氧气,打着点滴,没了往日的神采飞扬。离开医院时,我说道:“徐伯伯,您好好休息啊!”伯伯忍着疼痛,咧开嘴笑了起来,对我点了点头。阿姨则一再叮嘱我“回去路上慢点,小心!”

那几天去医院接母亲出院。母亲和病房里的病友一一道别,邻床的这对老夫妻说:“保持联系啊。”当我们快走到电梯口时,一个声音在背后响起:“再见啊,你们慢走!”我回头一看,正是邻床的阿姨。走廊的光线昏暗,可她的笑脸却清晰可见。我挥了挥手,再次同她告别。

一路上,她的音容笑貌不断在我脑海中浮现。她最后急急忙忙追出病房的那个举动,让我愈加觉得温暖。我问父亲:“您和邻床的阿姨很聊得来吧?”“老徐他们两口子都是直爽人。老徐白天就只知道干活,到了晚上回家才发现这里疼那里痛,可是天一亮,他又忘记了所有的疼痛,继续出去干活。”母亲也说道:“那天我要放弃治疗,老徐劝我,有病就要治疗,儿子媳妇会帮你安排好,你安心治疗就行了,不要有太重的思想负担!其实,老徐的病比我还严重呢。”

本来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只因为在同一个病房,他们就和其他病人成为了朋友。尽管自己也是来看病的,可他们却总是主动悉心关心、照顾其他病友。一说起老徐爱人,与同一个病房的倪阿姨一家人都赞不绝口。66岁的倪阿姨在家摔了一跤,导致手和脚都受伤了,在北医三院住院的这段时间,受到了老徐及其爱人的很多照顾。有好吃的他们都会多买一些,什么骨头汤、炖猪蹄,与病友们一起分享。

母亲说,病友或病友家属心情不好、有心事时,老徐爱人就开导他们。倪阿姨的小女儿近段时间家里出了不少事情,心理、身体双重负担都很重,人也消瘦了不少。老徐夫妇看在眼中,空闲的时候,就跟她谈心、开导她。父亲补充道,倪阿姨的女儿说:“他们特别会理解人,让人听了豁然开朗,每次跟他们聊完天,我心情就舒畅多了。”病友们私下闲聊都说:“在一个病房里和睦相处不难,可像老徐夫妇这样照顾他人,为他人着想的并不多。”

听完父母的描述,我长久不语。这对老夫妻,他们朴实无华,一生中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可是对生活的热爱不减,他们无条件地接受着命运赐予的一切,无论过去的路途是否平坦、未来的道路是否有荆棘,他们都能坚强、乐观地面对,而且不断的像太阳一样去照亮周围的每一个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