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英国企业

(2012-08-10 06:24:41)
标签:

伦敦

包装瓶

啤酒

英国人

世界自然基金会

财经

分类: 原创

 

SABMiller是世界上最大的啤酒公司之一,在伦敦和约翰内斯堡股票市场分别上市,总部设在英国伦敦。SABMiller从事着大规模的啤酒和其他饮料的生产和销售,业务遍及世界五大洲,在40多个国家里拥有一百多个啤酒厂,一百五十多个啤酒品牌,年啤酒销量达1890万吨。SABMiller的生产管理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并被认为是非常善于在新兴市场运作的公司。在许多进入的国家中,SABMiller的品牌组合和市场份额都处于领导地位。SAB于2002年5月收购了美国Miller公司,组成SABMiller公司,从此进入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啤酒市场和利润中心。

我们都知道,啤酒酿造业往往面对一个极其本地化的市场,在固有的商业环境下,如何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不同的需求,准确地对自身品牌进行定位,并提供不同品质和口味的选择异常重要。同时,如何切入市场、提高销量并加强品牌建设也异常艰难。而这些难题,恰恰是SABMiller市场营销部的定位所在。

营销之道和品牌之道。

营销之道的产生是为了支持公司的整体战略并进行商业决策,而通过品牌之道进行产品差异化、客户可靠度和品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开发,体现了战略在整个公司商业运作中的重要性。我们发现,每一个管理之道都会涉及战略,并把战略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大多以“何处竞争”和“如何获胜”展开主题。SABMiller在最近10年能够迅速发展,并攀升成为全球第二大啤酒酿造商,其背后离不开一个“道”。这个所谓的“道”是与战略的优先取舍紧密相连、并运用最佳实践来实现盈利增长的一种方法,是与集团战略相关的共有能力的载体,也是多年经营实践沉淀下来的能力体现。

在SABMiller,大大小小的会议非常多,有小组自己的周会(4个人),有市场营销部的会议(20人左右),也有SABMiller集团首席市场官给整个公司讲解公司最新情况的会议(200人左右),但无论什么样的会议,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效率非常高。

他们是如何做到“高效”的呢?仔细观察后,我发现有几点是共通的:第一,事前准备充分。部室周会的时候,小组组长会详细询问组员的工作情况与工作计划,对组员的工作了解得非常细致全面,包括手头上正在准备的工作、工作的强度和进度、遇到的问题、下周的计划等等。第二,讨论点非常切题和专一。在开会前大家不但已知道开会的主题,而且在会前就把相关问题罗列出来等待讨论。这些准备能确保把有待解决的问题一一覆盖,讨论起来效率也更高。

其实,这是一种企业制度化的体现。健全的企业制度、清晰的职责定义和完善的内部监管,这种高效的行动方式慢慢沉淀并渗透到他们的日常工作中。

当然,友好轻松的环境对高效沟通来说也非常重要。我经历的两个会议是在一个类似于家庭客厅的地方召开的,里面配有一张坐起来非常舒适的皮沙发,背靠落地玻璃窗,窗外绿意盎然。天气好的时候,还会有缕缕阳光照射进来。小茶几上随意摆放着文具、杯子,对面是一个大电视,下面还配有WII游戏机,很有“家”的感觉。在这里想说的并不是他们的会议室有多么高级、多么现代化,而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更能敞开心扉,真正达到无边界沟通。其实,这不就是我们华润一直以来提倡的简单、坦诚、阳光吗?

