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小企业如何过冬?
(2012-09-14 06:06:17)
标签:
服务竞争优势基因中国中小企业领袖级财经 |
分类: 原创 |
当前,中小企业成长的特征和挑战是什么?
中国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的主体,同时也是国家创新的主流,在4200万中小企业里,随着只有12万家是创新型的,4%的中小企业创造了中国70%的新技术,80%以上的产品创新,65%以上的专利。
而且,就贡献积累来说:国家的竞争优势必须依赖于一批领袖级的企业,而很多领袖级企业都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而来的;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是“企业家精神”的摇篮;创新型中小企业即便不能成为领袖级企业,也是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中坚力量,因为创新最精最专的是中小企业;谈到和大企业的关系,创新型中小企业是延长大企业生命周期和帮助其捍卫行业领袖地位的重要源泉之一,大企业到一定程度是没有创新能力的,必须依靠兼并收购中小企业来维持其创新力。
然而,中小企业是竞争中的弱势群体,面临了很多的困境和挑战。在当前全球经济的冬天里,其主要有三个问题:大企业的垄断,融资的困难,税收的问题。
除了问题以外,对于中小企业成长从自身来说,还面临一道道的槛。从1亿到10亿再到100亿都有很多的槛,其中最重要的槛有3个:在企业成长的存活期,大多数企业由于胆子大,抓住时机,这个时候的管理是非常粗放的,之后进入了成长初期,是靠规模小,价格低,迅速占领市场。当中小企业需要进行第一次变革创新,甚至第二次第三次的时候,面临的问题就很多了。而之前的优势都不再是优势,这些问题包括竞争者多,客户不满意,产品质量总是有问题等等,内外管理力不从心,人才问题、文化问题等等,一系列都冒出来了,而且是爆发式的蹦了出来。
这样道道门槛的结果使得很多中小企业在宏观经济高涨的时候,盈利能力呈现疲软状态,只有少数企业是高利润的,高增长的。在金融危机,特别是现在处于世界经济的冬天,中小企业尚无跨国大额的资本棉袄,仅凭自己的组织能力难以抵抗现在全球金融危机寒冷的侵袭。我们看到,金融危机时期以后,原来可以挣钱,有高利润的变得利润一般,大多数在挣扎,挣扎的过程中,一家接一家的中小企业纷纷倒闭了。
实际上,中小企业的问题关键在于商业基因的问题。
第一,企业家的决策者、经营者看不见想不到或不敢想,远见不够卓识。
在决策的时候,没有对全球竞争和趋势以及焦点规则等等方面的认识和认知,使得企业在发展上,思路被堵塞,在行业里被定义在最低端。
第二,是缺乏系统的规划、变革、创造能力。
只有少数的中小企业能够评估什么能力是自己需要的、什么能力是要建立的、什么能力是要从外部获取的、什么能力是在变化中系统地创造、重建、整合、建立。很多公司陷入有愿望没能力的困境。
第三,是资源短缺的问题。
很多企业不能真正理解什么样的资源对利润的贡献是重要的,或者获得和投入什么样的资源是重要的,或者不清楚如何获得关键的资源。导致公司发展失血或营养不良。
这三个重要的问题,就称之为商业DNA的要素问题,也就是决策智慧、能力内核和商业资源三个方面的问题。这三个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会使得我们现在很多中小企业在错误的方向上南辕北辙完全与目标渐行渐远、或者是有愿望没能力、要么是在营养不良情况下踉跄着艰难迈步!
在这样内外交困下的现状下,中小企业其实最紧急而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进化商业基因,看看商业基因在全球化市场的布局里是什么关系?
在商业基因组合的三个要素里,初级市场所拥有的商业基因和在高级市场、超级市场是非常不一样的。在中国很多领域都是初级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上企业所拥有的竞争优势叫做比较竞争优势,也就是说靠知觉,靠灵活来,靠短期来进行事件的决策,也就是我的决策都是看今天出一个政策,明天出一个什么规定,我有能力适应。通过当地的资源、关系,自然资源等等作为自己的商业资源,通过快速抓住时机,低价击败对方,成为自己的能力的优势。
我们如果要比较全球的市场,这样的企业无论是在西方的市场还是在中国的市场,在传统的领域还是高科技领域,相应的基因相对来说是非常不一样的。叫做绝对的商业基因,这样的商业基因经过系统、科学的多纬博弈,通过人才、知识、经验、智慧来作为资源,而且他们掌握了创造价值的决策,这就是真正的动态的商业技能,无论时间地点都打不跨他们。
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必须要进化商业基因。
商业基因决定竞争等级,不同的竞争等级又导致获得不同的利润回报。绝对竞争优势获得巨额利润,独特竞争优势获得可观利润,比较竞争优势获得微利。
今天在全球化竞争的大背景下,中国中小企业应该如何部署成长战略?
【针对企业家、经营者,要提升决策智慧】企业家、经营者和决策者要能够开始知道在全球的竞争里,有什么趋势、焦点和规则。比如:
1、投资生产要素的改变。
从传统变为现代。对于几百年前很重要的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如果现在还在投资传统要素的话,企业将在竞争中举步维艰。现在对于生产要素的投资主要是知识人才、虚拟地产和创新工厂的投资。如果企业家如果还没有在网络上有一块地,那就是很落伍的。新型的创新资本,要建立一个创新工厂也是一件大的工程,需要投资的。
2、贸易形式正在改变。
看我们的出口,如果继续依赖低价的加工贸易很难在竞争中获胜。全球上上万亿贸易交易实际上是通过无形财产交易的,比如信用背书、技术转移、专利授权和交易交叉许可等等,而我们却用无数中国人累死累活生产出来的上千万件衬衣去换取外国人一小时在电脑上画出一个LOGO商标的授权。
3、市场战略性布局的改变。
日本在中国专利的申请从2001年以来已经远远超过台湾,位居第一名。认为日本产品在中国市场不再红火了其实是一个误区。日本企业在战略上从九十年代进行中国市场的新布局,悄悄实施了知识产权布局。
4、赶超发达国家速度的改变。
我们赶超发达国家所必须的速度越来越快,从线性的连续增长到量子般跳跃的巨变。增长点也从廉价产品转向创新产品和服务,韩国用了10多年、台湾用了20多年,而日本用了30多年。我们呢?
5、还有就业结构的改变、新兴服务业的崛起等几大变化。
【设计创新的商业模式以改变成长的轨迹】我们要设计可持续的增长模式,这可以从技术、产品、营销方式、商业流程、合作对象、经营方式的改进等来驱动。
设计创新的商业模式,也有一些例子。比如企业对消费者价值创造(B to C)变微利制造业劣势为高利润整合消费者界面优势;企业对企业的价值创造(B to B)驱动变笨拙爬行式发展为精简跨越式发展等。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