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暴雨中的自行车及其它
(2012-07-22 06:12:40)
标签:
巴菲特丹麦运通自行车诺维信杂谈 |
昨晚北京下大雨,据说60年不遇。我在崇文门看到什么都被泡了起来,只有自行车最方便——刚扛过齐腰深的水,就见骑自行车的人潇潇洒洒飞奔而走,一路洒下路人的羡慕。关你们什么奔驰宝马、公交地铁,除了自行车什么都不好使!
这几年,北京骑自行车的人少了。我们自己也为骑车的人少了感到很自豪,因为富裕了开汽车的人多了。联想起上个月刚去过丹麦的哥本哈根,发现那里骑自行车的人正在多起来,上班时自行车成行成队你追我赶,火车站旁的自行车停了一大片,有点追赶中国二十年前之势。问当地人为啥,说年轻人骑车帅气时尚。是买不起汽车吗?当然不是,是潮流啊。中国的很多时尚学国外,如果真的自行车又成了一种老外时尚,不知道啥时候中国的年轻人又会再学。丹麦这个国家人均GDP全球第六,高过英美,生活质量环境水平幸福指数好像全球领先,骑自行车是一种选择,好像无意中表达了一种对财富、对自然的看法,不知道这在将来会否又是一件领先的事。
这让我想起富豪巴菲特的几件事,与骑自行车有点意思上的小关联。在美国有缘遇到巴菲特,我说你在中国和美国一样有名。他问为什么?我回答说因为你有钱。他说你可不可以回去后告诉中国人,说巴菲特已经没钱了,他都捐了。说着他开玩笑地掏出钱包让我看,钱包里有几张散钞票,钱包很旧,边都已磨白了。这件事已有几年了,因为是开开玩笑,我也没在意。可最近我又听说他的两件小事,觉得巴菲特除了财富外可能还代表了一些东西。一是IBM的女总裁说的,她说因为巴菲特的公司买了IBM的股票,她去看望巴菲特,这位老人家不仅和她谈了投资和公司管理,最后一定坚持自己开车把她送到了机场。还有个故事是运通银行总裁说的,巴菲特一直是运通的股东,有次两人约了在运通见面,因为飞机关系老人家到早了,他就坐在运通大堂等了一个小时,后来被人认出来,运通总裁赶紧下楼迎接,说怎么到了不告诉他,巴菲特说约好了时间,不应该早打扰他。巴菲特的这些做法不像大牌人物,这可能也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是怎么形成的?与他的投资成功有多大关系?
再说回丹麦,这个国家只有500多万人,是中国的一个中等城市大小,可这个国家给人的印象好像大很多,从产业,到艺术,到运动都让世人记得它。它的农业、生物制药、环境产业、乳业、航运业都在全球领先。马斯基航运、诺维信生物、爱氏晨曦乳业、Ecco鞋业、Lego玩具、Bang&Olufsun影音设备等公司如果你不深追,都不太会意识到他们是丹麦公司。小国家大公司,而且这个国家税收全球最高,福利很好,是典型的北欧福利国,人们的干劲和创造力哪里来呢?与骑自行车有关系吗?
大和小的辩证关系在丹麦可能表现在很多地方,在这里皇室和女王很受拥戴,被认为是国家最高权力和道德象征,但据说皇室和平民接触很多,女王的国宴虽然仪式庄严,但菜式很简单。国人喜欢的王妃听说在教人们如何避免晒太阳过多得了皮肤病,如何可以不花很多钱买名牌而也可以穿着漂亮。丹麦很出名的景点是哥本哈根海旁的美人鱼雕像,可看到之后你才会意识到她是如此之小,如此不起眼。这么小的东西怎么会名气很大?有位丹麦餐厅的服务员回答了这个问题,原话是:“有名气的东西就一定要大吗?”
丹麦国家的这一切与骑自行车有关系吗?我想一定是有的。希望下次北京再下暴雨,更多的人能够身轻如燕、应付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