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才先要造环境
(2012-08-22 06:19:25)
标签:
体育中国创新型国家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发展文化 |
分类: 原创 |
毫无疑问,组织的竞争日益凸显为人才的竞争。一个企业如此,一个地区如此,一个国家也如此。
如果欧美没有一个基本公平的游戏规则,有多少国际人才能有机会在欧美成为著名大学的教授、跨国公司的研发主力和创业经营的成功精英?如果没有大量的优秀人才,美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又怎么会那么经得起严峻的考验?因为据统计,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股市损失了65%,欧洲34%,日本53%,而作为危机发源地的美国只损失了8%;宣称最先从危机中复苏的中国,股市被腰斩过半。8月20日,沪指跌破2100点,更是创下3年半以来新低。
建立和培育人才成长和发展环境尤为重要。它将是决定引才成败得失的关键因素之一。
引进人才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数字,而是为了让人才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其微薄之力,达到集腋成裘的效果。同时还会开宗明义的清晰价值主张:奋斗总是会有回报的,中国需要人才。但是到了实操层面,不论是移植过来的是参天古树也好,还是种下的是新长成的树苗也罢,接受他们的这片土壤与环境最终将决定这些‘新’的生命能否在此继续他们的原来的生命活力并开花结果。
发展机会均等(Equal Chance)是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源动力之一。
众多的年轻博士和其他青年才俊迫切需要在自己的科学事业上迈出成功的第一步,他们需要必须的项目资助。中国近年来的各种各样、各个渠道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重大专项和中小企业发展等资助项目可谓多矣, 各类‘计划’资金也不在少数。 如何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国家资金的效用? 如何保证这些资金能够有效地资助技术创新和年轻人才发挥作用?如何能将这些资金用于支持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研究水平或更进一步? 毋庸置言,公平、公开而又科学的项目申请程序、竞争过程、评审机制是极为重要的。
用中国男足的例子可以很好地让每一个朋友理解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要解决之的紧迫性。 一个球员,一个俱乐部,甚至一个业余球队,本可以通过自身的艰苦努力(包括刻苦训练、引入高水平外援和教练、投资青少年培养、多进行国际比赛交流等)来提高自己的水平,实现个体和团队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在他的现实生存环境中,别人用一个不大不小的“红包”,或主动地利用所谓游戏“潜规则”,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他们一板砖打倒在地,把他们多年的心血倒入粪坑,换了是谁又还能保持那份奋斗的激情?当今中国极个别的单位和或一些地方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来投机钻营, 荒废了球艺,毁掉了球市, 最后大家一起自绝生路(从球员、俱乐部、投资人, 一直到管理阶层)。 中国男足不可谓没钱、没赞助,不可谓无球迷的热情,更不缺国家的支持,但是其缺失了健康发展的土壤,没有公平竞争的基本条件,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别说冲出亚洲, 连日韩都跨不过去!
当下全国各地轰轰烈烈的引才计划乃至创建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过程,是否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中国足球的问题呢?
“科学球队”的“外援”可以短暂地提高中国各层次科学队伍的水平,但是要整体提升中国“科学球队”的国际比赛成绩,使我们的国家成为世界上一台动力强劲的“中场创新发动机”,必须要有一个公平、健康、科学的国内“科学足球”发展环境和氛围,给年轻人出类拔萃的平等机会,给花大价钱请来的“外、内援”施展球技的舞台。
现实世界不是一个真空体,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但是我们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和一些地方政府能否在致力于建立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同时,求真务实的去培养、营造一个公平竞争、机会平等的社会共识!我们家的邻居的小孩虽然才5岁(美国公民), 但是已经非常清楚、坚定的遵守在游戏中绝对不可以采用作弊(Cheating)的手法, 但是同时我看到另一邻居的小孩子已经8岁(中国公民)骄傲向他传授作弊骗分“秘诀”不被接受时的不屑神情,心中的痛苦不可言状。
引才先要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