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唐加文双博士
唐加文双博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864
  • 关注人气:5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半海水一半沙,泰尔公主美如花

(2012-10-11 06:38:56)
标签:

奥克巴

罗马

布匿战争

突尼斯

凯鲁万

旅游

分类: 原创

 

国庆长假,游览了突尼斯(Tunisia)。它位于非洲大陆最北端,北部和东部面临地中海,东南与利比亚为邻,西与阿尔及利亚接壤。突尼斯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集中了海滩、沙漠、山林和古文明的国家之一,是悠久文明和多元文化的融和之地。拥有迷人的沙滩、温和的气候、比邻欧洲的地理优势和物美价廉的商品和热情好客的风土人情。

突尼斯,触摸历史

缓缓升起的木板将角斗士带出阴暗的地牢,在3万名观众的呼喊声中,他挺起长矛冲向不断吼叫的野兽,期待着胜利后的荣耀与欢呼。公元前3世纪,在庞大的斗兽场中,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不断上演着。这里不是罗马,这里是非洲最北端,直到今天这座庞大的建筑依然耸立着,成为突尼斯最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莫泊桑将它描述为“世界美妙绝伦的斗兽场”,福楼拜评价它是“罗马帝国在非洲存在的标志和象征”。位列世界三大斗兽场之一的埃尔•杰姆斗兽场同时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这里,历史不在栏杆之后,你可以登上斗兽场的顶端俯瞰,也可以走进黑暗的地下,查看那一座座曾经关押着角斗士和野兽的隔间,一切都可以触摸,向你倾诉历史中无尽的故事与传说。

迦太基,消失的传奇

在讲述突尼斯的历史时,人们会首先说到迦太基,说到迦太基便会说到美丽的Dido公主和那一块传奇的牛皮。泰尔(Tyer)王国美丽的Dido公主因其兄庇格玛里翁(Pygmalion)在国王死后,排斥公主而独揽大权。为免遭迫害,美丽的Dido公主带着财宝与仆人飘洋过海,在突尼斯湾登陆。她向柏柏人部落首领马西塔尼求借一张牛皮之地栖身,得到应允;于是她便把一张牛皮切成一根根细条,然后把细牛皮连在一起,在紧靠海边的山丘上围起一块地皮,建起了迦太基城,意为腓尼基语“新的城市”。故而迦太基的卫城又叫柏萨意为“一张牛皮”。

这个传说是如此久远,以至于今天的我们无法证实它的真实性,事实是迦太基远比罗马更早建立,成为了北非最重要的海上贸易中转站。时至今日,人们仍然习惯称呼绿色的突尼斯,比邻地中海北部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即使是南部的撒哈拉沙漠中也拥有众多的绿洲,盛产椰枣等作物。迦太基商人在强大的海军保护下,将橄榄油和酒,以及手工艺品出口到各地。迦太基直到公元前146年,在第三次“布匿战争”失败前,一直都是当时古代世界里最富有的城市之一。汉尼拔,这个被凯撒赞誉的敌人便出生在这个国度,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汉尼拔的传奇事迹如同史诗一般传颂。许多人专门前往突尼斯,寻找这位伟大将军的足迹。强大的迦太基让罗马视其为劲敌,在两次击败迦太基之后,罗马人为了避免迦太基再次崛起而发动了第三次“布匿战争”。迦太基人在顽强的抵抗了3年后最终被罗马人打败。战后罗马人放火烧毁了整个迦太基城,并奴役了当地的居民。而这场战争也奠定了罗马人在迦太基,乃至整个地中海区域的统治地位。

传说罗马人在攻陷迦太基之后,将所有的土地撒满盐,让土地无法耕作,让迦太基从此消失。今天,当我们走进距离突尼斯市不远的迦太基,草木与植物依然郁郁葱葱,但迦太基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今天的我们看到的遗址也并非当年的雄城。现存的迦太基古城遗址,多数是罗马人在公元前146年到公元439年占领时重建的。迦太基唯一的影子,映射在突尼斯人平静而温和的生活中,还有地中海那不曾改变的碧海蓝天。