记得前辈讲过,他以前很喜欢养鱼,但总是养不好,后来与一位老人家聊天后才知道,原来鱼要养得好,水非常重要。

回来以后,我与SABMiller的朋友发过几次邮件保持着联系,字里行间总是让我想起他们的微笑、他们的热情、他们的勤奋……

融洽沟通与清新文化。

从项目初期无数次的电话沟通,到之后两次赴伦敦和SABMiller进行面对面交流,我与SABMiller上上下下的管理层和普通员工有了近距离接触。在我深入到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世界第二大啤酒公司的内部时,我发现SABMiller的员工身上拥有一些共同的东西,也许是姿态,也许是神情,也许是待人接物的风格,也许是做事的方式,潜移默化之中,润物无声般地,它们成了SABMiller的“脸”。这些东西的跃出,靠的就是一个企业对某些特质的坚持,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描述它,我想就是——Noble(贵族气质)。这里的贵族气质并不同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理解,住别墅,开名车,买私人游艇,养尊处优、悠闲奢华的生活,而是一种以责任、自律、担当、大爱等一系列价值为核心的精神。

在我们抵达的第一天,SABMiller的同仁们就把我们当成了“自己人”,他们团队的一员,用他们的话说,“I’m going to take him under my wing.”当我还在担心由于文化、语言的不同,我们的朋友会有融入的问题的时候,我却发现在Happy Hour中大家相谈甚欢,讨论着Peroni和Grolsch两种啤酒口感的差别。

SABMiller的朋友们几乎是有求必应,毫无保留地把我们需要的资料交到我们手上。眼中看不到一丝的迟疑,而且总会补上一句,如果有其他需要,请随时来找我。人才管理部的资深心理学家Fred给我和另外一位朋友介绍心理测评的相关内容。当我看着鬓发斑白的Fred抱着厚厚的培训资料吃力地走进会议室的时候,我有些于心不忍。一天半的培训,只为我们两个人,但他准备的细致程度和讲解的认真劲儿却一点儿都不含糊,让我们感觉房间里似乎坐满了听众。

乐于分享,不求回报,从一个角度来看是慷慨,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读,也可以说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自信。

作为一家从南非走出来的公司,在SABMiller你依然可以看到一份浓厚的情感维系。SABMiller的朋友介绍说,2009年底,SABMiller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合作开展了Water Future项目,旨在探寻水资源管理的最新途径。Water Future项目研究了包括南非和坦桑尼亚在内的四个国家的水资源问题,这些国家均被认为将会长期面临水资源危机。

在SABMiller的产品中,几乎有一半使用了可回收的包装瓶。为了延长瓶子的使用寿命以及增加重复利用的次数,SABMiller开发出了防磨损的涂层。例如,SABMiller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开展的“超级回收”活动中,其包装瓶可以重复使用40次,为普通包装瓶的20倍。

SABMiller认为,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配合当地政府,致力于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环境,提高既能满足目前几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核心发展能力。表面看去,这些研究经费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会让SABMiller的利润率受到影响,但是从长远角度看,SABMiller丢的是芝麻,捡到的是西瓜。

记得英国威廉王子与凯特举行花费千万英镑的世纪婚礼时,伦敦万人空巷,英国民众对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支持率更是高达80%。我当时还很困惑,英国人为什么如此推崇贵族王室?SABMiller之行意外地给了我一个答案,所谓对君主制、对贵族的支持只是表象,英国人坚守的其实是一种克己、自律、与人分享、奉献社会、敢于担当的精神。

伦敦的街头,常常可以看到百年建筑和金融大厦并存,华丽的shopping mall与生动的flea market同在。在我的眼中伦敦就如同一个神秘的美人,集所有的矛盾于一身,但她的气质却如此独特、如此理所当然,光彩熠熠得让所有人都无法忽视。

记得有一次,参加了一个欧洲区的项目评估会议。会议不是很成功。会后,GIS的两位朋友和我坐在一起,交流着他们的感受,总结着他们的问题,倾听着我这个旁观者的看法,询问我们在中国是如何处理这些工作的。在感受着他们的失落的同时,也被他们的坦诚所感动。那一刻,我已然成为GIS的一员。

GIS团队以及SABMiller总部的其他团队成员来自许多不同的国家,教育和文化背景、个人性格等都有很大差异,但他们都在传递着SABMiller一个共同的感人文化。

一家优秀的企业,必定有着卓越的文化基因。

离开伦敦回国前,SABMiller的朋友为我们送行。席间,当我们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时,Steven,我们此次活动SABMiller的负责人,真诚地对我们说:“你们也是很好的中国客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车窗边的遐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