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闲话旧书趣
(2012-12-18 06:02:40)
标签:
末尾姑娘现实生活新书结局文化 |
分类: 原创 |
昨天在清华西门书摊上淘的一本旧书,让我一直到现在还兴奋着,爱不释手。
该书是上海书店1989年出版,达世平、沈光海编著的《古汉语常用字字源字典》。卖书人对这本字典不怎么稀罕,原价5.70元的字典标价4元,被我乐得屁颠儿、屁颠儿带回了家。
回家以后翻阅,竟然收获了很多乐趣。
一直想找一本标注字源的书,家里有《辞海》《说文解字》《古汉语常用字典》,但都嫌太厚,翻阅起来不方便。一直迷恋于那些生动的甲骨文、篆文、金文。而这本字源字典真是货真价实,功夫到家,对每个字的字源都有简明的注释,点到为止,不拖泥带水,不虚张声势。例如“良”字,(甲)唐兰:像熟食冒香气。食物味香。吕张切,音梁,阳韵,liáng。
仔细观察,居然发现整本字典的注释几乎都是手写的!想象一下,当年的书写者该是多么小心翼翼,勤恳谨慎!甲文、篆文、金文都一笔一划写就,一个个仿宋字体,是那么整齐均匀清晰有力。真正让生活在数字时代的现代人叹服!我一页页地翻看字典,仿佛仰视勤勉时代一个个坚实的背影。
庄子说:“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则莫若以明。”可人非圣贤,谁能对人间是是非非看得清楚,保持内心的清明?很多时候,我们普通人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总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着走,所以很容易被某些浮躁所影响,成了不理智时代的一员。
手头这本旧书,就是警醒我大脑的清新空气。
读旧书是一种品味,宛如游览中国古典建筑。
有人讲:衣不如新,人不如旧。读书亦然!
书是值得珍惜而宝贵的东西。它终究不是普通的生活用品。先贤所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前人经验的宝藏。
以前做学生时,有好心的导师会给我们开具读书目录单,那是最幸运的事。做学生能受到师长的指点,进步必然很快,免得一个人在偌大的图书馆里转半天,不知借什么书看好。毕业以后就只有靠自己了。忙碌在工作岗位上,当然有心的领导也会给下属同事推荐一些值得阅读的书籍。好在,读书永远不觉得晚。随时随地,只要有书可读,心灵就可以安定下来。比如古纹样,兵书,先人哲学,都是心境里一份闲适的享受。读书写读后感,随意的感受,或多半是摘录几句书中的经典,更加怡然而畅快。
作为传统的读书人看来,有些中国古典是非读不可的。在此也不用列举书目,四书五经之类,关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无论对于理工科、文史法、政治财经公共关系,为人做事,都大有裨益。比如经书、史书,一些国学类经典,遴选而读。
北宋诗人黄庭坚曾说过,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现实生活中,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的有之;忙于工作、忙于生计,没有时间读书者亦有之。殊不知,读书之气乃清新爽朗之气。
诚然,爱新书更爱旧书,乃因为旧书之沉淀,旧书之内容可幻想从前记忆,好比老屋子墙头的青苔、好比后院的老皂角树、好比门口青石板路印记的脚步。没有深厚的积淀,是丰富不起来的。可是,我们的脚步还是落在眼前现实的土地上,不能永远盘旋在美好的记忆里。丢下旧书,肚子饿了、口渴了、犯困了,还得一口饭、一口水、一顿觉来充实躯体。
读旧书,掺杂一些古文,多有裨益。比如文言文中的章法句法词法都很有讲究,一两句话就可描绘一幅美景、一番深情,流传千古。看一个人从小信手拈来几句古诗词,琅琅上口,视为很好的教养。旧书的可爱,还在于它的情趣。大大小小,字体各异,形形色色的排版、装帧,饭后睡前,在书架、在案头、在枕边,信手拈来,爱不释手。一时间,忘了锅中熬的红豆汤、桌上新沏的普洱茶,香味四溢,于心间、于嘴边,总相宜。
如今的书店里,琳琅满目,书籍的装帧是越来越精美、豪华,看上去,就像县城里浓妆艳抹的女人,远远不如乡村秀气的姑娘那样清新可人了。所以,越来越青睐以前那些装帧朴素、简洁大方的旧书了。一本旧书在手,不说那份素面朝天的从容淡定、也不说岁月留下的沧桑况味,只那略微发黄的纸页上飘出的淡淡墨香,便如陈年老酒一般让人沉醉不已。
在旧书摊上淘到心仪的好书,那种意外惊喜的感觉,就像在废墟之中发现珍珠一般,记忆特别深刻。大概十多年前吧,一个春雨绵绵的下午,在丽江古城大研的石桥上,独自无聊的闲逛中,见到一个临时的流动旧书摊,居然从中买到一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的《诗人玉屑》,另有一本清代围棋国手施襄夏的《棋诀图释》,这让整个旅途心情由阴转晴,特别愉快,且充满古趣。
淘书的乐趣,绝不仅仅是价格便宜这样简单。由旧书构成的氛围能把人带回过去的时光,让人重温从前纯真岁月中那些美好片断带来的温馨和感动,暂时逃离琐碎庸常的现实生活。而淘到的旧书,不少都是以前动心过、关注过,却因种种缘故错过没能得到的,如今重拥入怀,自有一种久别重逢的亲切感。就像曾经的恋人,几经沧桑,终于又走到一起了。这样的结局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实现的,我们便可藉淘旧书来弥补这种传奇的情怀。
当然,阅读旧书本身的乐趣,也是新书无法比拟的。首先,新书的娇气与傲慢,便让人难以忍受,又重又硬,楞角扎手,须双手捧着,正襟危坐,而且稍不留神便会留下折痕,与其簇新的面貌显得不太相称。还有那花花绿绿的装饰风格,见缝插针的广告语,以及那厚重剌鼻的油墨气息,都让人极不习惯。而一本旧书在手,轻便软和,带着岁月留下的温馨气息,可在沙发上歪着看,也可在床上躺着看,还可以大大方方折上一角作个记号,便如多年的老友一般随心自然,不必担心对方高不高兴。相信,不单是我对旧书情有独钟,相信诸君人过中年,都会油然而生如我一般的旧书情怀。
哪里有学校,它四周就不再沉默不再寂静,那里总是洋溢着一种繁华,肯定热闹非凡,尤其是夜光下的夜市,总是透着几分浪漫和自由。清华园的门口也是一样,每当傍晚时分,太阳刚从西边落下,月亮悄悄露出了头,路边的灯光也次第的亮起来,摆摊的人们就开始在路边儿练摊,水果摊、小吃摊、啤酒摊、台球摊等等热闹及了,而我最欣喜的却是那些旧书摊。
每当夜晚归来时,总是不由自主的停在那里,带有温暖的手抚摸过每一个沧桑而熟悉的文字,也总是精心挑选着那些带有历史线索的书页,那些泛黄而散着淡淡香味的书,吸引着我。我的目光在那些路灯下注视、我的脚步也随着停留,不由自主的靠拢,弯下腰,蹲下身子,扫视着那些喜爱的书籍。
不舍的旧书,填充着我多半个新书架,也同样填充着我的生活,捡起每一本都捡起了我旧日情怀,突然有一种很富足的感觉。又是一个年岁的末尾,还有多少旧书我未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