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的价值

(2012-06-22 08:18:09)
标签:

文化

分类: 原创

 

前几天路过上海植物园,发现游客熙熙攘攘、络绎不绝,问后才知都是内园中 “黄母祠”的参观拜谒者。不禁感慨,原来大家一直没忘记这位勤劳、智慧和善良,曾经把爱心和温暖带给千家万户的普通妇女;如今享受着舒适生活的老百姓,依然感激这位民间观音“衣被天下”的雨露恩泽!

黄道婆的事迹虽然只是中学历史课本上寥寥几笔,但却深深感动了许多的人。清晰记得扉页上有一幅小小的画像,俨然是慈眉善目的女菩萨。回京后,我遍寻关于黄道婆的书,但因为黄道婆只是一位劳动妇女吧,古代正史中几乎是没有只言片语记载的,不论是今天的历史书还是其它文献,所根据的只有明代陶宗仪的笔记集《南村辍耕录》。寻来读过,却只有一则很简短的记载。元代初,上海西南郊乌泥泾地区土地贫瘠、生产落后,农民生活穷苦。一位来自海南崖州的老年农妇叫黄道婆,她把那里先进的纺织工具制作和纺线织布技术,传给村民们,而且不久又传到了其他江南贫困郊野,使他们的日子过得富实起来。黄道婆去世,百姓们感激而悲泣,共同安葬了她,为她建碑立祠,年年祭祀。

在国家图书馆我翻阅到了清人毛祥麟的笔记《墨余录》,蓦地见到“黄道婆祠”一则,文章写得较为详细的,是人们纪念黄道婆并为她建立碑祠的情况,可同样不多的关于黄道婆的身世叙述,却是对陶氏文章的重要补充,使这位恩泽天下的善良妇女的足迹,变得清晰起来:黄道婆,本就是乌泥泾人,自幼流落到海南崖州,跟当地劳动妇女学习到先进的纺织技术。老年时,她随海船回到故里,把纺织技术传给乡亲。当然,关于她的更多身世细节,她的生活、感情,还是不甚了了。后来又见到杨嘉佑《棉纺故乡与黄道婆》一文,通过大量民间资料,补充了黄道婆的身世。其中关于她为何流落海南的传说是她因为家里贫穷,从小给人家当童养媳,因不堪忍受公婆虐待才毅然出逃的。

风烛残年,她又不辞艰辛返回故乡。流落异乡、漂流海上,不知她流过多少思乡、孤苦的泪?她忘记自己的苦难,悉心把慈爱、温暖带给千家万户,而当家家机抒声声,无数田野村落,充满欢歌笑语。

一个人,只要真正给大家创造了价值或带来了快乐,人们就永远不会忘记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数学的热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