罗马人,生活要好闻

当罗马的神圣光辉照耀在北非的土地上时,他们在这片独特的土地上建立了众多的城市与建筑。直到今天,突尼斯全境内拥有四十余处保存完好的古罗马遗址。对于那时的罗马人而言建立一座城市有五个重要的条件:首先城市必定占据着重要的战略性地理位置;第二要接近采石场,为城市建设提供足够的石料;第三要有水源,为城市提供饮用和生活用水;第四是肥沃的土地用于耕作;第五条则十分有趣,必须拥有树木与花朵,让整个城市闻起来很香。

距离首都突尼斯市一百公里的杜迦,就是这样一座典型的城市。坐落于突尼斯西亚群山环绕的努米底亚人聚集的小山丘上,俯瞰着大片的田野与橄榄树林。从山中水源引来的水顺着略有倾斜的水道桥注入城中的三个蓄水池。供水和排水设施的建设是古代罗马城市规划中最基本的环节。走入遗址,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半圆形的剧场遗迹。剧场斑驳的石料形成一层层的看台,高高的罗马柱矗立在舞台之上。在那些辉煌的年月,贵族们穿过舞台走入场中,巨大的幕布从高高的柱顶放下,遮起旷野中的美丽风光,精彩的剧目在火光中上演。我们今天甚至可以看到舞台一侧,向演员提词的小窗口,似乎还传出精彩的词句。与每个罗马城市一样,杜迦拥有巨大而庄严的神庙,精致的浴室中,仍然可以看到浴池中色彩丰富的马赛克,历经了千年的洗礼,依然色彩亮丽。

突尼斯境内另一处不容错过的罗马遗址位于斯贝特拉,整个城市以神庙为中心,周边是繁华热闹的集市,东南西北分明,占地60公顷,宽阔的道路把城市分割得井井有条,浴室、半圆形剧场、斗兽场,生活功能、娱乐功能样样俱全,完全按照古罗马人的思维来布局。走入遗址,导游会向你指出古老的橄榄油作坊。巨大的石碾依然带着些许油亮的光泽,古罗马人利用石头与杠杆的力量,将橄榄重重挤压,获得最珍贵的初榨橄榄油,通过石槽收集储存。

从兵营到圣地

凯鲁万在历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而且也是个伟大的宗教中心,被誉为“50个清真寺之城”,是突尼斯人的精神家园。当阿拉伯的奥克巴将军建立这座城市之时,阿拉伯军队正受到从地中海来的拜占庭人的威胁,而远方的山脉中伯伯尔人虎视眈眈。出于战略全局的考虑,他选择在远离危险的平原上,建起了一座军营式城市。“凯鲁万”(kairouan)来自波斯语,意思是“沙漠商队”、“沙漠旅行队”。按照阿拉伯字词的语义还是“马群”、“马队”之意。奥克巴将军和他的手下建起城墙。凯鲁万地区缺水严重。彼时天旱少雨,加之该地区又处于海平面之下,用水极其困难。凯鲁万的军民们通过修筑水渠将远山的泉水引入城中,并在城外修建了15个蓄水池蓄水。蓄水池均为一大一小配套使用,原来的水源在小水池中沉淀杂质,再缓缓注入大池中。这些蓄水池至今仍有两座存世,登上高处,两座蓄水池如同两座湖泊静静地反射着天空的蔚蓝。

以奥克巴将军命名的大清真寺如今是世界第二大清真寺,也是北非最古老、规模最大的清真寺。凯鲁万更因为其独特的地位成为继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之后的第四大圣城。

事实上,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像突尼斯这样,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北部,蔚蓝的地中海温柔地亲吻着大城小镇,带来如水般的柔情,时间也放慢了脚步,一派晒着太阳的慵懒姿态;南部,茫茫撒哈拉大沙漠铺展开来,风沙卷起一种苍桑,在玄黄里留下印记,刻在当地人黝黑的脸上。两种看似相互矛盾,其实却是一种浪漫。海水和沙漠就这么交织着,缠绵悱恻,演绎一种独特的风情。沐着清凉的晨风,走在空荡荡的洁白绵软的海滩上,我们等待海上日出。转眼间,玫瑰红色的太阳跳出碧波的海面,映红了云层,那是一种让人窒息的唯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